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之比较
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之比较
参考文献: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狭玉明译.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1999.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林荣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3]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李建立.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述评. 河北大学学报.1994 (4) .
韦伯认为,研究个人的社会行动应当同研究自然事物的方式有根本 区别。以实验和统计分析等为手段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不适用于社会学 研究, 研究社会行动的方法是理解,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体验和同情来把握 社会行动的意义。体验侧重的是感受经历和经验;同情强调的是把对方 当作自己一样的主体去思考与评价,其鲜明特点是情感在思维对象和思 维过程中的投入。因此, 研究者就需要进行角色转换, 设身处地地对研究 对象进行 “移情式” 的理解, 探讨他人的 “社会行动” 的主观动机, 从而对于 “社会事实” 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 思维方式: 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一)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维方式: 整体主义 迪尔凯姆坚持 “社会唯实论” 。他认为社会是第一性, 个人是第二性, 社会不能简单的化约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原因都 是另一个社会现象, 而不是一种个人心理现象。 ” 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集 合, 任何还原论的方式都不能提供对社会及其现象的理解, 对个人的研究 只有在对于整体社会研究具有意义时, 才是必要的。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试图以自然科学为蓝本构建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认为实证精神具有的客观主义的原则能够确保社会学的科学性质,认为 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研究的经验基础及研究使用的方法。 (二) 韦伯社会学思维方式: 个体主义 韦伯坚持 “社会唯名论” 。他认为社会不具有实在性, 只是一个名称 而已, 并且可以化约为单独的个人层面去研究。他指出, 并不是所有的个 人行为都是社会行为,只有行为者赋予其主观意义的个人行为才是社会 行为,才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过程可以被还原为个人间的交往行 动, 从而得到解释, 因而社会学研究应当是个人层面的, 研究人们之间的 交往行为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根本途径。 韦伯的人本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由人类行动构成,社会学要以人的行 为作为研究对象,对行为的意义作出解释性理解才能揭示社会过程的因 果性。人的行动受自由意志的支配的主体其动机、意图等只有通过理解 方法才能把握。 两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反映了社会学理论 中整体主义、 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 人文主义的对立。造成几乎同时代两 位大师理论如此迥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社会学家思 维方式是推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学思想史发展表 面上是不同社会思想家及其思想的相互更替,而深层上却是社会学思想 家思维方式的不断变革,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过程也就构成了西方社会 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中图分类号: C919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献标识号: A
一、 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与社会行动 (一) 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的目标是将社会学真正从哲学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立一门 完全独立的学科。为此, 他在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一书中规定了社会学 研究对象和方法, 他认为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构成了社 会。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定义为: 外在于个人意识, 并对个人的意识产生 强制约束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社会事实以社会存在为 基础, 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 不仅不能以个人的事实为基础, 不以个人的 事实为转移, 而且具有个人事实所不具有的性质。 他指出: 这些社会事实 “既超越我们之上, 又存在于我们之中” 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具有 “外在性” 与 “强制性” 特征。所谓外在性是 指社会现象存在于人们的身体之外,独立于个人存在。所谓强制性就是 社会事实对个人的制约作用,任何能对个人产生外部强制作用的行为方 式, 不论这些方式确定与否都是社会事实。 (二)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行动 韦伯社会学研究对象显然不同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韦伯指出: “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其过程及影响作出因果解 释的科学。 ” 韦伯将社会行为规定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社会行为是 “社会的行为” , 是指行为者将其他人的行动考虑在内并在进行过程中以此作为定向目标。 韦伯社会行为具有主观性特点。社会行动本质在于其精神内涵即它的意 向性。 正如韦伯所说: 这种 “社会行动” “总是作为一个或若干个人的举止” “而且只有当行动者用一种主观的意向与它联系的时候” 才能存在。 国家、 团体、 封建主义这些超越个人行动的社会现象, 实质上也是个人行动联系 起来构成的, 它们的性质只能由个体行动所决定, 要想理解这些社会现象, 只能将它们还原为个人行为, 或者说从个人行动出发, 在对个人主观意识 的透析中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真实意义。 二、 研究方法: 实证方法与理解方法 (一) 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方法 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社会学以客观性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认为社 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受客观必然 性支配,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必然采用自然科学中研究自然现象的实 证的方法, 通过观察、 实验、 比较、 检验等方法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事物 之间的联系。 迪尔凯姆提出了解释社会事实的两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第一个原 则是社会事实只能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其实质强调了研究社会事 实要坚持客观性和普遍性,不能将社会现象还原为个体行为或个人心理 层面。 第二条原则是: 社会事实的功能与它的起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 (二)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方法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以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认为自然科学中行之有 效的方法是难以适用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无法解释具有主观意义的 人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以社会 为出发点而是以个人为起点, 必然采用类似于解释学的理解的方法。
2007.07
理论新探
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
——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之比较
□ 张 凯 郭远远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 迪尔凯姆与韦伯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任何一个研究社会学的人所熟知的。两位几乎同时代 的思想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建构了迥然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形成了社会学中的整体主义的、 实证的传统和个体主义 的、 人文的传统的对立。 关键词 实证社会学 理解社会学 社会学方法论 比较 文章编号: 1009-0592 (2007) -7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