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国家标准修订情况说明解析

《玉米》国家标准修订情况说明解析

利用。
2、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
1999年版附录A玉米容重测定方法中,玉 米从谷物筒由中间筒直接下落到称量筒内, 玉米下落中不断压紧、压实,单位体积内玉 米颗粒密度增加,造成玉米容重虚高。2009 年版附录A中保留谷物筒的下漏斗直径的 40mm不变,容重操作方法与GB/T54981985《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标准 规定的一致。
4、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
考虑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损伤和机械收割、脱 粒及干燥等造成的玉米破碎粒增加,导致商
品玉米不完善粒普遍增加的前提下,并参考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玉米标准,将不完善
粒最大限量指标由5.0%调整为1~5等分别为
4.0%、6.0%、8.0%、10.0%、15.0。
5、增加了检验规则
按照质量管理和监管的要求,在新标准文

一、标准修订背景 二、标准修订过程 三、新旧标准主要差异

四、新标准与美国、加拿大玉米标准的主要差异 五、标准主要内容解读 六、相关问题解答
一、标准修订背景
GB 1353-1999《玉米》国家标准于1999年 11月由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从 2000年4月1日起实施。 1999年版玉米标准的发布实施符合当时我 国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引导农民调整 种植结构,指导粮食生产以及减少粮食企 业亏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测试,修订后的标准的容重测定方法 测定结果与国外方法非常接近,相差一 般不超过2.5g/L,且测定结果重现性较 好。
3、增加了水分大于18%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受玉米品种、产地等影响,同 一份玉米样品随着水分的降低,容重规律性不明显。 特别是水分超过23%的玉米容重没有线性关系。 为解决水分大于18%玉米容重测定问题,在新标准 中增加了附录B《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 及操作方法》,通过实验室快速干燥降水设备和快 速水分测定仪,将玉米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 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按照附录A测定玉米容重。
大主要粮食标准的研究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参加会议的有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 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粮食局,陕西省 粮油质检站、武汉粮科院、粮食与制品标准工作组、 储藏与物流标准工作组、中储粮总公司及吉林、郑 州分公司等单位代表。
会议主要内容 成立了玉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确定工作组成员 研究讨论玉米标准的框架和评价体系
返回一
二、玉米标准修订过程
《玉米》国家标准修订任务由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下达 项目编号为20050451—Q—449
《玉米》等国家标准修订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6年10月17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郑州召 开了《小麦》、《稻谷》、《玉米》国家标准修订第一次工
作会议。
会议对三项标准的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进行了 充分的讨论,并组成了三个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的研究起 草工作以主产省为主,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负总责,同 时充分吸收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参加。这标志着三
1999年版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国内玉米
供需状况的转变、玉米精深加工和粮食企 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参与 国际市场的竞争上所处于的不利地位, 1999年版玉米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未 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不能满足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
不利于我国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GB 1353-2009《玉米》 修订情况说明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 二○○九年六月
前言
根据2009年第3号(总第143号)国家标 准批准发布公告, GB 1353-2009 《玉米》 于09年3月28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 09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项标准为强制性 国家标准。
另外,我国玉米已经从以口粮为主转向以饲料和工业用粮 为主,特别是饲料和燃料乙醇等玉米工业用粮的快速增长, 拉动了玉米需求,使得玉米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了较大变 化,国际国内的消费需求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为了解决玉米供需矛盾,优质高产玉米是我国今后玉米生 产的主要发展方向。而高产玉米主要是属晚熟品种,遇到 年景不好时,会有相当数量玉米达不到等级标准。
美国标准1-3级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为26g/L,3-5级 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为38g/L; 加拿大标准1-4级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为22g/L,4-5 级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为42g/L。 GB 1353-2009《玉米》一等和五等容重值与美国 标准基本一致,整体容重指标比美国低,高于加拿 大。
