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CA载波聚合
图1 有无载波聚合对比
首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
• •
• • • • •
Primary Cell(PCell):主小区是工作在主频带上的小区。UE在该小区进行 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开始连接重建立过程。在切换过程中该小区被指示为 主小区(见36.331的3.1节) Secondary Cell(SCell):辅小区是工作在辅频带上的小区。一旦RRC连接 建立,辅小区就可能被配置以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见36.331的3.1节) Serving Cell:处于RRC_CONNECTED态的UE,如果没有配置CA,则只有 一个Serving Cell,即PCell;如果配置了CA,则Serving Cell集合是由PCell 和SCell组成(见36.331的3.1节) CC:Component Carrier;载波单元 DL PCC :Down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下行主载波单元 UL PCC :Uplink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上行主载波单元 DL SCC :Down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下行辅载波单元 UL SCC :Uplink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上行辅载波单元
LTE-CA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测试技术
载波聚合是什么?
• 为了满足单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 加系统传输带宽。于是富有远见的工程师们将目光放在了载波聚合技术上, LTE-Advanced系统引入一项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也就是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也简称CA),载波聚合 技术将2~5个LTE成员载波 (ComponentCarrier,CC)聚合在一起,实现最大100MHz的传输带宽,有 效提高了上下行传输速率,终端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决定最多可以同时利用 几个载波进行上下行传输,如图1为有无载波聚合下的传输方式对比。当前市 面上很多手机已经支持载波聚合CA技术如华为大部分 手机等。
• • • • • •
LTE Release 版本对比
• •
从基带(baseband)实现角度来看,这几种情况是没有区别的。这主要影响RF实现的复 杂性。 LTE Rel.8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无线通信系统,改标准规划了LTE网络的支持带宽。峰值速 率,时延,移动性,覆盖等。 LTE Rel.9对终端定位技术(AGPS),多媒体广播,家庭基站,增强下行的波束赋行等 新的功能,增强了体统的业务能力。
CA和MIMO,这二者的区别,测试DUT的带间CA时主分集天线都要接 吗?
• CA是指载波聚合,同时。CA大致分为三种,带内CA,包括相邻和非相邻,带间CA。 测试时和单载波测试天线连接是一样的。MIMO是一种多天线技术,包括分 集和空分复用。这种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输的多径效应来提升传输 速率的。
• •
•
•
载波聚合测试方案及原理
• “传统测试系统主要是采用SISO技术来测试手机2G、3G、4G的发射功 率和接收灵敏度,无法模拟出真实环境中存在的多径和干扰同时对支持 CA技术的手机不能进行吞吐量测试,无法对支持CA技术手机的性能进行 评估,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切实可用的载波聚合CA测试方案。”
图2 CA载波聚合的测试原理
•
•
LTE Rel.10在LTE Rel.9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升级,包括载波聚合,异构网络, 增强多天线技术和中继技术等;极大的提升了网络的性能指标。引领无线通讯技术到 了真正的4G速率时代!
CA测试标准
CA测试介绍 目前CA技术方案均支持下行2个载波,包括同频段内的连续或者不连续载波 聚合,以及不同频段间的载波聚合。同时,也支持下行的带载波聚合的 2*2mimo。上行CA均还不支持。 载波聚合特性的主要挑战是多频组合的收发机前端,这需要高度灵活的切换, 宽带功率放大器和可调天线单元,另外就是前面所述的物理层设计改进, RRC信信令和移动性等方面。 目前业界主流的CA综测仪表测试解决方案,主要是R&S CMW500和 Anritsu8820c
简介
• 为了满足LTE-A下行峰速1 Gbps,上行峰速500 Mbps的要求,需要提供最大100 MHz的传输带宽,但由于这么大带宽的连续频谱的稀缺,LTE-A提出了载波聚合的解 决方案。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CA)是将2个或更多的载波单元(Component Carrier, 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最大为100MHz)。 每个CC的最大带宽为20 MHz。 为了高效地利用零碎的频谱,CA支持不同CC之间的聚合(如图1) 1· 相同或不同带宽的CCs 2· 同一频带内,邻接或非邻接的CCs 3· 不同频带内的C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