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行为(4)

消费者行为(4)


该模型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1)显著信念(salient belief)。信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信念 是信念对象与属性之间的联结关系。第二,信念是一种主观判 断。 显著信念就是指对消费者态度起决定作用的信念。 (2)信念强度(belief strength)指消费者相信某个对象具有某种 重要属性的可能性。 (3)信念评价(belief evaluation)反映的是消费者怎样看待某
4.3.3.行为反应测量法 . 行为反应是观察人们对相关对象的实际行为反应,把行为反应作 为态度测量的客观指标。采用行为反映测量方法,可以避免因被测 试者知觉而造成的有意掩饰,从而有利于得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 料。但由于行为和态度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行为只是态度反 映的一个重要参考系数,因此,不宜单以观察行为来确定其态度。 常用的行为观察和测量技术有空间距离测量和生理反应测量:
2.利克特 .A.Likert)量表法 利克特(R. . 利克特 量表法 美国心理学家利克特在瑟斯通量表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更为简 便的态度测量表。回答该表问题时,可以使用陈述性语句答出有关 态度的倾向,但不将题目按内容强弱程度均衡分解为若干个连续系 列,而是仅采用肯定或否定两种陈述方式。然后要求被测者按照同 意或不同意的程度作出明确回答,供选择的态度在量表中用定性词 给出,并分别标出不同的量值。 3.利克特量表法的应用 ﹙省略,参见教材P102﹚
5.社会判断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social judgment theory)假设人们对于有关态度对 象的信息会加以同化,即以原有的态度作为参照标准,将新信息进 行归类和处理。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的现有态度会对新态度的形成 产生影响和制约。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就是这个意思。
该理论强调,某个刺激或信息是否被接受,总是因人而异。人们 根据态度标准会形成一系列的接受圈和否定圈。符合现有态度标准, 即落在接受圈内的观念和事物就会得到承认。如果落在接受圈内的 信息本身并不完全一致,那么,人们就会对其进行协调或调整,使之趋 于一致与和谐,这个过程就称为同化作用;另外,落在否定圈内的信 息可能遭受比客观的不一致性更强烈的排斥,这就产生了排斥作用。
和谐理论表明,企业或品牌在与任何事物发生联系时都要 承担一定的风险。 该理论也解释人们普遍存在的攀附心理,即总愿意与那 些得到非常积极评价的事物,或者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建 立某种联系。
4.3 消费者态度测量 消费者态度测量就是指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手 段,广泛调查汇集有关消费者态度的信息资料,并加以定性、 定量分析,以求得关于消费者态度的结论。
●联想是两个或多个概念或知识之间的联结。 ●强化一般被解释为对行为的定向控制,是对来自外部刺 激及产生的内在体验或认知。 ●模仿一般是对榜样的模仿。 依据这一理论,态度的形成和变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顺从。 第二阶段是认同。 第三阶段是内化。
4.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对消费者态度的形成提出了另 一种解释。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概 括认识。一个人对他人的知觉与对自己的知觉是有区别的,一是个人 对自我的知觉带有更多的主观因素。知觉者同时又是被知觉者,使自 我知觉更多地受主观成分的影响;二是自我知觉带有强烈的情感成 分。一个人对自己是接纳还是排斥,喜欢还是厌恶,这种主观感受会 强烈地影响自己对自己的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可以解释一种叫做“踏脚进门技巧”(foot-in-door technique)的推销技术。
●态度一经形成是相当稳定的; ●某一个体与“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态度是一个矢 量,具有方向和强度;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体验,它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 来,也可以不表现出来。
2.态度的基本构成 态度的基本构成 (1)认知成分。认知是构成消费者态度的基石。 (2)情感成分。情感是构成消费者态度的动力。 (3)行为倾向。行为倾向是构成消费者态度的准备状态。 由此可见,在态度的诸构成要素中,任何一项要素成分发生偏离, 都会导致消费者态度的失调和作用的不完整。而其中尤以情感定 势和行为习惯对完整态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
4.2.2态度形成的相关理论介绍 态度形成的相关理论介绍
﹙参见教材P93﹚ 参见教材P93﹚
西方学者对态度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理论解释,大多数解释是 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即消费者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 性的要求。
1.认知失调理论 认 知 失 调 理 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是 由 费 斯 廷 格 (L.Festinger)提出的。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 有关自我、他人及其行为以及环境方面的信念和看法。这些认知因素 之间存在三种情况:①相互一致和协调;②相互冲突和不协调;③相 互无关。当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即处于认知失调状态时, 消费者就会不由自主地通过调整认知减少这种矛盾和冲突,力求恢复和 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
