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高铁工程总结绿色部分目录一、主要理念和目标 (1)(一)基本内涵 (1)(二)主要理念 (1)(三)目标 (1)二、重点任务 (2)(一)加强全生命周期设计 (2)(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设计 (2)(三)采用符合绿色要求的四新技术 (2)(四)加强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2)(五)加强模块化制造的研究和应用 (2)(六)加强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应用 (2)(七)落实节材、节水、节能和节地等环保目标的要求 (3)三、方法措施 (3)(一)绿色设计的技术措施 (3)1.路基边坡绿色防护设计 (3)2.区间线路绿化林设计 (5)3.站区绿化设计 (5)4.站房绿色设计 (8)(二)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 (9)1.路基 (9)2.桥梁 (14)3.隧道 (22)4.站房 (34)5.八达岭保护区绿色施工 (35)6.其他 (37)(三)建设管理的措施 (38)四、成果成绩 (39)(一)获得的奖项 (39)1.中铁建工集团清河站项目部。
(39)2.中铁隧道局崇礼一标项目部。
(40)3.中铁十四局京张一标项目部。
(41)4.中铁五局京张三标项目部。
(42)5.中铁三局京张六标项目部。
(42)(二)实现的突破 (43)一、主要理念和目标(一)基本内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落实生态、安全、适用对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要求,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理念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
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好铁路沿线青山绿水等自然生态环境;有效落实文明施工的要求,避免给铁路沿线群众生产、生活设施造成破坏和影响;节约用地、用材,节省能源,服务国家长远发展。
(三)目标全面落实2017年6月1日陆东福同志在京张高铁建设推进会上和2019年2月1日在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慰问座谈会上等讲话精神和国铁集团党组提出“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客站建设总要求以及“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工作要求,建“精品工程、智能京张”。
设计单位对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进行研究,提出应用标准,站房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进行设计;落实绿色施工标准,实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全生命周期设计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维全生命周期设计研究,利用BIM技术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保证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完善绿色建造方案。
(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设计从勘察设计源头做起,探明地质后,通过对京张高铁全线地形、地貌、地质的认识,分析可能带来的危害,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应的防治设计,有效预防地质灾害。
(三)采用符合绿色要求的四新技术充分发挥四新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从施工组织、材料比选、工艺工法等方面积极研究和应用符合绿色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四)加强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加强绿色建材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积极采用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五)加强模块化制造的研究和应用按照产品性能之间形成一对一关系设计原则,突出生产加工出来的零部件组装成一个性能完整模块的过程,应用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方法,加大模块化制造的研究与应用。
(六)加强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使用预制部品部件,发挥装配式建筑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的优势。
(七)落实节材、节水、节能和节地等环保目标的要求以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可再生使用为主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等目标。
三、方法措施(一)绿色设计的技术措施1.路基边坡绿色防护设计(1)路堤边坡防护减少圬工防护设计高速铁路路堤边坡一般采用骨架、空心砖等混凝土实体结构防护,重点地段或车站采用生态袋护坡防护,鉴于高速铁路路堤填筑所选用填料的工程性能、颗粒粒径级配条件较好,边坡自稳性强,设计对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进行了创新,将常规采用的骨架护坡、空心砖等实体防护结构,调整为大截面框架结构,框架内种植灌木,大幅度增加了坡面绿色植物防护的占比,减少了边坡实体防护结构的混凝土用量。
路堤段绿化施工成果图(2)岩质路堑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目前高速铁路硬质岩路堑边坡基本采用混凝土框架格梁、空窗式护墙等实体结构防护,通过实地调查北方已竣工或在建的高铁项目,根据工点区域地层岩性的特点,在已有的喷播及生态袋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优化了结构,提出GPI岩质路堑边坡植被建造技术及锚拉式岩质边坡绿色防护技术。
生态护坡实施前照片生态护坡实施后照片2.区间线路绿化林设计选取不同色彩的植物与城郊风光段、关塞风光段、大泽风光段、燕北风光段、雪国风光段相呼应。
为了更好打造绿色高铁,空闲区域增加植草措施;同时树种重点地段以常绿树种为主,一般生态地段以落叶树种为主。
3.站区绿化设计站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植物作为背景,配合各站区的文化元素进行绿化设计。
