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教学团队咸宁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 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类别: A项目负责人: 阮若林所在单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系电话: 8112419申请日期: 2009.3.28咸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制项目名称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A、理科,B、工科,C、农科,D、医药,E、文科(文、A 项目类别史、哲),F、外语,G、财经,H、政法,J、艺术,K、体育,L思想政治教育,M、民族,N、教学管理2009.6 2011.6 研究起始时间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简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阮若林男汉 1974.4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最终学位讲师 ,博士在读, 院内工作部门现任课程电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项目负责人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 2004.2-2004.7 计算机导论03计本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2-2004.7 C++程序设计 03计本 108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计算机网络 02计本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C程序设计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4.9-2005.1 计算机导论 04计教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教育技术学 02数本 36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数据库及应用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5.9 -2006.1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02计本 54 信息工程学院 2006.2 -2006.7 计算机基础 05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2006.2 -2006.7 C程序设计 03教技 72 信息工程学院 2006.2 -2006.7 数据库设计全校选修 36 信息工程学院 2007.9 -2008.1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06教技 54 信息工程学院 2007.9 -2008.1 教学设计 05教技 54 信息工程学院06数本、化电子与信息工2009.2 -2009.7 现代教育技术本、物本、地36 程学院科2项目负责人主要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颁发单位基于多Agent的远程虚拟协同咸宁学院重点2004-2006主持完成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项目一种新型智能协作教学平台的校级教学成果湖北省高校教2006-2008主持研究二等奖研项目可伸缩视频编码及其码率控制教育厅优秀中2008-2010主持在研研究青年人才项目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专题学咸宁学院科研2005-2007参与完成习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基于信道建模自适应的实时无国家自然科学2005-2007参与完成线视频传输研究基金基于轮廓关注度和多域可伸缩国家自然科学2008-2010参与在研的感兴趣区视频编码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成员职称、学历情况总人数 5 正高职称副高职称 2 中级职称 3 初级职称博士 1 硕士 4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含项目负责人)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现任课程项目组分工签章阮国龙男 38 副教授教办主任电信学院计算机网络培养计划制定沈静女 30 实验师实验室主任电信学院动画制作实践计划实施倪浩男 28 讲师电信学院教学设计实践计划制定刘芳华女 27 讲师电信学院教育技术理论计划制定3立项背景与意义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将成为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作为培养21世纪新一代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索出一条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很高~早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

在美国~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随后~在2000年推出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标准阐述了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本行为,英国也制定了包括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以及教师的能力、知识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澳大利亚在2002年也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共12项~描述了教师为个别学生和全体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经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其中1项涉及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改善教与学的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它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不仅引发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引发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

要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使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较高信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师。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已日益成为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素质和能力~也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明确指出:教学人员要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电化教育》课程~随后陆续改名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由于师范院校办学规模较大~全面开展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师资力量、设备配置、设备用房等,难于充分实现~因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一直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理论学习模式~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不能尽如人意。

目前~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其教学情况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院校教学条件限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只能实行限额选修~由高年级师范生自愿报名~教育技术系或电教中心根据现有教学条件~设置一定的数额~然后根据报名情况组班教学。

这种形式只能为部分师范生提供教育技术技能培训。

二是在部分系科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规定4选修课~这种形式多在一些相近专业开设~如教育系、物理系等。

三是少部分学校集中全力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这种形式由于教学实验设施的限制~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而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验教学基本难以开展~多数情况下只能力所能及的进行一些见习和观摩。

20多年来这门课程一直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育技术的主渠道。

但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反映在教育领域~教育的形式、内容、思想、方法、手段等发生根本变化。

丰富的社会化学习资源~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快捷的教学信息传递手段促进传统的师生角色的改变~学生会主动地从除教师之外的计算机网络、电视系统、光盘信息库及书本等信息资源汲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课程的开发者、学术的顾问、团队的合作者。

这就要求未来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

如何才能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教师,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如何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

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已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本课题旨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途径、方法等进行研究。

本课题的实施对建立科学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师范院校重视和科学地安排信息类课程的开设~加强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种状况下~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整体能力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核心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切实提高新一代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一条能适应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要求的有效教学途径~是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将其应用到提高师范生学科教学法课程和师范技能训练中去~提高师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其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坚实的教育技术素养。

地方院校师范生是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力军~培养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迫切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要求教师有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去改革教学方式~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

5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内容教育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未来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信息的咨询者、课程的开发者、学术的顾问、团队的合作者。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途径、方法等进行研究~努力建立科学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

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从社会需求出发~首先研究当前社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的要求~并以超前观点分析相关的教学目标~然后依次从教学对象,师范生,、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此本课题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科学发展的现状及近期发展趋势为依据~研究制定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以改革精神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改革师范院校学生现有课程结构~合理地设置教育技术和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系,以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标准~研究探索师范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体系。

,1,根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究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我们研究并实施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教育技术能力。

围绕这一主题~在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在校学习~师范生们又应当具备那些教育技术能力~与这些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是那些~这些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