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主要诗人诗仙--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诗圣--杜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魔--白居易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
《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较为有名。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诗杰--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诗豪--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刘禹锡,字梦得,有“诗豪”之称。
世称“刘宾客”,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或河南洛阳人(有待考证)。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诗佛--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 jié),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狂--贺知章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萧山)人,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唐代诗人,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显庆六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武后垂拱元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
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骆宾王唐初诗人,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
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
唐高宗仪凤四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
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
武则天光宅元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卢照邻唐代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盛唐诗人,字秀凌,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
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属边塞诗派。
杜牧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
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婉约派,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或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有《李义山诗集》。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
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
《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孟郊唐朝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
代表作有《游子吟》。
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
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贾岛唐代诗人。
汉族。
字浪仙。
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宋朝主要诗人杨万里南宋杰出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汉族人。
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
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南宋女词人,山东人。
号易安居士。
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者。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他的诗以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清丽而含蓄为主要特点的风格。
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
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官至参知政事。
他的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
欧阳修北宋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
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一生主张坚决抗金。
在仕途上不断受排挤,爱国热情却始终不变。
叶绍翁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