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墙体构造

第三章墙体构造


3、提高墙体保温能力的措施
1)增加墙体厚度:外墙比内墙厚,但是占用 建筑面积,增加自重,不利于抗震。 2)选择热导率小的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陶粒混凝土砌块墙等。 3)做复合保温墙体:保温材料与承重材料组 合起来的墙体。 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 我国重点推广外墙外保温做法。
4、墙体的隔热

1)种类:砖配筋圈梁、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2)最小断面和最少配筋:宽度宜同墙厚,墙厚 240以上时,宽度要大于墙厚的2/3,高度不小于 120,最小截面240×120。配筋也有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
1)附加圈梁的构造 2)板底圈梁、板平圈梁(板面圈梁)
(三)构造柱
什么是构造柱?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 并按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 的混凝土柱。 构造柱的作用? 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与各层圈梁连 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的抗弯、抗剪能力, 提高房屋的延性和抗震能力。
(四)防震缝


针对地震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建筑 物结构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 基础不一定断开。
(六)不设变形缝的处理

● 加强基础处理 ● 加强结构易变形处的刚度 ● 做后浇板带
加强基础处理
后浇带
加强结构易变形处的刚度
烟道、通风道、垃圾道
(1) 通风道
作用: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和不良气味,保持室内空气的正 常质量。其截面积与房间的空间和换气次数有关。构造要 点: 会议室、厨房、卫生间、厕所等 • 通风道出屋面部分应高于女儿墙或屋脊; • 寒冷与严寒地区的通风道不应设在外墙内,若必 须设时,不得削弱外墙截面厚度。 • 通风道在墙上的开口应靠近顶棚,一般为300mm。 经常采用预制装配式通风道,分为双孔或多孔结构 形式。
② 设咬口
③ 嵌入散水面层
E.勒脚做法—— 水泥砂浆抹面;石板、面砖贴面; 毛石、条石砌筑。
构造做法: (1)对一般建筑,可采用20-30mm厚1:2(或 2.5)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 假石抹面; (2)标准较高的建筑,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 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等; (3)整个勒脚采用强度高、耐久性和防水性好的 材料砌筑,如条石、混凝土等。 (4)天然石材砌筑;(5)将墙加厚再罩面 一般不低于500
墙体名称
2、按墙体的受力特点
1)承重墙 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墙下有条形基础。 承重内墙、承重外墙。 2)非承重墙: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 A 承自重墙:只承受墙体自身重量,墙下有条形基础。 B 隔墙:分隔作用,不承重,墙下不作基础。 C 围护墙:墙体重量由梁承托并传给柱子和基础。保 温、隔热、隔声、防水等。 D 框架填充墙:重量由墙下梁承担。 E 幕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等。
(二)伸缩缝
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屋盖刚度以及屋 面有否设保温或隔热层来考虑 。 基础不必断开。 长度:温度应力累积的大小。 结构类型和屋顶刚度:温度应力是否容易传 递并对结构的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是否设保温或隔热层:直接受温度应力影响的程 度。
(三)沉降缝
针对有可能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例如地 基土质不均匀、建筑物本身相邻部分高差悬殊或 荷载悬殊、建筑物结构形式变化大、新老建筑 相 邻(或扩建项目)等。 基础必须断开。
(二)砖墙组砌方式
组砌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避免出 现通缝,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1、烧结普通砖 一顺一丁、多顺一丁、每皮丁顺相间、全顺式、两平一侧式。 2、烧结多孔砖墙的组砌方式 P型:一顺一丁、每皮丁顺相间。 M型:全顺式 注意事项:1)孔洞垂直于受压面 2)灰缝横平竖直 3)多孔砖墙不够整块,剩余部位由烧结普通砖补砌。 4)砖柱和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
三、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承重作用) 1、强度: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 1)决定因素:墙体的材料、材料的强度等级以及 墙体的截面积。 2)提高墙体强度的方法: A 选用适当的墙体材料 B 加大墙体截面积(不经常采用) C 提高墙体的材料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N≤φfA(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2、稳定性
1)墙体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体在施工和使用 阶段的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2)高厚比越大,墙体稳定性越差。 3)提高墙体稳定性的措施 增加墙体的厚度 提高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 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构件。
(二)保温、隔热性能(围护作用) 1、墙体的保温——主要表现在墙体阻 止热量传出的能力和防止在墙体表面 和内部产生凝结水。 2、热阻——墙体保温能力的代表,与 墙体厚度和材料的热导率有关。材料 的密度会影响到热导率。
陶粒砼空心砌块
陶粒砼空心砌块是由水泥、陶粒加水制成。 常见尺寸有: 190mm×190mm×190mm, 90mm×190mm×190mm, 290mm×190mm×190mm。 特点是砌块尺寸大、重量轻,砌筑速度快,保温性 能良好。多用于非承重隔墙和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中型砌块的墙面划分示意:
第3节 砖墙的细部构造
第三章
墙体
第一节 墙体作用及要求
一、墙体的作用 1、承重作用: 承受楼板、屋顶传来的竖向荷载,水平的风荷载、 地震作用,还有墙体的自重,并传给下面的基础。 2、围护作用: 保温、隔热、隔声,抵御风、雨、雪的侵袭。 3、分隔作用: 分隔空间:室内、室外;室内多个空间。
二、墙体类型
1、按墙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类 位置:外墙、内墙。 方向:纵向、横向。 外纵墙(檐墙)、外横墙(山墙)、内纵墙、 内横墙。
(四)其他要求
Fra bibliotek1、防火要求 满足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要求,墙体设 置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2、防水、防潮的要求 保证房屋的坚固耐久和正常使用。 3、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
作业
1、墙体的作用? 2、墙体的分类? 3、墙体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
一、砖墙
墙体
第二节 叠砌墙体材料与组砌
一、明沟和散水 二、勒脚 三、墙身防潮 四、窗台 五、过梁 六、圈梁、构造柱 七、变形缝 八、烟道、垃圾道、通风道
一、 散水 位置:房屋外墙四周靠墙根处的排水坡。 作用:将雨水散至远处,防止雨水对墙基 的侵蚀。 做法: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 %~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 30mm。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
构造柱及过梁
构造柱2
构造柱
七、变形缝
(一)种类 1、伸缩缝(温度缝) 解决由于建筑物超长而产生的温度伸缩变形-对应 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 2、沉降缝 解决由于建筑物高度不同、重量不同等产生的不均 匀沉降变形-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3、防震缝 解决由于地震时产生的相互撞击变形-对应地震可 能引起的变形。
三、防潮
(1)墙身防潮层
A.墙身受潮情况
——雨水下渗,地下潮气上升。 B.防潮层的作用 ——阻止潮气侵蚀墙身。
C.水平防潮层的位置
——室内地坪以下60mm;混凝土垫层 中部处;与面层平齐。
D.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 层、防水砂浆砌砖防潮层。
E.内墙不同高地坪墙身防潮
窗台
五.门窗过梁
(1)位置—— 门窗洞口及其它洞口的上部。
(2)作用—— 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装饰立面。 (3)形式
砖拱过梁 —— 砖砌平拱、弧拱。 钢筋砖过梁 —— 在砖砌体灰缝中埋设钢筋。
钢筋混凝土过梁
—— 将钢筋混凝土粱架在洞口上部。
过梁的形式
过梁形式
砖 拱 过 梁
带 窗 楣 过 梁
a.作用——防止高地坪下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体。
b.设置——墙体上下设两道水平防潮层;靠土层一侧设垂直防潮层。 c.垂直防潮层做法——水泥砂浆抹面;外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 道。
四.窗台
—— 窗洞下边缘构造处理。 (1)作用:排除窗上流下的雨水, 美化房屋立面。 (2)形式: 外窗台——砖平砌挑出;砖侧 砌挑出;预制混凝土窗台板。 内窗台——木窗台板、预制水 磨石板。 (3)构造:挑出60mm,两端比 洞口长120mm,可连成腰线, 表面做排水坡度,底边做滴水。
外 飘 窗 与 窗 楣 结 合
六、圈梁


