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诚
读音:shǎo nián lǎo chãng
释义: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
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同“少年老成”。
欢蹦乱跳
读音:huān bâng luàn tiào
释义: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匀出你们欢蹦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和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
造句:匀出你们欢蹦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和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活泼欢乐的景象
近义词:手舞足蹈
龙驹凤雏
读音:lïng jū fâng chú
释义:驹:小马;雏:细鸟。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
常作恭维语。
出自:《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
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
造句: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
绮纨之岁
读音:qǐ wán zhī suì
释义:指少年时代。
出自: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岐嶷表羁贯之年,通礼称绮纨之岁。
”
小时了了
读音:xiǎo shí liǎo liǎo
释义: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超尘逐电
释义:腾空而行,追逐电光。
形容奔驰之速。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 長安少年多馳驟車馬以爲樂,超塵逐電,勞瘁不辭。
”
二童一马
读音:âr tïng yī mǎ
释义: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造句: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
用法:烦借问,~,几时入尉瞻仪?◎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
近义词:青梅竹马
蜂游蝶舞
释义:同“ 蜂狂蝶亂”。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近日吴越州邑,有等無賴少年……狐羣狗黨,出入茶坊酒肆,蜂游蝶舞,顛狂紅粉青樓。
”
緑林好汉
释义:同“綠林豪客”。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後來遇着施世綸按院放了漕運總督,收了無數的緑林好漢,查拿海寇。
” 任德耀《小足球队》第三幕:“这像什么?像古时候绿林好汉打擂台。
哪里像新中国的少年运动员?”
君子三戒
读音:jūn zǐ sān jiâ
释义:戒:戒规。
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緑鬓朱颜
释义:亦作“綠鬢紅顏”。
1.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宋晏殊《少年游》词:“緑鬢朱顔,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词:“莫問清都紫府,長教緑鬢朱顔。
”2.指年轻女子。
《西湖佳话·西泠韵迹》:“青樓紅粉,既有此狎邪之生涯;緑鬢朱顔,便不可無温柔之奇貨。
” 清洪楝园《後南柯·檀谋》:“霎時緑鬢紅顔都成孤寡,並不勞挨門搜括。
”
老马嘶风
释义:喻人老而犹有雄心。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這位舅太太也就算得個‘老馬嘶風,英心未退’了!”亦作“ 老驥嘶風”。
《光明日报》1980.8.18:“啊!‘老骥嘶风,英心不退’,年富力强的青、壮、少年又当如何!”
小子后生
读音:xiǎo zǐ hîu shēng
释义:泛指少年后辈。
出自: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
眼底无人
释义:同“ 目中無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兩個是嫡親兄弟……多是少年豪氣,眼底無人之輩。
”《醉醒石》第六回:“他却恃才傲物,眼底無人。
”
呲牙咧嘴
释义: 1.露出牙齿,咧开嘴巴。
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潍河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呲牙咧嘴。
”2.形容相貌凶狠或样子难看。
方之《内奸》:“他们(日本鬼子)呲牙咧嘴叽哩咕噜了一阵,两个青年答不上来,被当场枪杀了。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佛像也被炸得东倒西歪,呲牙咧嘴。
”3.形容难以忍受的怪模样。
王传盛徐光《少年铁血队》六:“进了木屋,小个子特务,呲牙咧嘴地喊着:‘啊唷,屋里好冷哪!’”
众寡悬絶
释义: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节:“ 布打城既克復,奥俄軍奮戰益力,衆寡懸絶……此匈加利千鈞一髮之時也。
”亦作“ 衆寡懸殊”。
茅盾《一个女性》二:“ 琼华不能再笑了;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她有些可怜这位被呼为‘遗产’的少年了。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章:“ 龙驹寨官兵偷袭得手之后,必然倾巢而出,云集智亭山下。
我们只有这三百骑兵前去,众寡悬殊,又失地利,万难取胜。
”
惨绿少年
读音:cǎn lǜ shào nián
释义:原指穿淡绿衣服的少年。
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
惨緑少年
释义:唐张固《幽闲鼓吹》:“ 潘孟陽初爲户部侍郎,太夫人憂惕,謂曰:‘以爾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懼禍之必至也。
’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試會爾列,吾觀之。
’因徧招深熟者。
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緑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杜黄裳。
’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 宋钱易《南部新书》己、宋宋谠《唐语林·识鉴》、宋孔平仲《续世说·贤缓》均载有此事。
本指穿淡绿衣衫的少年。
后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为“慘绿少年”,本此。
遗老遗少
读音:yí lǎo yí shào
释义:遗老:旧称前朝的旧臣;遗少:留恋旧时代的少年。
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
也泛指留恋过去、思想顽固陈旧的人。
出自: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
造句: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惨緑年华
释义: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恩身,慘緑年華記憶真。
”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上:“喜狎俊少,見有翩翩白袷慘緑年華者,紆望流連而不置。
”参见“ 慘緑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