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应用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应用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孢: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3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4放线菌发酵培养基:
5群体生长: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

6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俗称细菌肥料,简称菌肥,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

7分批培养: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8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9碳源:是微生物生长一类营养物,是含碳化合物。

1伴孢晶体:某些芽孢杆菌,如苏云芽孢金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的碱溶性蛋白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2酵母菌: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3霉菌: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

4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是侵染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破坏宿主细胞原有遗传物质,合成大量的自身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组装成子噬菌体,最后使宿主裂解的一类噬菌体。

5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是供孢子发芽、生长和大量繁殖菌丝体,并使菌体长得粗壮,成为活力强的“种子”。

6对数生长期:对数生长期的细菌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对数增加,一般细菌对数生长期维持4~8小时。

7灭菌: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8发酵乳制品:发酵乳制品是指凡以乳液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乳酸产品。

9发酵: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10真核微生物: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物.
二选择题空题
1应用微生物在医药卫生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C)
A: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B:微生物的(初。

次生)代谢产物
C:微生物疫苗
2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D)
A:微生物农药
B:微生物杀虫剂
C:微生物除草剂
D:微生物肥料(菌剂)
3微生物食品的开发利用主要内容包括(C)
A:微生物发酵食品
B:利用野生真菌驯化。

栽培食用菌等
C:其他药用作用微生物词料
4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E)
A: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
B:污水的生物处理
D:微生物环境检测
E:微生物污染环境
5在农业上的应用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D)
A:细菌制剂:苏云金芽孢杆菌。

青虫剂
B:放线菌制剂
C:真菌制剂:白僵菌制剂
D:病毒制剂
6在农业上的应用微生物肥料(菌制)主要有(E)
A:增加土壤素和作物氮素营养的固氮菌肥:根瘤菌。

固氮菌。

固氮蓝菌B: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菌肥:有机磷细菌肥
C:分解土壤难溶性矿物质菌肥:钾细菌。

磷细菌
D:促进植物生长的PGPR菌肥
E:菌根真菌肥
7微生物环境保护中污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有(C)
A:活性污泥法
B:生物膜法
C:氧化塘法
1应用微生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E)
A:医药卫生应用
B:在农业上的应用
C:微生物食品的开发利用
D: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E:在工业上的应用
2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
A:微生物农药
B:微生物杀虫剂
C:微生物除草剂
D:微生物肥料(菌剂)
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很多,除营养条件外,还有许多物理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

PH和氧气
4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六大类:碳源。

能源。

氮源。

生长因子。

水和无机盐5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E)
A:污染物质的降解和转化
B:污水的生物处理
C:环境重金属的吸收和转化
D:微生物环境检测
E:微生物环境污染
6根据微生物对碳源。

能源的利用可分为化能自扬。

光能异养。

光能自养。

化能异样四种。

三。

论述题
通过应用微生物课程的学习,论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社会的关系和研究应用微生物的意义。

答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病毒侵染其他生物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们常常根据病毒所侵染的不同寄主对病毒进行分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等。

有害的一面:
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并危及其健康。

例如:人类的天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感等,动物的口蹄疫、狂犬病等,以及植物的烟草花叶病、马铃薯退化病等。

有利的一面: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防治某些细菌对人类的感染;利用一些昆虫病毒杀灭害虫;利用病毒侵染其他生物的特点,进行基因片段的转移,开展生物学的研究等。

二、原核生物(主要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除一部分致病菌外,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

例如:
1、湖底和沼泽淤泥中的细菌产生天然气;(甲烷菌)
2、利用某些细菌的发酵制造醋、味精等调味品和酸奶、泡菜等腌制食品;(乳酸菌)
3、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为豆科植物提供其生长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4、腐生细菌把各种生物体的残骸分解后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地球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菌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
1、食用、入药;
2、其发酵作用可用于酿造酒、醋、酱油、腐乳和生产面包、馒头;
3、广泛应用与化学工业;
4、分解动植物残体,参与物质循环。

有害的一面:
1、引起食物的霉烂;
2、导致人类的某些疾病,中毒等。

研究意义:
研究与贡献
现代生物学的若干基础性的重大发现与理论,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或以微生物为实验材料与工具取得的。

现在,很多常用、通用的生物学研究技术依赖于微生物,比如:分子克隆重组蛋白在细菌或酵母中的表达。

很多医学技术也依赖于微生物,比如: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