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

i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李强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4140113038摘要:介绍了槽式、塔式和盘式太阳能热利用发电站的发展史和技术现状。

指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功率可至 1000MW,是所有太阳能热发电站中功率最大的,其年收益也最高。

塔式太阳能热利用发电站的功率可至1000MW,与槽式系统相比,在商业上还不成熟。

但高温型塔式系统和燃气轮机混合发电或和混合发电站联合发电最具市场化前景。

盘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功率5-1000kW,它用在流动场所,应用范围大,除可满足用电需求,还可代替柴油机组。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进展。

Abstract:Groove is introduced, and disc tower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chnology. Points out that the trough type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to 1000 mw of power, is the largest solar power in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its annual revenue is the highest. Tower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to 1000 mw of power, compared with the groove system, in business is not yet mature. But high temperature type tower systems and gas turbine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or joint power and hybrid power plants the most market prospects. Disc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power 5-1000 - kw, it is used in flow, application scope is big,can meet the demand, still can replace diesel units. Key words: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progress。

1引言:作为文明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能源利用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在过去的 1个世纪中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揭开了大工业时代的序幕 ,百年前后,人类总的年能源供应量增长了近 10倍。

然而,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低效的能源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人类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威胁[ 1 -3] ,在新的世纪里, 能源科学不得不同时面对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因此,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上。

近年来 ,太阳能以其独具的储量“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开发利用的清洁性 ,使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原来的补充能源上升到战略替代能源的地位。

在我国,随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提出 ,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明显加快 ,尤其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 4] 。

太阳能热发电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已经提出, 自从 1878年在巴黎建立了第 1个小型点聚焦太阳能热交换式蒸汽机以来 ,能源领域专家从各个方面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展开探讨 ,尤其是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美国、意大利、法国、前苏联、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等相继建立起各种不同类型的试验示范装置和商业化运行装置 ,促进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进程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 , 仅在 1981— 1991 年10 年间, 全世界就组建了 20多座 500 k W以上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如今 ,在采用 Rankine 循环的技术中,按照集热温度的高低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可以分为槽式系统、塔式系统和碟式系统 3 大基本类型[ 5 -7] 。

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槽形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线聚焦到集热器上, 对传热工质进行加热, 经换热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能源动力系统。

其特点是聚光集热器由许多分散布置的槽形抛物面聚光集热器串、并联组成 ,如图 1所示。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 2种形式 : 传热工质在各个分散的聚光集热器中被加热形成蒸汽汇聚到汽轮机 ,称之为单回路系统 ,如图 1a 所示 ; 传热工质在各个分散的聚光集热器中被加热汇聚到热交换器 , 经换热器再把热量传递给汽轮机回路 ,之为双回路系统 ,如图 1b 所示。

在 2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 , 美国、欧州诸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国家都对槽式系统做了很多研究开发工作 ,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特别是美国在20世纪 90年代初有了 9座抛物面槽式大型系统投入商业并网运行,总装机容量达 354 M W, 具体参数见表 1 [ 8] 。

此外 ,西班牙、日本等国的示范电站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起到了试验示范的作用。

1981年国际能源机构 ( I E A ) 在西班牙南部的阿尔梅里亚建设了 2座额定功率为 500 k W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其中的 S S P S - D O S 为槽式系统。

该系统使用了 164台槽式抛物面镜 , 其中东西型 80台 , 南北型 84 台 ,集热总面积为 5 362 m 2 ,用导热油 ( H T-43 ) 作集热介质和蓄热介质 , 蓄热容量为 2. 7 ×106 k J , 汽轮机参数为 2.5MPa、285℃, 建设费用为2800万马克日本 1981年在四国岛香川县仁尾町海边建设了 2座装机容量各为 1MW的太阳能热发电站 , 其中之一为平面镜- 曲面镜混合聚光槽式系统。

该系统的平面镜共有 25台镜架 , 每台镜架上有 5排反射镜 ,每排装有 4. 5 m 2的平面镜20块 , 由每台镜架上的100块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一组共 5台的槽式抛物面镜上。

