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物理试题(A 组)(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 .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变。
3. 有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竖直分速度为v y ,水平射程为l ,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 、v lB 、gh 2 C 、y v h 2 D 、g v v 2024.如右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也可能产生压力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5.在高速公路上,常常将公路的转弯处修建成外高内低的倾斜面。
如右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弯道的半径为r ,转弯半径水平,则汽车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的速率是( )A .θsin gr B .θcos gr C .θtan gr D .θcot gr6.质量为 m 的汽车,以速率v 通过半径为 r 的凹形桥,如右图所示,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 )A . mgB .r m v m g 2+C . rm v m g 2- D . r m v 27.某人站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向上抛一小球,经t 秒后,球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现将此球沿此星球表面将小球水平抛出,欲使其不落回星球,则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A .t v 0B .t R v 0C . t R v 02D .Rtv 0 8.如右图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 .如果a 卫星由于阻力,轨道半径缓慢减小,那么其线速度将增大 9.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 A ∶RB =4∶1,v A ∶v B =1∶2B .R A ∶R B =4∶1,v A ∶v B =2∶1C .R A ∶R B =1∶4,v A ∶v B =1∶2D .R A ∶R B =1∶4,v A ∶v B =2∶110.地球的半径为R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 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 .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gR 241B .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Rg 241 C .卫星运转的周期为g R 24πD .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2g 11.甲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它们在相等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移动相同的位移,试判断推力对物体做功W 甲和W 乙及功率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W 甲>W 乙,P 甲=P 乙B . W 甲=W 乙,P 甲<P 乙C .W 甲<W 乙,P 甲>P 乙D .W 甲=W 乙,P 甲=P 乙12.如右图所示,用力拉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使它沿水平匀速移动距离s ,若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 .μmgsB .μmgs cos α/(cos α+μsin α)C .μmgs /(cos α-μsin α)D .μmgs /(cos α+μsin α)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注意:以下各题均需答到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否则不给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其中13小题8分,14小题4分。
)13.(8分)⑴若用如右图所示的平抛仪来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测量前必须进行两项重要的调整:① 调整背景板竖直,其标准是:重垂线与背景板平行。
② 调整轨道的槽口 ,其目的是: 。
⑵.右图所示的实验中,为描绘平抛运动轨迹,需多次释放小球,它对释放小球的要求是:① 。
② 。
14.(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 =2.5c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右图的a 、b 、c 、d 所示,则小球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 0=____ _(用L 、g 表示),其数值为__ __ _。
(取g =10m/s 2)三、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40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8分) 如右图所示,高为h =5m 的水平平台上有一个滑块,距右侧边缘L =5m ,以初速度v 0=6m/s 向右滑行,已知滑块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g =10m/s 2)求:(1)滑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
(2)滑块落地点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
16.(8分)据报道,“嫦娥二号”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处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如果已知“嫦娥二号”的线速度为V,求月球的质量;(2)如果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
17. (12分)有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自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将其以a=2m/s2的加速度向上拉起.(取g=10m/s2)求:(1)在向上拉动的5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2)上拉至5s末时,拉力的功率。
18.(12分)如右图所示,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沿曲面冲上高0.8m的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的水平速度离开平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
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
已知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20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阻力忽略不计。
(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
求:(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
(2)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速度。
(3)圆弧对应圆心角θ。
(4)已知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速度v′为33m/s,求此时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物理试题答案(A 组)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 BC 2. AC 3. BC 4. BC 5.C 6. B 7. C 8. BD 9.D 10.BC 11.B 12. B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其中13小题8分,14小题4分。
)13.(8分)(1)②水平-------2分;让小球作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2分(2)① 从同一位置释放--------2分 ② 无初速度释放-----------2分14.(4分)gL 2,1.0m/s三、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40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8分)(1) 设滑块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 1μmg =ma解得:a =2m/s 2v 12- v 02=2aL解得:v 1=4m/s ----------------------- 4/(2)滑块离开平台后以速度v 1做平抛运动设滑块落地点离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 ,滑块落地时间为ts = v 1th =gt 2/2 ---------------------- 4/ 解得:s =4m16.(8分)(1)M =V 2(h +R )/G (2)T =(4π2(R +h )3/(R 2g ))0.517.(12分)解:(1)求5 s 内拉力的功率,是指5s 内的平均功率.方法一: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a ,解得F =120 N .又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5s 内物体的位移为221at s ==25 m .所以有: 525120⨯===t Fs t W P W =600 W . 方法二: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物体在5s 内的平均速度=+=)0(21at v 5 m/s ,所以平均功率为:P =F v =120×5 W =600W .(2)求第5s 末的功率,即为5s 末的瞬时功率. 5s 末的功率为: P =Fv cos θ=Fat cos0=120×2×5 W =1200W .18.(12分)解:(1)由222vt s gt 21H =,=可得: m 2.1g H 2v s ==(2)摩托车落至A 点时,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s /m 4gt v 2y ==到达A 点时速度 s m V V V y A /522=+=(3)设摩托车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34v v tan y ==α,即α=53°所以θ=2α=106°(4)在o 点:R 'v m mg N 2=- 所以N =860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和车在最低点O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860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