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生活方式管理
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教育、激励、训练、营销(多选)✴
定义: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 本, 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基本策略:6种(多选)✴
需求管理
目标: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常用手段: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自我保健和干预等
1、患病率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单选或多选)✴
2、感知到的需求 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个人请病假的能力、残疾补贴、疾病补助、保险自付比例)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节 概论
健康管理的概念
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 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 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
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评价和评估)
第三步: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干预和促进)
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问卷、访谈、体检)
健康评估(生理、心理、生活方式)
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多选)✴
个人健康咨询
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慢性病、高危风险)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监督随访、健康教育)
医院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服务机构(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社区(医疗服务、健康讲座、文体活动) 工作场 所(企事业单位)
政府(上层设计、政策立法
健康保险公司
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定义:通过健康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重点:膳食、身体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多选)✴ 特点:
主体是经过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
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任务是防大病、管慢病、 促健康。
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完善健康和福利;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易患疾病的早期诊断;
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特点
目标包括:
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特点: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第一步: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收集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