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预防乙肝健康教育宣传

最新预防乙肝健康教育宣传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2、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控制策略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

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3针。

1992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002年起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

2009-2011年,实施对15岁以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措施,以更大程度保护儿童少年免受乙肝病毒危害。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灭活疫苗间隔6个月接种2剂。

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戊肝疫苗已经研制成功。

三、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定期接受随访,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2、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要遵从医嘱,主动配合,切忌自行停药
3、鼓励检查了解乙肝感染状况,建议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
四、健康教育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

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

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

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由于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一些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

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但极少数(约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

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

预防控制乙肝健康教育知识要点
1、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

2、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

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4、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

5、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

7、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

8、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科技领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治”等难题。

9、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

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

10、乙肝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预防乙肝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