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岗位的分类设置与管理研究

高校教师岗位的分类设置与管理研究

三 、高校 教 师 的 岗位 分类 管 理 体现 出 “ 任人 唯 能” 的用 人特 点 。 采用 “ 类 设级 ”的方 式 ,不 同类 别 岗 分
三类 岗位 设置 不 同 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群体,尤其是在一些研究 位 的级 次 并不 一 一对 应 ,
的岗位级次。 教学科研型 岗位 的级次从特级 到第九级 , 科研 岗为第二级到第九级, 教学
教学科研型教师一般是同时把时间资源 级 ,反 映 出基础 层 次量 大 面 广 的特 点 。 配置在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 ,这是大学教师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 队 副教授与讲师所对应 岗位层 次具有一定交 伍的主体 。这类教师既进行教学工作,同时 叉。职称是对教师个人 前期工作成就 的肯
据 学 校 的现 状 与 发 展 规 划 ,通 过 对 不 同学 的分类。国内学者陈惠雄和胡孝德的研究也
科、 专业 的性质 进 行 有 区分 的 岗位 分类 设 置
曾经指出高校存在着三类不同的教师人力资
和人员配置来进行管理。 充分满足其现实需 源 , 并分析其不 同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特征。 因
要 依 据科 研 成 果来 取 得 的 “ 合 式”管 理模 要 》 《 统 、 国家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和 新 一 轮
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所有类型 ( 教学型、 “ 8 9 5工程 ” 建 设 等 重 要 文件 中 ,均 提 出要 研究型、教学研 究型等)教师几乎均难 以摆 建立和完善人才 队伍 的分类管理 、 分类评价 脱科研任 务, 从而导致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类 和分类激 励的机制 ,保持人才 队伍 创新活 型与实际应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 基于这一 力 , 升 人才 队伍 的整 体 素质 和 创 新 能力 。 提 问题 , 本文从高校教师的 岗位分类 设置与管
带动人才的合理流动 。当前, 全面启动并实 课 程 与专 业 已有 知识 的系 统 掌握 , 职 业 特 其
旋 这 一 改革 , 已成 为 一项 紧 迫 而又 艰 巨 的重 征 是 把主 要 精 力 与 时间 资源 配 置在 教 学 上 。 大任务。 理 是 广 大教 师 自下 而上 的要 求
优秀的教学型教师应具备: 富的教学实践 丰
书 育人 成 效 突 出 ,在 教 学研 究 与 改革 、教 材
( )实施 高校教师 岗位分类设 置与管 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 三 教学效果优 良、教
现 有 的高 校教 师 管 理机 制 中, 调科 研 编 写 与科 学研 究方 面 具有 一 定 的造 诣 , 强 每年 成 果 ,并 以此 作 为 教 师 绩 效 评 价 的 主 要 标 保 证相 当的 教 学工 作 时数 。 这类 教 师 的绩 对
作激励远没有能够得到发挥。 基于高校教师 类岗位 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职责有很大差别 ,
中国高校师 资研 究 ・0 2 3 2 1 ・
1 3
对不同特 点和专长 的教师提供 但在教师 岗位考核中应适当地考虑到教学与 设置与管理 , 实行不 同的考核 科研 之 间的协 调 与 可持 续 发 展 。 分类 设 岗” 不 同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 “ 这实际 旨在更 好 地 引 导和 激励 教 师 的发展 , 非 片 评价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 而
的教学任 务。有相 当一部分教师在这种 教 这是教师 的天职 , 是培养人才的需求 , 也是
学、研 究双兼 的职 业使命下 ,由于 自身时 大学区别于纯粹研究机构 的基本特点 。 就另 间、体力、脑力与知识积累的有 限性 , 就会

