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质量实施计划书

项目质量实施计划书

第一篇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一、工程概况溧水至马高速公路东连已建的宁常高速,西接拟建的马长江公路大桥,其建设对加强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优势互补、推动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增强禄口国际机场辐射能力、促进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溧水至马高速公路(段)LM-2标段路线起于现骆家边枢纽西侧的鲁塘东岸,向西跨越规划滨淮大道和21号路后,继续向西跨越一干河(规划Ⅳ级航道),终点位于毛家圩新农村以北。

本标段为先导试验段施工项目,里程桩号为K7+458.501~K9+360.47,全长1.902公里。

二、主要工程量本施工标段共设桥梁一座为一干河特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8+409.486,设计角度为90°、73.283°,桥梁净宽为2×15.25m,上下行分离。

主桥为悬浇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引桥第四联、第五联为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其余引桥联采用25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主桥桥墩为实体墩,其余桥墩为柱式墩,桥台为柱式台,基础为灌注桩基础。

第二篇项目部组织机构一、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见附图)二、项目质量管理职责1、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1.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1.2、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和规程。

1.3、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检查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措施。

1.4、主持编写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1.5、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并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施。

1.6、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落实“三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发生。

1.7、领导试验检测和测量放样工作,对试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享有决策权。

1.8、负责开展创优活动,制定创优规划和保证措施,并监督落实。

1.9、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1.10、组织项目开展QC小组活动,并做好质量工作总结工作。

1.11、代表项目经理部发布质量信息,并及时处理来自部及外部的质量信息,定期向上级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2、项目工程部的质量职责2.1、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2.2、认真执行各项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规标准、规章制度,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2.3、根据项目质量目标计划,制订项目质量实施计划,确定各工序的质量目标、控制方法,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2.4、监督检查关键岗位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及现场技术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情况。

2.5、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评定进行系统管理,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中间交工验收。

2.6、负责指导试验检测和测量放样的技术业务工作。

2.7、对分包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分包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8、每月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参加上级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和业主组织的交工验收工作。

2.9、对潜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制订预防措施,以便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和杜绝质量事故。

2.10、参加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订处理方案,报项目总工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监督有关人员予以实施。

2.11、负责建立项目质量事故台帐及返工损失台帐。

2.12、负责交竣工验收的资料整理,并组织参加有关的各项验收工作。

2.13、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总,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做好质量统计工作,按时上报质量报表。

2.14、收集整理申报优质工程的各种资料。

2.15、组织QC小组开展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并整理撰写QC成果。

2.16、组织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总结。

3、项目试验室质量职责:3.1、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领导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体系计划,编制项目试验工作计划。

3.2、负责本项目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校正和标识工作;3.3、负责检查、鉴定和试验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和设计规定的要求,及时提出报告;3.4、负责做好各类原材料试验,过程试验,各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时提供试验报告;3.5、认真做好试验报告和检测记录,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整齐规,签证齐全;4、项目材料主管的质量职责:4.1、负责材料计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4.2、负责现场材料的验证、检验、发放管理;4.3、坚决制止和拒收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5、质检工程师质量职责5.1、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执行情况,落实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5.2、对工段或工班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按规规定频率检查,对关键工序及所有隐蔽工程进行必检。

5.3、积极配合甲方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5.4、配合总工做好项目每月一次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要求上报。

5.5、对工程质量实行一票否决权。

5.6、按“三不放过”原则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按要求逐级上报。

5.7、负责质量报表的统计、汇总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5.8、有权越级向公司或局报告工程质量情况。

第三篇项目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目标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质量管理法规,以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支撑,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确保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工程竣工确保达到省部级优质工程。

二、组织机构建立质量控制组织机构。

(见附图)三、质量控制具体措施1、总则1.1 建立以工地项目经理为主,由项目总工、生产副经理、质检工程师、技术员等参加的现场质量管理小组,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实行奖优罚劣,狠抓工程质量;各班组配备兼职工程质量员,由责任心强、技术精良的工人担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评比工作,树立每个职工的质量意识。