1.空间距离测量 空间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时 的接近程度和亲切表现来研究人们的态度。
2.生理反应测量 生理反应测量 生理反应测量(Physiological Measure)这是通过检查被测试者 的生理状态来测定其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态度的一种方法。生理 反应主要是测定人们的态度情感因素。 当人们形成某种态度时,其态度中的情感因素会唤起有机体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某些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 生理反应。因此,通过生理指标的测量或观察可以推测人们的态度 倾向。
4.2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 4.2.1 态度形成的基础
态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在社会化的 学习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主 要包括: 1.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 2.模仿与观察 模仿与观察 3.知识性学习 知识性学习 4.群体的压力 群体的压力 5.需要的满足 需要的满足 6.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
种属性,即对于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重视程度。
2.菲什拜因模型应用 ﹙参见教材P100﹚ 菲什拜因模型应用 参见教材P100﹚ 下面应用菲什拜因模型来说明消费者对两种品牌饮料的总体态 度。 消费者1对品牌1(七喜)的总体态度为: A11=∑Bi11Ei1 =3×3+1×1+2×(-1) =9+1-2 =8 消费者1对品牌2(低热量百事可乐)的总体态度为: A21=∑Bi21Ei1 =2×(-3)+2×2+3×1 =-6+4+3 =1 可见,这位消费者对七喜的态度要比对低热量百事可乐的态度积 极得多。
第4章 消费行为中的态度 章 4.1 态度概述
4.1.1 态度的涵义与构成 ﹙参见教材P88﹚ 参见教材P88﹚
1.态度的内涵 态度的内涵 态度(attitude)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观念等社会现象所持的一 种稳定的基本看法,是一种倾向性心理反应。
消费者态度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与消费全过程中对商品 或服务等表现出的倾向性心理反应。对消费者态度可从以下几 个方面理解: ●消费者的态度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先天的、本能的; ●态度不是行为,而是对某一特定商品、服务或行为的偏 好; ●态度包含着个体与某一物品之间的关系;
2.价值表现功能(value-expressive function) 价值表现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与消费过程中表 现出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和倾向。
3.自我保护功能(ego-defensive function) 自我保护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在外来威胁和内在感 觉之下,使自己免受人格和自我形象的伤害,而起保护作用的 态度。 4.认识功能(knowledge function) 认识功能 态度的认识功能为消费者理解、选择和吸收外界信息提供 了一个参照物。
但是,不管是名人广告,还是品牌延伸,都需要满足两 个基本条件: ●目标顾客已形成对名人或知名品牌积极的情感关系。 ●所宣传或延伸的产品与名人或母品牌具有归属关系。
3.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又称条件作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的霍夫兰德 (C.Hov1and)。霍夫兰德认为,人的态度同人的其他习惯一样,是 后天习得的。人们在获得信息和事实的同时,也认识到与这些事实 相联系的情感与价值。 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三种学习方式而逐步获得 和发展的。
平衡理论对于名人广告和品牌延伸的决策是很有用的。当 三维关系尚未完全确立时,比如说,当企业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 消费者对某个品牌还未形成明确的态度时,企业可以在广告中宣 传目标顾客所喜爱的某个名人(如范伟)拥有该产品(老村长酒), 来帮助消费者建立与产品之间正面的情感关系。品牌延伸的用 意亦在于将消费者对知名品牌(如五粮液)的积极情感,通过三维 关系传递到被延伸的产品 (如五粮春)上(如图4-1b所示)。
4.3.1.菲什拜因模型 .
1.菲什拜因模型内涵 菲什拜因模型内涵
﹙参见教材P99﹚ 参见教材P99﹚
菲什拜因(Fishbein)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显著信念的评价产 生总体态度,因为人们趋于喜欢具有“好的属性”的对象,而不喜 欢具有“差的属性”的对象。这就是说,消费者对于某产品的总 体态度取决于该产品的属性符合其显著信念的程度以及他们对显 著信念的评价或重视程度。其公式如下: Ajk =∑BijkEik
4.3.2.问卷测量法 . 问卷测量法是指通过被测试者对预先拟订的问卷进行回答, 由此了解消费者对某一类商品或服务的态度。运用问卷量表的 关键是合理设计问卷。问卷一般由反映测量内容的若干条陈述 性题目构成,各题按照被测试者的反应范围或反应程度标以分 数或量值,最后根据得分状况判定或推断消费者的态度。 本节将介绍问卷测量法中使用较多的两种问卷,即瑟斯顿 测量表和利克特测量表。
1.瑟斯通 .I.Thurstone)量表法 瑟斯通(L. . 瑟斯通 量表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以等间隔方式拟订有关事物的题目,使问题按 照强弱程度成为一个均衡分布的连续统一系统,并分别赋予量值。 然后让被测者任意选择自己所同意的题目。主测试者根据被测试 者所选题目的量值,来确定其态度的倾向及强弱程度。得分越高 表明态度的强度越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