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玉米等级指标对照表
注:“—”为不要求。
1、调整了等级级数和指标,增加等外级
玉米依然是按照容重定等,等级由3个调整为 5个,并增加了等外级。 1、2、3等间级差为35g/L,
3、4、5等间级差为30g/L,
1~5等容重分别为: ≥720g/L,≥685 g/L,≥650 g/L,≥620 g/L, ≥590 g/L,等外为<590 g/L。
不利于我国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目前国际间贸易多以玉米出口大国美国标准为主 要参考依据,美国玉米标准分为5个等级,而我国 玉米标准为三个等级标准。美国玉米中等品(三 等)相当于650 g/L,我国玉米中等品(二等)为 685 g/L,从容重指标看,虽然我国玉米质量标准 整体上高于美国标准,但由于国内外玉米容重测 定方法不同,使得同一份玉米样品的容重值不同, 我国容重方法测定的结果平均比美国标准高28-30 g/L,造成相当部分玉米在出口环节“掉等”。
GB1353-2009玉米质量指标
不完善粒含量/% 等级 容重/(g/L) 总量 1 2 3 4 5 等外 ≥720 ≥685 ≥650 ≥620 ≥590 <590 ≤4.0 ≤6.0 ≤8.0 ≤2.0 ≤10.0 ≤15.0 — ≤1.0 ≤14.0 正常 其中: 生霉粒 杂质含量 /% 水分含量 /% 色泽、气味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七次会议
2007年4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油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第一届七次会议,各位委员对《玉米》 国家标准的送审稿进行讨论审定,并投票表决原 则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
07年4月23日《玉米》标准修订工作组根据专家提 出的意见,重新整理,形成《玉米》国家标准报批 稿。
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第三次会议
2007年3月8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北京 组织召开了《玉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三 次会议,各相关单位参加。 会议对《玉米》国家标准讨论稿和编制说明进 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玉米》国家标准(修订)征 求意见稿。
玉米标准征求意见情况
确定研究项目,讨论分工和安排下一步具体工作。
玉米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2006年11月1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在长 春召开了《玉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内 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粮食局、陕西省粮油质检站 和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五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
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 也能够与国际玉米标准相一致,有利于我国玉米参 与市场竞争。 考虑到粮食生产的特殊性和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性, 标准中增加了等外级,规定容重指标不符合第5级 要求,但其他指标符合标准规定的为等外级,仍然
可以进行贸易,从而保证了粮食资源的充分、合理
2007年3月23日,国家粮食局发文,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公司、有 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全体粮标委委员及技术工作组等对 《玉米》国家标准的意见,并同时在粮标委网站公开征求全
社会的意见。
共接到反馈意见47条,其中采纳和部分采纳的有17条,部 分采纳7条,未采纳有23条。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了 修改,形成《玉米》国家标准送审稿。
返回二
三、GB 1353-2009与GB 1353-1999
《玉米》的主要差异
调整了等级级数和指标,增加等外级 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 增加了水分大于18%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调整了不完善粒指标 增加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
2009版玉米标准依然是以容重作为定等指标, 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为限制指 标。 互混的指标值没有改变,但调整为类别控制 指标,即类别控制指标为≥95%。
返回
四、GB 1353-2009《玉米》
与美国、加拿大玉米标准的主要差异
各等级容重指标和相邻等级间的级差
不同。
容重器不同 容重测定方法不同 不完善粒和杂质指标不同
1、各等级容重指标 和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不同
GB 1353-2009《玉米》1-3级相邻等级间的级差 为35g/L,3-5级相邻等级间的级差为30g/L;
增加了中央储备粮收购和轮换难度,加大 管理成本。 玉米不完善粒限制指标不适应我国粮食机 械化作业现状。Βιβλιοθήκη 不能满足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
由于气候条件对粮食作物生长影响很大,丰平歉年交替, 经过多年新粮自然质量调查,歉年时有相当部分玉米不够 等级内,而平年也仅有60%左右玉米够等内,反映出标准 对歉年时玉米质量兼顾不足,影响了农民收入。
修订后标准 等 级 g/L 1 2 3 4 5 720 685 650 620 590 美国 lb/Wbu 56.0 54.0 52.0 49.0 46.0 g/L 722 696 670 632 594 加拿大 kg/hL 68.0 66.0 64.0 62.0 58.0 g/L 688 666 644 622 580 美国与 加拿大 方法差 34 30 26 10 14 标准间差 中国与 美国 -2 -11 -20 -12 -4 中国与 加拿大 32 19 6 -2 10
说明:美国和加拿大玉米容重单位都在右侧栏中换算为g / L ,便于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