位于抛物面焦线处的集热管相互串联 ,这样的混合聚光单元共 25 个 , 平面反射镜共 2 480块 , 总面积为 11 160 m 2 。

槽式抛物镜共 1 25台 , 集热介质为蒸汽 -水。

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为 1. 4MP a 、346 ℃,蓄热介质为混合盐加压水 , 蓄热容量为 1. 08 ×107 k J , 建设费用为 50 亿日元。

该系统在1981年 9月投入运行试验 ,由于日本当地日照条件较差 , 系统利用率低 ,经济性差 ,在取得许多试验数据后 , 于 1984年停止运行。

抛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虽然在美国已取得了大规模商业化运行的经验 ,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当系统集热温度高于 400 ℃后 , 峰值集热效率急剧下降。

如图 2 所示 , 当直射辐射强度DNI ( DirectNormal Insolation ) 为 800 W /m 2, 温度为500 ℃时的集热效率比250 ℃时的集热效率约降低 22. 5%[ 9] 。

由于其几何聚光比低及集热温度不高等条件的制约 ,使得抛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动力子系统的热转功效率偏低 , 通常在 35%左右。

因此 , 单纯的抛物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进一步提高热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方面的难度较大。

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塔式系统又称为集中型系统 , 其聚光装置由许多安装在场地上的大型反射镜组成 , 这些反射镜通常称为定日镜。

每台定日镜都配有太阳跟踪机构 ,对太阳进行双轴跟踪 ,准确地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一个高塔顶部的吸热器上。

系统的聚光比通常在200~1000 之间 , 系统最高运行温度可达到 1500℃[ 10] 。

经定日镜反射的太阳能聚集到塔顶的吸热器上 ,加热吸热器中的传热工质 ; 蒸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动力子系统后实现热功转换 , 完成电能输出。

该系统主要由聚光集热子系统、蓄热子系统和动力子系统 3部分组成 , 系统原理如图 3所示。

20世纪 80年代世界上已经建成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见表2[ 8] ,它们基本上都是试验电站 ,目的是为设计建设更大型的商用电站提供技术和经济上的依据。

从表 2可以看出 , 这些电站的建设费用都是相当高昂的 ,经济上无法与常规的火电相比较。

在这些电站中 , 日本的仁尾电站和法国的 T H E MI S 电站因当地的日照条件较差、系统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在运行二三年取得一定的试验数据后即停运。

西班牙的 C A S E-1电站、欧盟的 E U R E L I C S 电站及国际能源机构 ( I E A ) 的 S S P S-C R S电站均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试验工作。

其中 ,西班牙还与德国合作 ,利用 C A S E-1电站的吸热器进行试验 ,研究气体冷却塔式聚光型系统。

表2所列电站 ,美国的 SolarO n e是性能发挥的最好的电站 ,自电站建成后 ,经过2年的初试和评估期后并入电网进行发电。

1994年10月,美国完成了SolarTwo 电站的设计,并于1996年 4月投入并网发电。

SolarTwo电站去掉了SoalrOne 电站全部水 - 蒸汽热传输系统( 包括吸热器、管路和热交换器 ) 和砂石 -导热油的蓄热系统 , 安装了新的熔融硝酸盐系统 ( 包括吸热器、2个箱式储热系统与蒸汽发生器系统 ),增添了部分定日镜,定日镜 ,并改进了主控系统。

SolarTwo 系统的成功实施,提高了吸热器出口的蒸汽品位,验证了高温熔融硝酸盐作为热传输介质的可行性,使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相比,其集热温度更高,易生产高参数蒸汽,因此 ,热动装置的效率相应提高。

目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要障碍是当定日镜场的集热功率增大时,即单塔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型化后,定日镜场的集热效率随之降低 ,其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目前,SolarOne是较为成功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容量为10MW,定日镜场的年均集热效率为 58. 1%。

针对上述问题,国外学者提出多塔的定日镜场形式,我国的金红光研究员提出了槽塔结合的双级蓄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些研究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方向。

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展望太阳能热发电在商业上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根本原因是目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成本高 ,是常规能源发电成本的 1倍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