什么是圈梁? 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在同一水平 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按构造配筋的梁。 圈梁的作用? 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由于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而引起墙身 开裂,并与构造柱一起形成骨架,提高抗 震能力。
圈梁
1、圈梁的设置位置及数量
明沟
位置:紧靠房屋四 周墙根的排水沟。 作用:将雨水管中 的水排入下水道。 做法: 混凝土明沟; 砖砌明沟;石砌明 沟。 房屋入口处:明沟 断开或做暗沟。
二、勒脚
A.勒脚位置——接近室外地坪的外墙表面。
B.勒脚作用——防碰撞、防侵蚀,美观。 C.勒脚高度——与室内地面平;与底层窗台平。 D.防脱落构造—— ① 清扫墙面
(一)砖墙材料 1、砖: 1)根据制作工艺分为:烧结砖、非烧结砖。 烧结粘土砖(N)、烧结页岩砖(Y)、烧结粉煤灰砖(F)、烧结 煤矸石砖(M)。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2)根据孔隙率: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 普通砖:空隙率小于15%,规格:240×115×53,地上地下都可以 多孔砖:空隙率大于15%,空隙较小,规格:P型和M型。 最常用的为KP1型:240×115×90,只能用在室内地坪以上。 空心砖:空隙率大于15%,空隙比较大,用于非承重墙体。
2、砂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作用:粘结砌块、填实缝隙、传递荷载。 1)石灰砂浆: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和易性好,用在砌筑 次要的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的砌体。 2)水泥砂浆:水硬性材料、强度较高、保水性好,用在砌筑 潮湿环境下的砌体。 3)混合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好、保水性好、用在砌筑地 面以上的砌体。 用在地面以下的砂浆只能选用水泥砂浆。 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五个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