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准备中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考试题一.填空题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2.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3.风险预控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4.不安全行为是可能产生风险或者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5.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6.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煤矿所有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管理确定目标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二)风险评估方法7.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法。
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对象是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1.管理对象提炼9.风险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用于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2.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出处: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11.矿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包括管理层、安监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有关部室区队或班组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岗位员工。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3——4.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分特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度风险5个等级。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13.本安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行动前的意识,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因素1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按照行为痕迹,可将不安全行为分为有痕不安全行为和无痕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15.《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对本安企业建设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本安一级单位、本安二级单位、本安三级单位、本安四级单位。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16.《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的否决指标之一规定,死亡人数累计达2人(含)以上的,取消本年度等级评定。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17.《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出处:AQ/T1093-2011第4.1。
1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应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
出处:AQ/T1093-2011第4.2-g。
1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作业中如存在不符情况应汇报,并组织班后或作业后评估。
出处:AQ/T1093-2011第4.3.7-d。
2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出处:AQ/T1093-2011第4.4.1-b。
2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它有关的相关方。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应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统一决策、管理、支配。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急救管理要求,应确保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出处:AQ/T1093-2011第4.7.2.2。
25.《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应定期对事故进行回顾,以强化风险意识与预控能力。
出处:AQ/T1093-2011第4.7.2.3-e。
26.《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员工个体防护及各作业场所健康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提示标志醒目。
出处:AQ/T1093-2011第4.7.4.1-c。
27.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以观念文化、管理与法制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组成的安全文化形态体系为核心。
28.本安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高级管理层、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三个子系统。
29.公司所有员工都可应用本安信息系统,进行隐患、不安全行为等安全信息的录入。
30.本安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统一管理、集中控制。
31.应用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录入隐患时,整改类型分为立即整改和限时整改两类。
3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将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巨警、重警、中警、低警、轻警5级。
33.本安信息系统四级检查层次是指高级监察、部门监管、单位管理和现场自查。
34.为了避免了检查的随意性,增强检查人员检查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系统设计了动态检查工单工单和内部考核评审工单工单功能35.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出处:《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36.煤矿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应确保煤矿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出处:《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6号;《环境保护法》第26条37.煤矿要依法持有“六证”,具体包括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质证、矿长安全资格证。
3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规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39.《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0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有效期为3年,每3年复审一次。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42.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09〕24号)中“三项岗位人员”指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4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中第一条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4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第五条规定: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
其中,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4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规定了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
46.1.掘进机工作时,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否则,必须停机处理后方可生产。
47. 2.钻孔进给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将钻杆顶弯或造成岩粉无法排出而堵塞钻杆孔。
48. 3. 掘进机开机前要保证截齿齐全,截齿不全严禁割煤,更换截齿时,必须将主断路器手把打到断开位置并上锁,在顶、帮支护完整的地点进行。
49.4. 掘进机作业时要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
50.5.锚杆机应停放在支护完好、底板平整、无淋水、无积水且不影响其它设备运行的巷道。
51.6.综掘机掘进选择进刀位置一般情况下,应从工作面下部选择进刀;顶板破碎巷道,应在工作面底部选择进刀;半煤岩巷道,应在煤岩结合处的煤层选择进刀。
52.7.综掘机切割头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截割部与铲板间距不得小于300毫米。
53.8.综掘机停机顺序:停泵- 断电- 闭锁- 上锁- 挂停电牌。
54.9.对当班所掘巷道进行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面的、等工程质量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工作面顶、帮符合规程要求。
55.10.综掘机司机挂设激光指向仪标准作业流程中,所需工具线绳、线锤、登高爬梯、安全带;所需设备激光仪、自制激光仪。
三、选择题1.在煤矿风险管理过程中,(c)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
A、目标的制定B、体系文件的编制C、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D、风险管控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57——第一节概述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59——(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2.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属于(B)。
A隐患排查 B 危险源辨识 C 风险评估 D 事故调查3.下列情况中,(C)属于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A、顶板离层B、瓦斯超限C、急停开关不完好D、违章操作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4.下列情况中,(A)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A、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帽B、室内通风不良C、组织机构不健全D、设备不完好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5.下列情况中,(C)是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A、在不正确的位置上工作B、指挥失误C、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D、设备无标识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6.本安管理体系中重大风险等级的风险值范围是(B)A、3-8B、18-25C、25-30D、30-36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7.下列不属于危险源监测手段的是(B)A、仪器监测B、风险评价C、工作观察D、安全检查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97——三、危险源监测8.煤矿应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制定适当的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