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集成触发器功能测试及转换报告深圳大学
集成触发器功能测试及转换报告深圳大学
1CP 1 1SD 2
16 1 K 15 1 Q
74LS76
1CD 3 1J V CC 2CP 4 5 6
14 1 Q 13 G ND 12 2 K 11 2 Q 10 2 Q 9 2J
2SD 7 2CD 8
任务三:触发器功能转换 (1)将 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转换成 T 触发器,列出表达式,画出实验接线图。 (2)接入 1kHz 连续脉冲,观察各触发器 CP 和 Q 端波形。比较两者关系。 (3)自拟实验数据表并填写之。 详细过程 1)由 D 触发器转为 T 触发器 Qn+1=D, D 的特性方程 Q =Q ,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数字电路
实验项目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集成触发器功能测试及转换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 RS 触发器、T 触发器、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的功能; 2、了解时钟信号; 3、实现不同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CP
Qn
0 1 0 1
Q n1
0 0 1 1
T 0 1 1 0
由 D 触发器转为 T 触发器的真值表
CP
J 0 0 1 1
K 0 0 1 1
Qn
0 1 0 1
Q n1
0 1 1 0
T 0 1 1 1
实验结论: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知道了 D 触发器和 J-K 触发器的功能和实现逻辑,还有时钟信号对 触发器的影响,我们还学会了把不同的触发器相互改造,实现其他的触发器的功能,还将输 出接到示波器中进行观察记录,这次实验我们还算是挺顺利的,也比较简单。没有出现什么 错误。 思考题:1、接 LED 灯即可判定是否为高电平; 2、实时置零和置一;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 10 日内。
74LS74
1C P 3 1S D 4 1Q 1Q 5 6
G ND 7
图中 SD、RD 端异步置 1 端,置 0 端(或称异步置位,复位端) 。CP 为时钟脉 冲端。 试按下面步骤做实验: (1) 分别在 SD、RD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 Q、 Q 端的状态。 (2) 令 SD、RD 端为高电平,D 端分别接入高,低电平,用手动脉冲作为 CP,观 察并记录 CP 为↓时 Q 端状态。 (3) 当 SD = RD=1、CP=0(或 CP=1),改变 D 端信号,观察 Q 端是否变化。整理 上述实验数据,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4)令 SD = RD=1,将 D 和 Q 端相连,CP 加入 1KHz 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 察并记录 Q 相对于 CP 的波形。 任务二:下降沿 J-K 触发器功能测试: 双 J-K 下降沿触发器 74LS76 芯片的引脚排列图如图。 若令 J=K=1 时,CP 端加入 1kHz 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Q-CP 波形,并 与 D 触发的 D 和 Q 端相连时观察到的 Q 端的波形相比较。
Qn+1 1 1 0 0 0 0 1 1
任务二 JK 触发器 74LS76 下降沿的功能表
SD
0 1 1 1 1 1
RD
1 0 1 1 1 1
CP X X
J X X 0 1 X X
K X X X X 0 1
Qn X X 0 0 1 1
Qn+1 1 0 0 1 1 0
任务三 由 D 触发器转为 T 触发器的真值表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RXS-1B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3、 74LS74、74LS76、74LS6;
实验内容: 任务一:维持-阻塞型触发器功能测试 双上升沿触发器维持-阻塞型触发器 74LS74 的引脚排列图如图下图:
1R D 1 1D 2
16 13 12 11 10 9 8
VCC 2R D 2D 2C P 2S D 2Q 2Q
Qn+1= T Q TQ n T 的特性方程 Qn+1=Qn 由此可得:J=K=T 电路接线图
n
CP 不是下降沿 CP 下降沿到来 CP 不是下降沿
数据处理分析: 任务一 D 触发器 74LS74 上升沿的功能表
SD
0 1 1 1
RD
1 0 1 1
CP X X
D X X 0 1
Qn 0 1 0 1 0 1 0 1
n+1 n
CP=1 ;T 的特性方程 CP=0
Qn+1= T Q TQ n ,CP 下降沿 Qn+1=Qn, CP 非下降沿
n
由此可得:D= T Qn TQn , 电路接线图
2)由 JK 触发器转为 T 触发器
Q n 1 J Q K Q n ,
n
CP 下降沿到来
JK 的特性方程
Q n1 Q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