1.2 认真审阅和熟悉图纸,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国家现行技术规、质量标准及省质监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定期召开技术管理和质量考评会议,总结经验、力争多出优良产品。

1.3 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教育和学习,经常组织施工队伍学习各种规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做到精心施工,并加强中间验收,自我评定,消灭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

1.4加强技术复核工作,完善复核制度,对测量定位、放线、轴线、标高、结构物模板截面尺寸,均必须进行细部的技术复核,以免发生任何差错。

1.5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计量管理,任何材料不得随意增减,按规定做好试块并及时试压。

1.6 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对隐蔽工程验收必须在自检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经现场施工员、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合格并签证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7 加强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所有建筑材料均须有质量保证单或出厂合格证,按规定必须进行复试的材料,逐一进行复试,合格以后才能使用于本工程上,杜绝劣质材料进入基地。

1.8 各班组和工种之间要建立自检互检制度,互相督促,并分清责任和奖罚挂钩。

1.9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实事、及时正确做好各项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时汇总整理,装订成册,连同绘制好的竣工图一式六份,五份存档,一份交建设单位备案。

1.10 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必须明确分工,建立并健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上下层层把关,抓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三个环节,达到施工进度快、工程质量优、施工安全无事故的最终目标。

2、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手段2.1 钢筋工程2.1.1下料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尺寸下料,严格控制各规格钢筋尺寸,不得任意加大或者缩小各型号规格钢筋的尺寸。

2.1.2钢筋安装时,应准确定位各型号类型钢筋的位置,不得偏位或偏移。

2.1.3钢筋安装时,绑扎或焊接应牢固,不得松动,不得随意更改其位置,若有影响保护层厚度情况,可规允许围调整其尺寸及位置,以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要求。

2.1.4提高结构物钢筋骨架加工质量控制,钢筋安装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及质检工程师随时检查钢筋尺寸、间距。

2.1.5保证钢筋焊接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①焊接前的准备:焊缝边缘的清理(去除油污、铁锈、露水等);焊接设备完备。

②对钢筋施焊前须在相同条件下制作二个抗拉试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放焊,焊接的焊缝检验,除保证其焊接的搭接长度外,主要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平顺,不得有裂缝,没有明显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

焊缝尺寸与缺陷的偏差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2.2 模板工程2.2.1控制模板的施工质量,严格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刚度,使其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2.2.2模板进场后首先进行预拼装,以保证模板制作及安装精度。

2.2.3定期检查模板的尺寸。

2.2.4立模过程中,应加强对保护层厚度检查的频率,特别在靠外模后,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

2.3 混凝土工程2.3.1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规定批次检验。

2.3.2材料检验合格后并有足够的数量方可开工。

不合格材料应清除场外。

2.3.3及时了解天气动向,浇捣混凝土需连续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大雨、大雪,同时预备好遮盖物品,以便及时遮盖。

2.3.4 混凝土浇捣前施工现场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各种设施等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

模板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2.3.5 混凝土在浇捣前各部位的钢筋、埋件插筋和预留洞必须由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注,浇注时应分层进行浇注,振捣密实。

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2.3.6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2.3.7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以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并消除混凝土气泡。

2.3.8按规定做好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试压工作,试块应在浇捣地点制作,混凝土试块成型24小时后拆模,放入标养室养护,做好养护记录至设计龄期进行强度检测。

2.3.9混凝土接缝错台不超过2mm。

表面不得出现蜂窝和麻面,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工艺,减少砼表面的气泡。

2.3.10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确保工地用电量;②混凝土浇捣时严格控制现场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退回。

到现场的混凝土熟料不得加水。

2.4钻孔灌注桩2.4.1根据图纸所示地质资料分析,本合同段大部分桩基设计进入岩层,灌注桩为嵌岩桩,故采用冲击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

灌注桩砼采用集中拌和、砼罐车运输,导管法灌注砼。

钢筋骨架于现场集中下料绑扎,钢筋骨架太长时,分节制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