方面而言 , 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发展科
难 以处理好教学与科研 的关系, 时间、 精力 技是高校提升 自身层次的根本动力, 也是高
存在 着教学型、 研究型的路径依赖差异。为 为基 础 。 了平衡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一些高校又
出台 了一些 强制 性 的巩 固教 学基础 地位 的制 ( )岗位 考 核 方 法 二 考 核 方法 在 区 别对 待 的 同 时 , 鼓励 教 学
度, 使得一些科研 导向型教师也承担 了较多 与科研 的协调发展 。有校必教,为师必讲 ,
准 ,没有很 好地体现 “ 以人为本 ,人 尽其 效 目前一些高校 已经通过相关的考核方法来 才”的理念 。有学者指 出,“ 当功利性 、实 进行测度, 并主要 以教学业绩作为晋级与校 用性 的价值取向成为教师评价最有效的价值 内津 贴 发 放 的主 要 依据 。 导 向时,它不仅会形成对学术道德 的冲击 , 科研型教师是把主要精力配置在科研方
研究成果。 要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 重 之 外 ,一 级 到 四级 为 高级 岗位 ,五 级到 九 级 点是基础研究和重大 国家 ( 地方 )项 目、国 为 基 本 岗位 。在 第 九 级 岗位 中 ,根 据工 作 年
际合 作 项 目研 究 。
限、 学位 高 低等 进 一 步细 分 为 四个 不 同 的亚 职称 与 岗位 交叉 对 应 ,教授 与 副 教授 、
1 2
中国高校师 资研究 ・0 2・ 21 3
具有相对 明显的研究型职业特征 。 与教学型 的三种基本 岗位类型 :教学型、研究型 、教 教师的知识 “ 后顾性”特征相 比, 科研型教 学科研型 , 本文提出有差异的职业生涯管理。 师一般必须具备知识与问题意识上 的“ 前瞻 性” 特征 。目前我 国高校 中由科研诱致性机 ( )岗位设置方式 一 采用 “ 任务与学科综合”的方法。岗位
要 ,进 行 有 针对 性 的扶 植 或 限 制 ,促 进 人才 此 根据 教 学与 科研 的特 征 ,笔者 认 为可 以把 向适合 个 人 发挥 作 用 的 单 岗位合 理 流 动 , 以 高校教师 岗位分为三种类别 :教学型教师 岗 保证 学 校 长远 发 展 的 需求 。 实 施高 校教 师 岗位分 类设 置 管理 是事 关
目前我国高校一方面是教师职称晋升 以 岗 从第 三 级 到 第 九 级 。这 一 设 岗级 次 的差
科研为主 导,另一方面教师确 实又有 教学 别 , 一 定程 度上 体 现 学校 的 办 学理 念和 政 在
型 、研 究 型 等职 业 偏好 类 型 的 区分 ,同 时还 策 导 向 ,即学科 为主线 ,科研 为 关键 ,教 学
位、 科研型教师岗位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位。 教学型教师 以大学专业 ( 基础) 课程教
高校 建 设 高水 平 师 资 队伍 、 加快 建 设 一 流 大 学 为 职业 生 涯 的 主要 内容 。 学 型 教师 的知 教 学步 伐 的 重大 战略举 措 。 岗在微 观 上 可 以 识结构要求具有 “ 设 后顾 系统性”特征,即对
岗位设置与管理模式既削弱了高校 自身独有 迥异 。现实中,无论哪种类型的大学,由于 的核心竞争力, 又不利于整个 国家高等教育 所 属 的教 学单 位和 专业 属 性 的差别 ,内部 也
事 业 的发 展 。在 岗位 分类 设 置 与 管 理 中 ,根 都存 在着 教 学型 、科研 型 和教 学科 研 型教师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0 2 3 2 1 ・ ”对于一线的教师想要 目 ,我 国高校大致 区分为三种类型: 做得如何不予重视 。 前 只 研 究 型 大 学 、教 学 研 究 型 大 学 、教 学 型 大 获取 职 称 晋 升和 职 业 成功 , 能选 择 把 更 多 这种 “ 重研 学 , 种 不 同类型 的高 校在 目标 定 位 、价 值 的时间精力投入在科研项 目中。 三 的价值取 向在教师队伍中的蔓延和传 取 向上存 在 显 著 的差 异 。 当前 全 国 6 0多 轻教” 在 0 制约着高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 也势 所高校中,23以上的高校是 以本科教学为 递, / 主 的教学型大学。 而高校教师的岗位 设置与 必影响学校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 管理却只有一种模式 , 教师 的绩效评价也往 往只偏重考量科研成果 , 从本质上忽略了 这
又 具有相 应 的研 究基 础 。从 时间 资源 配 置角 定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出应 聘 人 的工 作 能
度看,教学研究型教师又可分为教学科研并 力 , 岗位层 次 中的有 限交叉 也 一 定程 度 地 在 重岗、教学为主岗、团队教学 岗几种类型。 从职业形态上看 ,教学研究型教师是 目前高 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中。
制形成 的研究型教师队伍也呈扩大之势。 科 分类设置是在横 向上通过任务法进行 的。 在
研 型 岗位 教 师应 具有 承担 国家 重大任 务 或科 纵 向上 ,采用 学 科与 任 务 的综 合 方法 ,将 教
学 问题的研究能力 , 能做出原创性 、 创新性 师 岗位从高到低分为十级 。 中, 其 除特级 岗
( )实施教师 岗位分类管理有 利于高 二
理方 面 提 出探 索 和 尝试 , 通过 设 计 多渠 道 的 校战略 目标的实现和准确定位 作者简 介 : 立春 , , 任 女 大连理工大学人 事处师资科科长 , 主要研 究方向为高校师资管理。 刘静冉 , , 女 大连理工大学人事 处师资科科 员, 主要研 究方向为高校师资管理。
挥, 促进 高校与教师的共 同可持续发展 。
教育大计 , 教师为本 。 为进一步深化高 职业生涯发展模式 , 激励各种类型教师的潜 校教育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高校教师 能得到合理发挥 , 促进 高校与教师 的共同可 管理模式 的战略意义凸现 。 新颁布的 《 国家 持续 发展 。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系 ,实行 分类 管 理 ” 目前我 国高 校职 称 评 。


实施高校教师的岗位分类设置与管
(002 2 2 1.00年 )明确 指 出 “ 建立 高 校 分类 体 理的意义
( )高校教 师 岗位分类设置管理是 国 一
《 国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定 尚未对 教学型 、研究型教 师实行分类管 家人 才发展 的需要 与教育体制改革 的要求 理, 而是实行教师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均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