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国家相关科研机构、涉东南亚事务机构、经贸部门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机构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通汉语言文学与彝缅语族语言文化知识与技能,熟悉南方少数民族以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本科教育办学宗旨是“奠定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语言技能、增强竞争实力”。

本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相关学科基本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外,还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外语方面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国外语言文化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一方面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将所掌握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岗位,发挥专业特长。

四、人才基本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求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具备良好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一定的外语(英语、缅甸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民族语言文化研究、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涉外语言交际、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及双语教学、民族事务、编辑与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本知识,包括古代、现代汉语知识,古代、现当代文学知识。

2.掌握普通语言学、中外彝缅语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彝缅语民族史、藏缅语比较等专业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使用彝缅语族的一种语言。

3.要求具有一定的民族学、民族关系史等相关学科基础。

4.除专业必修的缅甸外,再掌握一门通用外语,同时对文秘、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化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5.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备语言文字工作现代化技能,包括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和处理、民族文字编辑出版等方面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翻译(缅汉、英汉双向)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自学和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七、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调查、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彝缅语族概论、中国语文概要、民族语基础、民族语语法、基础缅语、缅语听力等。

八、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课程类别学%各学期学时分配时学例分比(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必修课1854 93 414 432 396 234 162 162 54选修课专业360 20 跨专业360 20其他教学环节14合计2574 147(见附件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十、主要专业实验缅汉翻译实践、媒体制作技术以及电子编辑排版的实践运用十一、课外指导课程安排与要求(见附件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十二、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附件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十三、有关说明1.第七学期安排一门专业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及作开题报告。

第八学期不再开设任何课程,主要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2.选修课说明:选修课共设40学分,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各20学分。

专业选修课从第4学期开始选修,第4-7学期分别设5、6、6、5门课程供选修。

3.民族语课设小班上课,所教授的语种视生源和专业方向情况而定。

附件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代码:050104 填写日期:2006年3月实践环节学分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要求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考试考查认识(参观)√√社会实践 2 √√√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生产劳动√√√√√√学年论文 1 √√毕业实习 2 √毕业论文(设计) 6 √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备注认识(参观)按课程需要进行;社会实践一般不少于2次,在暑假进行。

附件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课外指导课程安排表代码:050104 填写日期:2006年3月教育内容学分时间安排考核方式要求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考试考查专业概论√形势与政策 1 √√√√√由学校统一开设国防教育(含军训) 1 √√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术报告 1 √√√素质教育讲座√√就业指导√其它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活动附件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代码:050104 填写日期:2006年3月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数量合计数量合计讲授实验习题讨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上学期必修课00 大学英语(一)721854学时393学分54 18 400 大学英语(二)72 3 54 18 400 大学英语(三)72 3 54 18 400 大学英语(四)72 3 54 18 400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36 2 36 2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36 1 36 200计算机技术基础(理论)36 2 36 2计算机技术基础(上机)36 1 36 200 公共体育(一)36 1 36 200 公共体育(二)36 1 36 200 公共体育(三)36 1 36 200 公共体育(四)36 1 36 2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 3 36 18 30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54 3 36 18 30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54 3 36 18 3 0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36 2 24 12 2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 2 24 12 2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 3 36 18 301 语言学概论72 4 58 14 402 现代汉语(一)54 3 50 4 303 现代汉语(二)36 2 30 6 204 古代汉语(一)54 3 48 6 305 古代汉语(二)36 2 30 6 206 语言调查36 2 14 16 6 2 20 藏缅语族概论54 3 48 6 308 中国语文概要54 3 48 6 309 写作54 3 30 24 313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54 3 44 10 314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54 3 46 8 311 民族语基础72 4 66 6 412 民族语语法54 3 48 6 321 基础缅语72 4 60 12 422 缅语听力54 3 10 30 14 323 缅语口语54 3 10 20 6 324 缅汉翻译72 4 14 40 419 外国文学简史54 3 52 2 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族语言文化)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续一)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数量合计数量合计讲授实验习题讨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上学期选修课02 文字学541008学时356学分︐任选其中20学分48 6 303 语言与文化专题讲座36 2 32 4 204 广告语言设计54 3 40 10 4 323 东盟地区贸易旅游专题讲座36 2 32 4 206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54 3 30 24 224 国内外藏缅语比较36 2 30 6 308 电子编辑与排版54 3 30 24 309 文秘学36 2 30 6 210 新闻学基础54 3 40 14 211 媒体制作基础36 2 18 18 312 汉藏语概论54 3 40 14 225 汉语音韵学54 3 50 4 326 教育学54 3 48 6 314 心理学54 3 50 4 327 双语教育概论54 3 50 4 328 民间文学54 3 30 6 217 宗教学36 2 32 4 218 古典文献学54 3 50 4 319 应用语言学概论36 2 30 6 229 汉族与彝缅民族关系史36 2 30 6 221 旅游文化36 2 30 6 222 行政管理学36 2 32 4 2跨专业选修课史哲类 520学分经管法学类 3教育学类9文学类理工医学类 3其他教学环节社会实践 214学分学年论文 1毕业实习 2毕业论文(设计) 6形势与政策 1国防教育(含军训) 1学术报告 1其他环节总计14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