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期
徐国良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
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一)育成舍的准备及转群
育成舍的准备主要是育成舍的清洗、消毒、检修、空舍等。
鸡群从雏鸡舍进入到育成鸡鸡
舍的转群一定要减少鸡的应激。
(二)育成鸡的日常管理
l、饮水保证清洁充足,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饮水器。
2、喂料均匀,日喂三次,每天要净槽。
3、环境控制首先是温度,育成鸡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l℃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C。
夏天
要注意防暑降温工作,冬天注意做好保温工作。
其次是通风,尤其是深秋、冬季及初春的通风,一定要与温度协调起来。
最后是清粪,清粪一定要及时,每20天一次。
因为鸡粪过多,导致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4、卫生预防工作按照推荐的免疫程序作好免疫工作。
5、分群饲养其一,将一些瘦弱的鸡挑出,提高一些营养水平,单独饲喂。
平时将一些不合格的鸡检出,进行隔离饲养。
其二,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在70-90日龄对鸡群进行一次整理,分
出大、中、水三群,分别进行饲养管理。
6、观察鸡群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保证鸡群的正常发育。
(三)育成鸡的光照管理
I、密闭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可以采用恒定的光照,即0-1周23小时光照,2-20周龄恒定为8-9小时光照。
从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密闭
式鸡舍不应有漏光。
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管理应根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
第一周龄光照制度基本同密闭鸡舍,从第二周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为利用自然光照。
在4月15日至9月1日出雏的雏鸡,其生长阶段的后半期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
只要光照不超过10小时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
第二种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结合的方法。
此法适合于每年9月1日到次年4月14日出锥的生长鸡。
在具体实施中,义可分为恒定和渐弱两种光照制度。
A、恒定法:查出本批雏鸡到达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从第二周到产蛋前恒定此时间,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
B、渐减法:查出本批雏鸡达到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然后加人工光照5小时,以后
每周均匀递减至20同时刚好将增加的5小时减完。
以上两种光照制度相比前者实行容易,但控制性成熟效果不如后者,后一种生产中实践具
有一定的难度:
(四)育成鸡的限制饲喂
1、限制饲喂的意义是适当的推迟性成熟,节约饲料,淘汰病弱鸡。
首先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的生长、控制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造成经
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促使鸡积蓄脂肪超重,脂肪过多,产蛋表现软柔,容易脱虹,易发脂肪肝,死亡率高、性早熟,易发生小鸡产大蛋,导致难产,死亡。
限饲使鸡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还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饲料:
2、限制饲养的方法:限量饲喂,一般限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左右;限时饲喂,又有隔日
限制饲喂和每周限制饲喂;限质饲喂,此法一般很少采用。
3、限制饲喂应该注意:
(1)限制饲养时要随时抽测体重,根据抽测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限饲或限饲多少,如若低于标准重10%则增料I%,反之亦然。
(2)限饲时应有足够的采食空间,使鸡吃料时同步化,不管什么周龄饲喂,都能做到80%鸡
在采食,20%的鸡的饮水。
(3)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
(4)限饲过程中,若有其它应激如接种、发病等,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5)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瘦弱鸡应分别饲喂。
(五)体重与均匀度控制
1、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着开产日龄与产蛋率。
良好的体重不仅会适时开产,而且产蛋率也高。
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有不良的后果,如脱肛、子宫炎等问题,人们在实际中统计得出,正常体重与非正常体重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40枚蛋的差异。
2、育成期鸡群均匀度与蛋鸡生产性能的关系
~般要求育成鸡的均匀度在80%以上,若低于70%,那么饲养管理上需要改进。
实践证明,只有鸡群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或品系)所要求的变异范围时,才能表现出遗传性能所赋予的生
产性能,即产蛋率、产蛋数以及母鸡的存活率等都有表现为最优。
当体重低于最佳体重范围时,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当体重超过最佳体重范围时,指标差异也显著。
(作者单位:166545黑龙江省肇源县福兴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