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参照模板
2020年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参照模板
蔗糖溶液
(高浓度)
真题真:题(2:00(52.0理05综.理全综国全卷国Ⅱ卷(新Ⅱ课(新程课).3程0)).30)
应用:
1.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范围 ; 2.判断细胞的死活,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3.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 4.比较未知溶液浓度的范围等。 注意: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 .①②
请解释:色素带不整齐、色素带异常、 滤纸上无色素带、色素带只有2条(或3条)
验证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能熟练地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 观察种子中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方法步骤 1. 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益的温水中浸泡36 h。 2. 取4粒已经泡胀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 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 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 刀片沿胚的中线 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以淹没种 子为宜)。2 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 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4. 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调查类实验
(12)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类实验
(1)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油脂 (2)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和蛋白质 (4)验证活细胞吸收 物质的选择性 (8)叶绿体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实验
根据颜色确定某 物质存在的方法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实验原理:
仅仅是记住基础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能够对基础实验所及的方法
与技能进行迁移与综合运用,才能达到说明对基础实验的考查要
求。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 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 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 方法。(较高层次)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因而收缩幅
度大,造成质壁分离。
2、实验材料及试剂
紫色洋葱鳞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 0.3g/ml的蔗糖溶液
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
如果使用的是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KNO3溶液、 乙二醇溶液溶液,其结果呢?为什么?
渗入
清水
(低浓度)
细胞液
(较高浓度)
渗出
细胞 (液泡)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实验原理
(1) 根尖、茎尖的分生区、茎形成层、愈伤组 织可观察到有丝分裂。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Ⅱ、方法步骤
(1)根尖培养(材料) (2)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顺序不能交换) (3)观察: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4)绘图:
Ⅲ、 注意事项
(4)成像特点:低倍镜/高倍镜
(5)物象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 向关系(包括顺逆时针问题)
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6)视野光线亮度的调整与切片
颜色、厚度的关系
(7)污染物位置的判断
1)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 装片——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 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 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还原糖 + 本尼迪特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 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 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2、实验材料
还原糖: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
如苹果、梨等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性 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脂肪: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蓖麻种子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 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实验中并未设置对照实验而是前后对照。所以在开始时要记下内 外液面的高度, 注意分析: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 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 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 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 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1)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油脂 (2)检测生物组织中 的糖类和蛋白质 (4)验证活细胞吸收 物质的选择性 (8)光合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实验
根据颜色确定某 物质存在的方法
(3)观察多种多样的细 胞
(5)观察叶绿体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 裂
(11)制作并观察植物细 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课本实验复习
研读考试说明
☺明确说明对实验知识的要求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说明明确提出了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 综合的运用”,这意味着将说明基础实验的掌握 要求作出了提升,
性环境)摇匀 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提供
Cu2+)4滴,摇匀 观察(紫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问题: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分离方法是什么? 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时,收集到 的色素提取液是淡绿色的,分析原因可能是(A )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丙酮加入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丙酮加的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CaCO3 粉末叶绿素分子已经被破坏
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B
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D
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A
(7)探究pH对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影响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14)探究2,4-D对插 枝生根的作用 (15)探究培养液中酵 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性实验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1ml过氧化 氢酶溶液(可用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替代)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方法
(4)验证活细胞吸 收物质的选择性
验证性实验
(7)探究pH对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影响 (9)探究环境因素对光 合作用的影响 (14)探究2,4-D对插 枝生根的作用 (15)探究培养液中酵 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性实验
(16)调查社区、 村镇或学校附近 一个淡水区域的 水质
(15)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重点,培养环境单 因子影响,微生物生长曲线与自然种群增长方式比较)
(16)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重点, 水体(池塘)生态系统特别关注昼夜变化即种间关系,黑白瓶法,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确定重点、难点 一、课本学生实验复习重点
学生实验中涉及的一些实验方法和技术
实际上包含了探究的各个方面。这本条目的要求中,包含了丰富 的内容,除字面直接表达的要求外,还隐含着一些要求:如根据 所给材料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的数据, 运用包括数学模型在内的各种方法处理实验的数据等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较高层次)
研读考试说明
④漂洗:用清水漂洗10min,目的是洗去组织中的 解
离液,便于染色(防止酸碱中和)。
⑤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 醋酸洋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 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⑥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方法(用镊子弄碎 根尖,盖上盖玻片,再放上一块载玻片,压片) (压片过重过猛可能将组织压碎、压烂;过轻则细 胞未充分分散开而重叠。)
2)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 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 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 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观察叶绿体
一、原理 扁平的
叶绿球体形一或般是
形椭绿,球可色以的,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二、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取材:藓类小叶或黑藻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实验前一般需浸泡3-4小时)
蛋白质:可选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制备组织样液: 加入2ml组织样液 加入1ml本尼迪特试
检测样液:剂(淡蓝色) 水浴煮沸2min左右 观察颜色变化:(淡蓝色 棕色 砖红色)
2)脂肪检测与鉴定
制作切片: 滴苏丹Ⅲ染液2-3滴与花生子叶切片上 染色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镜
一、显
微镜的
结构: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镜臂
物镜
镜柱
镜座
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1)使用顺序:先低倍后高倍 (2)放大倍数:
2、取镜安放
3、对光 4、放置玻片标本 5、观察
(3)目镜、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 倍数关系:
周期特点,注意与动物细胞培养联系以及连续培养法测定细胞周期各时间长短)
遗传与进化
(12)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一般不考) (1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不考,但平面结构特 点注意与遗传物质基础及限制酶切割粘性末端等联系)
稳态与环境
(14)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重点,生长素双重性, 分组对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