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机电问题
1、调度室没有应急预案,不能够及时正确处置灾情。
2、调度室放置采掘工作面电氧焊措施(焊接采煤机、支架、掘进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规定。
3、调度室放置的措施内写着“如果在停风区域工作,必须制定专项措施”,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规定。
4、安全帽未建筑用安全帽,无MA标志,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规定。
5、矿灯房无灭火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6条规定。
6、发给检查人员的矿灯无编号,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5条规定。
7、矿灯的灯头螺栓未封蜡。
8、井口与矿灯房、澡堂、办公室用封闭走廊连在一起,如遇事故反风时,会将瓦斯吹入该区域。
9、井口房距井口不足20米,使用民用插座、照明、开关、显示器、拦车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20条和444规定。
10、井口未悬挂“煤矿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非煤矿井下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警示牌板。
普通车辆可能开到井口、吸烟人员可能走到井口、也可能走入井下。
11、入井宣誓中没有将矿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是错误的。
12、斜井绞车上下口,未悬挂“限挂车数、限高、限宽、限重”牌板,不能正确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72条规定。
立井口未悬挂“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牌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
按道理,井底也应该悬挂。
13、井口未公布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按道理井底也应该公布)。
罐笼内放音乐,影响监听异常响声。
因为罐笼下降和上升是危险的过程,不能仅靠检罐工检查。
罐帘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超过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大于200mm,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规定。
14、架空乘人装置,在下人地点前方自动停车装置起不到作用;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小于0.7m;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68
条规定。
15、运输大巷无照明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3条规定。
16、停止的电机车照明灯熄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48条规定。
17、使用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属于国家第三批禁止使用设备。
18、掘进机隔离开关手把使用铁链固定或焊死,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1条规定。
司机离开时,掘进机未停电,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1条和76条规定。
掘进机控制电缆有破口,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7条规定。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19、掘进机、耙矸机,电缆破口较多。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目前掘进机电铃、急停、前照明灯使用三根细电缆,防护欠佳,破口较多。
如果将这三个电器做在一起,用一根粗电缆带,将极大地减少破口。
目前掘进机操作箱与控制箱之间使用多条细电缆相连,破口较多。
如果采用一根多芯粗电缆代替,将极大地减少破口。
20、开关挡板生锈。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21、电缆穿过墙壁部分未使用套管保护,未严密封堵管口。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1条规定。
22、瓦斯监控未实现就地断电,违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中,“4.5.2.1 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
23、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未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
24、供电系统图,缺高低压馈出线的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以及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缺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缺127V、660V、1140V等标注。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的规定。
25、供电整定计算、供电设计说明书,缺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计算,缺短路保护整定值可靠动作系数校验。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6条的规定。
存在短路后不跳闸的可能,会造成开关、电机烧窟窿、电缆着火。
26、综采3300V供电专项措施,缺操作高压主回路的安全要求,缺“每天进行一次漏电跳闸试验和每月进行一次远方漏电试验并登记”的规定。
27、采掘电工、提升机司机缺特工证或过期。
28、移动变电站、开关,安装在掘进巷口跟前,未达到20米以外,违反《煤矿安全规程》138条规定。
29、井下配电室入口处未悬挂“高压危险”和“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65条规定。
30、缺低压漏电试验记录,缺远方漏电试验记录。
机电领导不懂得如何进行远方漏电试验方法,不知道每月试验一次。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7条和漏电保护细则第19条的规定。
31、辅助地线不足10平方毫米,不符合《煤矿漏电保护保护细则》第11条规定。
接地导线带绝缘皮,不符合《煤矿接地保护细则》第12条规定。
接地极太短或太细,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85条规定。
32、使用电动钻机,虽然与国家第三批禁止使用设备的名称(支腿式电动凿岩机、电动锚杆钻机)不同,但是存在同样的安全隐患——“作业时,冲洗水下落后淋湿电动机,电动机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如果干式作业,产生的粉尘量大,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大”,也具有同样的可替代产品——“气动钻机和油动钻机”。
建议更换。
井下供电系统图规格
入井电缆标注“6kV(10kV)来自×××”。
电缆标注“型号、截面、长度”。
(小于10米的不标注)
高低压开关标注“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
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标注“两相短路电流值”。
变压器标注“型号、容量、”,变压器出口标注“额定电压”。
负荷标注“名称、kW数”。
标注“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