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流行音乐”一词源于西方.广义指古典音乐中的通俗音乐、民间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样式:狭义的流行音乐仅指现代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在当今华语乐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国内歌手热衷于流行音乐,这与流行音乐本身的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流行音乐起源于西方,因此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是值得当代华语乐坛借鉴的。
首先流行音乐是一种平民音乐,表现为平民文化。
在外形上来说,它更适合一般民众。
它可随时随地欣赏,不像另外的音乐形态,受表演场地的限制。
同时流行音乐是一种“快餐音乐”,这是流行音乐其中的一个特征,流行音乐是抽象的,它不能触摸只能倾听,它所具有的比较具像的形式只有歌词。
西方流行音乐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音乐类别,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蓝调、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等。
西方流行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也代表了西方的流行音乐具备很高的价值。
将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吸收借鉴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元素;二.是继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传统;三.是在吸收借鉴的同时融合当今中国人的世俗审美观等。
当然目前华语流行音月的发展确实如上述的几点所说,当今国内流行音乐的发展展现出百花争鸣的繁荣局面,与上世纪末相比,本世纪以来的流行音乐发展不约而同地开始探寻更多的创作模式。
许多当今华语流行音乐也开始朝着不同于西方流行音乐的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方向发展。
重拾传统文化是当今流行音乐表现出的发展趋势之一,即关注民族传统文化或被国人广泛接受的西方传统文化,并将其注入流行音乐的创作中。
新世纪以来,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发展开始变得不景气,有影响的歌手减少。
与此同时,长期与大陆的隔绝致使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呈现出一种挖掘传统文化的“寻根”意识。
而大陆的流行音乐文化水平在与港台流行音乐交流中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必然会关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兴的流行音乐文化产业,以提高具有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
因此,“传统化”就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林俊杰的《江南》《醉赤壁》,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烟花易冷》等歌曲,也体现出不同特色的“传统化”倾向。
在音乐创作上,这些歌手不会直接运用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而是采取一种“传统化”的思想,将其作为一种理念来创作具有东方韵味的流行音乐。
同时也受世界潮流的影响,国内也出现许多有关音乐的综艺节目,其中就有许多弘扬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古典古籍谱曲编词,以流行音乐的形势展示在大众视野。
可见,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已经呈现出挖掘传统,强调中国特色的眷顾传统文化趋势。
近年来短视频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阵浪潮,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软件走出中国走向了世界。
得益于这种新媒体产业的兴隆。
流行音乐的学习创作成本相较之前大大降低。
人们可能仅仅因为在短视频的一段旋律便开始关注该音乐。
使得流行音乐的“快餐模式”更大程度的体现了出来。
也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歌手通过这种方式开始了创作之路。
其中较为出名的歌手如陈雪凝、摩登兄弟、花粥、沈以诚等。
这种探索我认为是值得提倡的,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对传统音乐高投入创作的否定,因为现代音乐人可能仅凭一首歌曲便能一夜走红,完全缺乏系统性的创作,我对此不予否认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看法,我觉得能够让大众共鸣,欣然接受的音乐不需要再去追根刨底的大谈阔乱其创作过程。
做个流行音乐的倾听者才能适应当代的网红经济顺时代大流,努力发展。
所以,中国的流行音
乐发展至今,发展的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专业流行音乐的品质也有待提高。
其中“业余”流行音乐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中国的流行音乐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待西方流行音乐我们应该持有学习的态度,而不应该照搬。
坚持独立、自主的品格,专业流行音乐应该加强与“业余”流行音乐的对话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问题,从而取长补短。
因此在将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要多发现本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处理问题,中国流行音乐才更具生命的活力,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立足之地。
毋庸置疑,流行音乐最大的魅力就是个性化,无论是流行音乐作品还是作品的演唱者,都要求与众不同,极具个性。
因此,当今的歌手及其作品都应坚持个人风格。
只有坚持个人风格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突出与众不同的演艺,并拥有更多的歌迷。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取之于西方,也要独立创新努力沉淀,去除浮躁。
相信这种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国人甚至是全世界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