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串讲笔记真自学考试版本周旺生 PDF 法理学串讲笔记第一编第一章法学绪论第一节法学的性质和特征单选法学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法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法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产生的。
多选在促成法学产生的种种条件中立法的广泛发展和专门研究者的出现是尤为重要的两个条件。
单选法学就其根本特质而言属于经世致用的学问。
第二节法学的研究对象多选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要素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问题。
单选历史上法学曾和政治学、哲学、神学等长期结合起来直到19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占据统治地位立法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科学水平的提高使法学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近代意义的学科。
第三节法学体系和法学学科一、法学体系释义单选法学体系的中心问题是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和设置问题。
二、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标准多选总结国内外法学分支学科划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我们认为划分法学分支学科应坚持三个结合第一对象和方法的结合。
第二类别和层级的结合。
第三现实和理想的结合。
这三个结合就是我们所主张的划分法学分支学科的基本标准。
三、法学分支学科的具体划分多选法学体系中分支学科应分为理论法学、应用法学、历史法学和综合法学四大类别每一类别又包括若干下一层级的具体学科。
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一、法学研究方法释义多选法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通常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法学的专业方法。
第二层次是法学所摄取的方法。
第三层次是法学的指导方法。
多选、简答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方法论的关系。
法学研究方法相对于法学方法论而言是个实体性概念它是实在的和有迹可辨的事物而法学方法论则主要指关于法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它采取观念形态的存在形式是个综合性概念。
二、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也就是法学的特定研究方法、法学本身的研究方法。
它解决法学研究的专业路向问题和各种具体的专业问题因而也是法学方法体系中的关键方法。
单选法学的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方法其创始人是奥斯丁。
三、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多选法学所摄取的研究方法较多主要有社会调查、历史考察、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
四、法学的哲学指导方法单选在中国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法学和其他种种学科的哲学指导方法。
第二章法理学学科第一节法理学释义名词解释法理学通常指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即作为法学体系中一门分支学科存在的专门学问。
第二节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一、奥斯丁和作为独立学科的法理学多选奥斯丁在法学方面有两个突出的贡献一是从他开始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
二是他开创了现代分析法学。
多选、简答作为学科意义上的近代法理学诞生的标识有 1它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2它有了自己的专门的学者和专门的著作 3它本身已形成了理论体系 4它既是法学整体中一个组成部分又同其他法学分支学科有明晰的界限。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简答简述法理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两重性。
1法理学是法学的基本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它应当以一般的和抽象的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它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触角不受具体的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事物的限制古今中外凡是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的事物法理学都可以研究。
正如奥斯丁所强调的法理学应当注重以成熟的实在法法的体系所蕴涵的共同原则、概念和特征等为研究对象和范围注重研究法的根本问题并且是用逻辑分析、理论阐述的或哲学思考的方法研究而不宜用描述的方法研究。
2就各种法理学的个性、特殊性或具体情况而言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则可以有差异或区别即可以有不确定的一面。
3但无论就法理学的共性还是个性而言都应当是确定和开放的统一所研究的问题都应当既有确定的一面又具有开放性。
多选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法的一般原则二是法的基本范畴三是法和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四是法的制定和实施。
简答、论述三、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法理学作为从现实的和历史的各种法、法的现象中研究法的基本问题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是法学的主要理论学科是全部法学专业、法律专业和法学教育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法理学同法学的各门分支学科都有相当程度的关联对法学的各门分支学科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1法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阔它涉及法学体系中其他各门分支学科。
2法理学还研究法、法的现象同其他种种社会现象的关系。
3法理学在同法学其他学科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这些法学分支学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第三节法理学的构成要素及构成境况多选法理学的三大构成要素主要有内容性要素、方法性要素和渊源性要素。
单选这些年来中国法理学获得不小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明显不足。
突出的一个问题便在于未能充分重视从渊源性要素和综合的角度研究法理学的构成。
第四节法理学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一、法理学资源性要素的构成多选法理学的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法理学的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三种。
简答法理学三种资源性要素之间的关系。
