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舒伯特摇篮曲说课稿

舒伯特摇篮曲说课稿

《摇篮曲》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摇篮曲》,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舒伯特是19 世纪世界闻名的伟大作曲家,然而却常常衣食无着。

一次,他饥饿难忍,虽身无分文,也走进了维也纳一家饭馆。

他的目光偶然落到桌子上的一份报纸上,那上面登着一首小诗,他就配上乐曲,交给店主,换了一份土豆吃。

舒伯特死后30 年,这乐曲手稿以4 万法郎的高价在巴黎被拍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摇篮曲》。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

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

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

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二、说学生: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1.知识目标: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能力目标: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难点为: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五、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和本课的具体情况我打算采取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其中采用上述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舒伯特音乐作品,以及《摇篮曲》的课件学生准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有关故事;了解摇篮曲的特点。

七、说教学的过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阶段目标: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学生:有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学生: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

(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学生:有的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数绵羊、听音乐...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

象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

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

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为了与录音相统一,我们就以录音中的歌词为主,请大家边听边关注歌词内容。

(第3次播放歌曲)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作品。

教师:什么地方不同呢?学生:找到答案与大家交流(歌曲第二段歌词中“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书上是“世上一切美好愿望”)教师:为了统一歌词,请看老师的歌谱,这是与录音相同的歌谱(出示正确的歌谱)学生:看歌谱二.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阶段目标:用甜美、柔和声音以及连贯气息演唱歌曲)1.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教师:熟悉了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有几句?我来弹,大家听(教师弹琴)学生:判断,一共有四句。

教师:最后一句与哪句一样?学生:观察歌谱后找到答案,与第二句一样。

教师:第二句与哪句相似?学生:与第一句相似。

教师:哪句的节奏出现变化了?学生:第三句教师:节奏比开始时显得宽了还是紧了?学生:宽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看到什么变化了?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我们能唱一唱吗?(指导学生唱这个地方)学生:唱这个小节 2 .2 3 .2 1|教师:如果用符号来标记句子,为了清楚,人们就用a+a1+b +a 1的形式来标记。

2.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教师:这句还有一个地方不太容易唱好听,你们听到范唱中是怎样唱的吗?学生:有个拐弯儿。

教师:如果我们不加拐弯儿,我相信大家都能唱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5 43 2 5.|(指导学生唱)学生:唱不带装饰音的歌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唱两种都带歌词的),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

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教师:这个地方唱会了,请大家完整唱歌谱。

(伴奏)学生:听琴完整唱歌谱。

教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分了段,大家在学习歌谱过程中,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学生:两段。

教师:歌曲在创作上非常短小、精练,在众多的摇篮曲中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摇篮曲中的经典。

我想不仅是由于歌曲结构的规整,摇篮曲的特点鲜明,而且也因为歌曲中这种伟大的母爱。

你们感觉是这样吗?还有补充的吗?3.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教师:我们先来唱歌曲第一段歌词,看谁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学生:轻声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教师:还可以,歌曲情绪是安静的,优美抒情的,我们在唱时注意歌曲的气息要连贯些。

(教师示范怎样运用气息演唱歌曲)学生:坐姿、气息调整,以更积极的状态演唱。

4.自学歌曲第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教师:我们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吗?学生:很想。

教师:我给大家些时间自己先唱一唱,等会儿我们再齐唱。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大家基本没有问题了,我想听听大家怎样运用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伴奏)学生:演唱第二、三段歌词。

教师:妈妈对着睡在梦乡的孩子,愿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你们唱后还有什么想法?学生:我感觉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宝宝快些睡着,妈妈好休息一下。

教师:你体会的很深。

5.音乐家创作这首歌曲的经历(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当时的舒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这首歌曲的呢?原来这首歌曲与一盘土豆有关,舒伯特有一天漫步在街头,感觉很饿,不自觉的走进一家餐厅,却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想找个熟人,也没有。

正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报纸上刊登着的一首诗,就是这首有克劳谛乌斯写的诗,于是他就叫侍从招来笔和纸,很快谱了曲。

就是这首摇篮曲,于是作曲家就用这首歌曲,换取了一盘土豆,解决了肚子问题。

他去世30年后,这个作品卖到了30万法郎。

学生:惊叹。

教师:他一生创作了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他的朋友说,他把看到的都写成了歌,有时候,一个早晨就写5-6首。

而且大部分歌曲成为经典作品,还有些作品,在民间广为传唱。

由于他丰富的创作,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歌曲之王。

”6.完整演唱歌曲(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气息支持、充满感情的演唱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进行演唱。

三.知识拓展(阶段目标:了解作家的其他作品)1.欣赏其他演唱形式的《摇篮曲》教师:人们处于对他作品的喜爱,这首享誉中外的《摇篮曲》被编为各种演唱形式,请大家听根据这首歌曲改编的合唱。

学生:观看童声合唱视频《摇篮曲》。

教师:改编后的歌曲,更加突出了母爱无私的爱,大家学了歌曲之后,不仅学会唱,而且学着理解、热爱自己的母亲。

另外他的另一首作品《小夜曲》也是非常有名的。

教师范唱其中的片段。

学生:聆听歌曲《小夜曲》片段,我们曾经在某地听过...2.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艺术生平教师:舒伯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辉煌的,他的很多作品流传至今,请大家看下面这段介绍。

(播放影音资料)学生:观看资料片。

四.教学检测(阶段目标:教学反馈)教师:大家今天有哪些收获?学生:故事好听、歌曲好听、知道了谁是歌曲之王等教师:以后有时间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好吗?教师小结: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摇篮曲》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