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案课件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货币的种类知识扩展 银行卡分类 银行卡按支付功能可分为三大类,即现消费现付款(借记 卡)、先付款后消费(储值卡)和先消费后付款(贷记卡 (准贷记卡)) 从材质角度看,有曾经出现过的金属卡,有目前普遍使用的 塑胶卡。从技术角度分,有磁条卡和芯片卡。 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出纳(柜员) 机 POS——Point of Sale 销售点终端机 POS——Point of Sells 电子收款机系统
图3 货币职能图示
第四节 货币制度
1.4.1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的含义: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国家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它体现
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前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 形成的主要标志是铸币(Coined Money)的出现。 1.4.2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一个国 家的货币制度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1)货币种类 (2)货币材料 (3)货币单位 (4)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5)准备制度 1.4.3 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 ➢ 银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 ➢ 金本位制 ➢ 信用本位制
如牲畜、贝壳、木材、布匹等普通商品。 1.2.2 金属货币
以金、银、铜等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1.2.3 代用货币
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物,它通常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 通使用的纸币。是实物货币的延伸,需要全部准备或部分实物准备1973 年实现黄金与货币脱钩。 1.2.4信用货币
是代用货币的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只作为信用关系的产物,不再作 为金属货币的代表物,是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是一种债务型的货币。 取决于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和发行的立法保障。(纸币、辅币、银行存 款货币) 1.2.5 电子货币
通常是利用电脑或储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鬼脸钱铜范 布币 刀币 铜贝
贝
称量货币
铸币
四 川 交 子
纸币
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
代用货币
图2 货币的种类及演变
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货币的种类知识扩展 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 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 定期存款。
简单的价值形式:X量的商品A=Y量的商品B 扩大的价值形式: X量的商品A= Y量的商品B
或Z量的商品C 或W量的商品D 一般价值形式:Y量的商品B = X量的商品A 或Z量的商品C 或W量的商品D 货币价货币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曾经有许多种非金属商品充当过交易媒介,
第四节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 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图4 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
银两本位制 银币本位制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我国现阶段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可交易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定期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 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 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 货币的种类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
本章要求: 掌握货币的概念、本质与职能、货币形式以及货币制度 等知识。并对中国的人民币制度有大致的了解。
返回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1.1.1货币的定义 本质定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 职能定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法律定义:国家通过立法授予某种物品具有清偿债务的合法权力,债券人 不得拒绝接受,不得要求用另外的物品来支付。 层次定义: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 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均可称为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1.3.1 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1.3.2 流通手段:充当物品交换的媒介; 1.3.3 支付手段: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 1.3.4 贮藏手段: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赋予价格形态
观念的货币
货币
用于购买支付
用于积累保存 价值
现实的货币
流通 不流通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
1.1.2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物品,是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形式)和价值(商品的社会 属性)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形式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只能表现在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上。 商品交换使商品内部矛盾得以解决,商品价值得到表现。但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 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金融理论与实务
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与货币有哪些联系?
.人们的衣食住行、工资、股权分红、财产性收入 .企业的生产经营 .非经营性机关、团体等职能的发挥 .政府的运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一国与另一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各方面的交往
学习本课程参考书目
《金融理论与实务》,邓超,岳意定等编著,中南大学出版 社,2008,第2版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
货币理论
金融市场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
宏观均衡理论
货币制度、 信用、利 息与利率
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信托、保
险
图1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图
供求与均 衡、通货 膨胀、货
币政策
《金融理论与实务》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 金融工具 第五章 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 第八章 信托与租赁 第九章 保险 第十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