法理学理论学说、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这三种资源性要素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密切关联。
1法理学理论学说是流派思潮和人物作品两者意思表达的结果是它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寄托的主要体现。
2法理学流派思潮是理论学说和人物作品得以深入展开、传播和发生作用的有效渠道。
3法理学人物作品是理论学说和流派思潮的创造者和载体是后两者得以发生有效影响的第一等要紧的途径。
二、法理学资源性要素理论学说单选法理学理论学说在法理学整体架构中具有双重身份实体的内容性要素和渊源中的资源性要素。
三、法理学资源性要素流派思潮简答成为法学流派思潮的条件。
被称为法理学流派或思潮其基本的条件主要是 1有自成法理学理论学说体系并对法理学的发展或进退发生影响的代表人物 2这些代表人物有较为集中和系统表述其法理学理论学说的代表性著述 3这些人物和作品所阐述的法理学理论学说在目的上有较为明确的追求或主旨倡导或追随某种倾向且自成风格自成格局同其他作为体系的法理学理论学说有较为清晰的界限。
第二编第三章法的概念第一节视角和方法名词解释法是为社会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论述理解法的概念的视角和方法。
1我们要全面认知和把握法的概念需要从观察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法出发结合对法的价值、法的理想的探索完整地揭示法的概念。
要在坚持真实与理想相统一而以真实为主导、应然与实然相统一而以实然为主导的原则基础上揭示法的概念。
2法首先是具体的。
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法。
但法不仅是具体的。
作为这些具体的法的总和而存在的还有个一般的法。
理解法的概念更需要研究这种一般的法需要跳出具体的法的圈子而抓住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即一般的法据以构成的要素。
法的概念应当是由具体的法出发而提炼升华的一般的法的概念。
3科学地认知和把握法的概念也需要注意视角的完整性即注意在全面把握法的外延和内涵的基础上界说法的概念。
法的外延是指适合于法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
法的内涵是法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4要达到对于法的概念的科学而完整的认识还要全面把握法的本质和形式在坚持法的本质和形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揭示法的概念。
不能只注意本质、以本质代替形式或者相反。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简答、论述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社会规范。
这是法的首要的基础性的特征。
由于具有这一特征法才同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军队和其他种种现象区别开来。
2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这是法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
一方面法是由国家政权产生和变动的另一方面法也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实施的。
3法是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主要依据的社会规范。
这也是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种社会规范不能作为司法机关的办案依据不能在办案中加以适用就不是法。
4法是普遍的、明确的和肯定的社会规范。
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5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从法的内容构成的角度看法主要由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构成其中规范性内容是主要的。
规范性内容就是法所确定的为主体提供行为标准的那些规则。
在这些规则中权利和义务又是主要内容。
所以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
第三节法的本质多选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法学家关于法的本质的重要论说主要有神意论、正义论、理性论、自然论、权力论、规范论、历史论和社会论等。
单选边沁、奥斯丁以及他们开创的分析法学派是秉持权力论的典型代表。
多选、简答法的本质所在 1法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阶段意志 2法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法受历史传统、国家形式、道德、宗教、政治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法的要素一、法的要素释义单选我国法理学近年来归纳法的要素通常采用的模式是规则、原则、概念三要素模式。
二、规则多选、简答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
1成文法的法律规则是需要以法律条文为载体的但是法律规则不等于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多数是法律规则的载体有的则不是法律规则的载体例如有关原则和名词术语解释这样的条文就不是法律规则的体现。
2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是法律条文的内容而法律条文则是它们的表现形式。
法律条文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情形往往是复杂的。
一个法律规则可以表现在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法中。
但是根据“一条一义”规则一个条文只能规定一个法律规则而不能规定多个法律规则。
多选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
多选、简答法律规则的一般分类 1按照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权利规则、义务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
2按照法律规则的效力强弱或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两类。
3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三类。
三、原则名词解释法律原则是指称法中所存在的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那些综合性、指导性和稳定性的原理和价值准则。
简答、论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原则和规则都是法的要素两者主要的区别有 1调整的方式不同。
原则一般不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而是较为抽象、笼统通常是设定基本精神或准则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原则是具体的如确立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审判者的原则。
规则通常是明确和具体的它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直接依据。
规则的明确性和具体性有助于防止法的适用上的随意性。
2适用的范围不同。
原则是从广泛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行为标准具有宏观指导作用适用范围比规则广泛。
规则具有具体调控的作用只适用于某个或某类行为或事项只在这种特定范围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