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
幼教专家李季湄在解读《 3 至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幼儿
学习的特点: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
身体验来学习”。
幼儿的智力开发与手的能动性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如何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动手操作生活自理学科教学创新
正文:
0—6 岁的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
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
展完善,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
可是在现实中,
不少孩子动手能力差,握笔,写字时费力,写出的字也不好看。
不但降低
了孩子写字兴趣,又因容易被同学耻笑,从而影响到心理发展。
幼教专家
李季湄在解读《 3 至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幼儿学习的特点:
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
幼儿的智力开发与手的能动性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
能力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尽早训练孩子自我服务意识,教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其力所
能及的劳动内容。
两三岁,鼓励宝宝自己学会洗手、洗脸、刷牙、脱衣、整
理玩具等小事;三四岁,让宝宝自己洗手绢、袜子、扫地、和父母一起包饺子、择菜等;五六岁,负责喂养金鱼、浇花、洗碗、拖地、整理自己
的房间等,当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另外,务必制定家规,奖勤罚懒。
孩子自主意识强乐意做小事情,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通过鼓励孩子多动手,让孩子体会到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当孩子做不好时,父母不要心
急,给孩子做示范,更不要责怪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其实,只要在
生活中把孩子能干的事,都让他们自己尝试去干,即使做不好也可以,这
样自然而然动手能力就能提高了。
二、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
动手操作则是最好、最直接的认知过程。
如:在让幼儿做 5 以内的加法练习时,发给幼儿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让幼儿搓搓、玩玩,搓成一个
个小球,然后让幼儿进行串球游戏,即用牙签把2 个黄球和3 个绿球串在一起⋯⋯幼儿津津有味地进行着练习,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运用。
又如:在上幼儿认识“大”“中”“小”的识字教学中,发给幼儿同样的红黄蓝的正方形卡纸和和剪刀,让幼儿在剪剪、拼拼、比比中认识,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巩固了生字的认识。
三、在艺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粘贴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
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美术教育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和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
在整合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教孩子做手工,书上面有准备好的材料,只要沿着轮廓线撕下就可以做东西。
刚开始时,我和何老师鼓励孩子一起来撕,可是有的孩子很急,一下就撕坏了。
我们并没有急于帮助他们,也没有责怪任何一个孩子,而是很耐心的拿上透明胶或者双面胶给他们补上,小声的提醒他:“慢一点。
”渐渐地,他们的小手变能干了,很少再有撕坏纸片的现象了。
日常的活动中,我们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的办法,让幼儿学会使用糨糊、双面胶等常用的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技能。
利用早午接待等待时间,给幼儿提供白纸、彩色纸让幼儿自由画、折叠、撕贴,让幼儿自己去摆弄,自己去
尝试,自己去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在各种有趣的学科实验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
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做,在做中学习。
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实验,对某些简单的科
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
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
例如,小实验“神九升天”的游戏,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火箭,当幼
儿挤压气球,在气球反冲力的作用下看到美丽的火箭出现在天花板上时,会
高兴得直拍手。
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做做,甚至
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
获得愉快。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活动家”和“实
干家。
”
五、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区角,让孩子自由操作。
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动手的小天地,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爱动手,多
动手。
最好能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一个活动角,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工具
和玩具,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勤动手。
例如嵌拼类的胶粒玩具、泥彩、剪
贴画、撕贴画、编织、自制架子鼓以及各种废物制作玩具等等,还可以用
筷子把小豆子或小玻璃珠子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都可训练孩
子手部的团、揉、压、拉、捏等动作,让孩子在反复地运用多种工具与材
料的制作过程中手脑并用,增长才干,开发智力。
总之,在创新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竟争不仅需要一颗充满智慧的头脑,还需要一双能操作多种技能技巧的手,“手脑相长,”
才能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解放幼儿的
双手,给孩子们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多层次、全角度地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新世纪善于发明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陶行知论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