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说明:1.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考生必须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考生必须用规定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若要修改,把要修改的答案划上横线,在旁边有空位的地方写上修改后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准超出边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Mg-24 C-12 H-1 0-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植物光合作用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2.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A.在干燥的空气中 B.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C.在潮湿的空气中 D.浸没在植物油中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闻气体气味 C.移走蒸发皿 D.稀释浓硫酸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5. 荔枝是我市农业的“亮点”之一,某村民种植的荔枝因欠缺磷肥和氮肥而出现生长较慢,叶色泛黄,且产量低的现象。
下列肥料最适合使用的是()A.CO(NH2)2 B.NH4H2PO4 C. KCl D.Ca3(PO4)26.下列服装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100%羊毛衫B .涤纶连衣裙 C. 纯棉T 恤 D. 桑蚕丝围巾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H 2—2个氢元素B . O 2—2个氧原子C . Mg —1个镁离子D .CO 2—1个二氧化碳分子8.三氧化二铬(Cr 2O 3)可用作油漆颜料,Cr 2O 3中Cr 的化合价是( )A .-3B .-2C .+2D .+39. 如图是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B .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应向左盘添加氯化钠C .配制该溶液需要称取5g 氯化钠,量取100mL 水D .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10.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
制备方法为:①Co+2HCl ═CoCl 2+H 2↑;②CoCl 2+2NaOH ═Co(OH)2↓+2NaCl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①为置换反应B .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 .②为复分解反应D .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1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O 2(CO ) :将气体在空气中点燃B . CO (CO 2):将气体通过装有烧碱溶液的洗气瓶C .铁粉(氧化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 . Na 2SO 4溶液( NaOH 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2.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食醋洗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1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安全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处理实验药品——将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油烟机排出毒气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能源+2青少年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14.对下列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 B. C. D.A.Ca(OH)2的溶解度曲线B.往一定量Ba(OH)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等质量Mg和Zn 加入足量盐酸D.往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2分。
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5.(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①甲烷②浓硫酸③淀粉④氮气⑤二氧化碳。
(填序号).....(1)可用做干燥剂的是;(2)可用做灯泡填充气的是;(3)可用做燃料的是;(4)属于糖类的物质是;(5)雪碧等饮料中溶解的气体是。
16.(4分)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电子(填“失去”或“得到”);(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5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a bc 0 t 1 20 t 2 温度/℃g 40 溶解度①从微观角度看,B 图表示:3 (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2)在一定的条件下,A 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 和F ,F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A 、B 、E 、F 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物质的名称)。
18.(4分)有一志愿服务小组的学生来到一个山村中学与当地同学一起生活与学习,当取学校一口井的井水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衣服洗不太干净;(1)甲学生发现井水里漂着一些树叶,于是他借来一张纱布把树叶捞了出来,用纱布捞树叶的原理和实验室的 操作相似;(2)乙学生用杯子分别取了一杯井水和一杯用井水烧开过的凉开水,加入适量的 ,搅拌。
发现凉开水中泡沫多、井水中泡沫少。
由此可知,井水属于硬水,可以通过 把硬水软化;(3)丙学生发现饮用该井水时感到有点异味,于是建议学校抽干井水,在井底放入一些木炭,结果问题得以解决。
因为木炭具有 性。
19. (4分)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如图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3)20℃时,将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为a 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溶液的质量为 g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0.(8分)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
请回答:(1)F溶液溶质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B:;②CaCO3→A:。
(3)从微观角度考虑,B和F反应的实质是:(填离子符号,下同)和结合生成水;该类反应我们常常称为反应。
21. (8分)实验室废弃液中含一定量的AgNO3 ,兴趣小组同学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下:请认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II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讨论a的选择:甲同学认为用锌,乙同学认为用铜,你认为________(选填“甲”或“乙”),你选择的理由是,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固体B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向固体B加入适量稀硫酸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2.(1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3)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氧气(从A~F中选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如果用该装置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水的滴加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G装置收集乙炔,该气体应从(填“a”或“b”)端口通入。
(6)右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
如果I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该装置的优点是。
23.(8分)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
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混合物;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
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 (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
你认为甲同学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乙同学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4.(5分)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1)绿原酸由种元素组成,一个绿原酸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2)绿原酸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绿原酸中H、O元素的质量比是 (化成最简比),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25.(9分)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
取20.0g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试回答:(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时,20.0g 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 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