基于满足各个季节观赏性的需求,大面积采用常绿植被、整体设计以绿为主。
(1)城郊风光段:创造有城市文化特色的铁路景观,强调文化性,充分利用城市、铁路历史个性和文化遗产。
典型站-清河站绿化(2)关塞风光段:注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地域和谐,减少生态干扰,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再现。
典型站-新八达岭站绿化(3)大泽风光段:协调官厅水库水体资源风光及涵养水源功能,种植防风固沙、净化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呼应水库风貌,同时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
典型站-东花园北站绿化(4)燕北风光段:依托晋京冀文化交汇特点,布置地域特征树种,建立绿网交织、多元和章的景观风貌,体现塞北多民族汇聚的地域文化特征。
典型站-张家口南站绿化(5)雪国风光段:依托崇礼自然丘陵地势,以大量密植的林木整齐排列,增大常绿树种比例,确保冬季观赏效果。
典型站-太子城站绿化4.站房绿色设计铁路客站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空间高、人流量大,运营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对城市规划及交通影响大等。
其组成也较为复杂,包括出发层、到达层、停车层等等,其特点与我国已有的住宅或商业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别。
铁路客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客站的绿色化水平,需要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进行积极的探索。
新建京张高铁清河站是京张高铁在北京地区的始发站之一,对于绿色可持续设计十分重视,从方案阶段即开始考虑对于环境生态以及乘客的影响,对围护结构节能率模拟、自然采光模拟、售票厅和候车厅气流组织模拟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达到建筑绿色三星级标准。
(1)围护结构节能率模拟研究根据铁路客站的设计条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外墙传热系数、外窗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对于铁路客站全年累计冷热负荷的影响。
(2)根据铁路客站的设计条件,采用采光模拟计算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在外窗玻璃不同可见光透过率的情况下,铁路客站的自然采光效果。
(3)售票厅和候车厅气流组织模拟研究采用FLUENT软件对项目建成后的区域室内风环境进行预测、分析及评价。
精确研究流体的流动、传热和污染等物理现象,准确模拟通风系统的空气流动、空气品质、传热及舒适度等问题。
(二)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1.路基(1)保水型路基绿化施工技术路基附属施工中,采用圬工量较少的保水型生态护坡,在坡面加固完成后进行绿化施工,植物养护采用智能化养护系统,体现节能、环保理念,主要流程如下:路基边坡绿化施工工艺流程①保水型三联生态护坡边坡修整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在坡面进行锚杆施工,主锚杆采用单根HRB400钢筋,直径32mm,一般锚固深度10m,辅锚杆采用单根HRB400钢筋,直径14mm,锚固深度0.5~0.8m,锚杆顺线路方向间距为3.6m,顺坡面方向间距为4m;主锚杆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封闭前埋设直径不小于30cm钢护筒(3mm 厚),钢护筒嵌入坡面不小于8cm,内壁焊接耳筋,靠近上筒口处,焊接锚杆对中支架,与土工格室及三维网交叉处现场切割缝隙,摆放平整后浇筑混凝土,顶面设置锚垫板,并进行焊接、封闭。
高强透水性土工格室选用整体性双向土工格室,格室高度75mm,网格尺寸30*30cm,格室之间采用U型钢钉插接编制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锚杆将土工格室挂于坡面上,其上再铺设一层镀锌机编网,确保土工格室和金属网随坡就形,贴紧坡面。
挂网施工完成后进行覆土施工,采用湿法喷土与机械覆土相结合的方式在土工格室内填充土壤,覆完之后,再进行人工平整,确保每个格子内填满种植土,最后进行三层联合喷涂(基质层3cm、种子层3cm、微生物层3cm)。
②保水型三维生态护坡岩质边坡采用热镀锌钢丝网进行主动防护,通过主锚杆、辅锚杆将钢丝网固定于坡面上,钢丝网自上而下逐片铺设,钢丝网与坡面间隙处增加φ10钢筋钩,用钢筋钩将钢丝网拉紧固定在坡面上。
钢丝网与钢丝网搭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15cm,采用φ8的镀锌钢丝绳间距20cm正反缝合连接。
在防护后的坡面上堆码生态袋,生态袋采用聚酯短纤纺粘非织造布,通过无妨针刺工艺经单面烧结制成,内侧保水生态膜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具有抗紫外线、抗酸碱、透水不透土等功能,生态袋内装填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视土壤情况掺入肥料,成形后袋体规格为600×330×150(mm),袋体砌筑时由低到高,层层错缝,袋与袋之间相接紧密,每层之间安装联结扣使得生态袋形成整体。
生态袋每施工1m高度应进行浇水预沉降,生态袋装填、垒砌完成后,利用锚杆悬挂生态袋外侧的钢丝网。
在基层施工完成后的坡面上进行苗木扦插,苗木根据华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干旱的特点进行选择,主要灌木苗为卫矛(常绿、翅状物枝条,耐寒耐旱,分枝长约40~60cm,高为2~3m)、金叶女贞(高2~3m,冠幅1.5~2 m)、红叶小檗(叶菱状卵形,长5~20mm,宽3~15mm,一般高约1m);主要花种为月季(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观赏价值高)、波斯菊(高1~2m,根纺锤状,多须根。
头状花序单生,径3~6cm)。
③智能滴灌养护系统边坡绿化采用智能化自动滴灌技术对绿植进行养护。
在原有地形基础上砌筑雨水收集池,作为养护系统的蓄水装置,节约了后续人工补给水源的缺陷,提现了节能环保的观念。
将蓄水池通过50PE管材(主管)、32PE管材(支管)与预埋滴灌渗水管连接,使用绑扎带将管道固定在边坡铁丝网,铺设路线设计便于冬季泄水,不需要防冻措施即可保护水管。
通过固定气象站及坡面上安装的3个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对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土壤温湿度等数据进行采集,以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实时监控空气、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