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视含鉴别诊断[参考材料]

斜视含鉴别诊断[参考材料]


优质内容
27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上斜
优质内容
28
共同性内斜视(esotropia)
儿童斜视中最常见的斜视, 发病原因不 明,但与调节关系密切。
优质内容
❖ (8)隐斜的检查: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 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 (9)AC/A调节性集合/调节的比值: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 和集合的关系。
优质内容
10
斜视检查法
➢ 角膜映光法
➢ 遮盖-去遮盖实验
➢ 交替遮盖
➢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
优质内容
7
❖ 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 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
❖ 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 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 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
❖ 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 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 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
29
共同性外斜视(comitant exotropia)
病因:
❖ 分开与集合之间不平衡
分类:间歇性、恒定性 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较分散,间歇性可进展为 恒定性,斜视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优质内容
30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目的 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 ! !
获得正常眼位(美容)
优质内容
31
治疗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手术治疗: 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偏斜
4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 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 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优质内容
5
常见斜视种类
优质内容
6
医学症状
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 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 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 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 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
❖ (4)眼球运动检查: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眼球运动检查: 以判断眼外肌的功能。
❖ (5)有没有代偿头位:不同的头位姿势可以帮助诊断是哪一 条眼外肌麻痹。
❖ (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红优镜质内片容 试验或用Hess屏方法检查。9
❖ (7)牵拉试验: ①术前牵拉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病人耐 受情况。②被支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 或肌肉的痉挛情况。③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眼球运动 运动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两个斜视角相等
复视


代偿头位 有
治疗
戴镜,手术
优质内容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35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第二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优)质,内第容 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36
共同性
❖ 1.眼球运动无障碍。 ❖ 2.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 ❖ 3.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
优质内容
21
优质内容
22
优质内容
23
优质内容
24
相关分类
❖ 1.隐斜 ❖ 2.共同性
(1)共同性内斜视 (2)共同性外斜视
3.非共同性
(1)麻痹性斜视 (2)特殊类型斜视
优质内容
25
常见隐斜
优质内容
26
隐斜
眼球仅有偏斜趋向,但能被大脑融合机能所控制,使斜 视不出现,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 斜视。绝对正位眼很少,约占10%,90%的人有隐斜,多为 轻度水平性隐斜而无症状。根据眼位元潜在性偏斜方向分为: 内隐斜、外隐斜、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其中内隐斜和 外隐斜(两者亦称为水平性隐斜)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垂直 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少见。其病因可能与解剖异常、屈光不 正或神经源性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疲劳。
斜视
优质内容
1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优质内容
2
斜视的解释
一种眼病。当一只眼睛直视目标时, 另一只眼便斜向一侧。多由眼球位置不 正,或眼肌平衡失调所致。
优质内容
3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 环;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0 ,上 下斜肌与视轴成510
51
优质内容
优质内容
8
常规检查
❖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 ①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②立体
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 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 (2)屈光检查: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一是要了解有无弱
视,二是要了解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 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
(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 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 ❖ 4.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
优质内容
37
(一)共同性内斜视
❖ 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
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 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 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优质内容
38
❖ 2.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 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 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 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 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 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优质内容
11
优质内容
12
斜视检查法
❖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最简单 和常用
优质内容
13
优质内容
14
优质内容
15
优质内容
16
内斜 Or 外斜?
斜视多少度?
优质内容
17
内眦赘皮所致的假性内斜视
优质内容
18
优质内容
19
优质内容
20
➢ 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 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优质内容
32
术前
术后
优质内容
33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 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 质性病变 所引起
优质内容
34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
麻痹性
共同性
病因
器质性改变
不清楚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