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人物点评(帝国正原创)本人近日又重新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经典就是经典,再看依然回味无穷,遂将剧中人物点评如下:一核心人物1康熙首先,康熙作为一个皇帝真可谓圣君明主,难怪被人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对皇权特别贪恋,本人觉得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皇权更重要的了。
康熙小的时候,父皇顺治告诉他做皇帝有种种的不好,问他还愿不愿意做皇帝,康熙很肯定的回答说愿意做皇帝。
康熙对皇权的重视甚至超过骨肉亲情,这一点从后来对待容妃、蓝齐儿、大阿哥、太子等至亲的冷酷举动都可以看出来。
康熙特别善于运用权术,工于心计,懂得恩威并济,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这与康熙在险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又得孝庄太后的真传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时候康熙给人的感觉到了凶残的地步,记得康熙年轻时说过,想了很久终于想通了为什么皇上喜欢杀人,因为好多人都想杀皇上。
或许权力的斗争从来都是需要心狠手辣的吧。
用人方面,康熙喜欢玩卸磨杀驴,只要还有利用价值的臣子先留用,等没有价值了再严查治罪。
最让人心寒的是康熙对待周培公。
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功不可没的人才被康熙放逐北方,含屈病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康熙另一个制胜法宝是行事有魄力和胆略。
康熙十六岁便敢策划除掉权臣鳌拜,时机虽不成熟却敢力排众议下令裁撤三藩,台湾问题上怒斥索额图的弃台建议。
最了不起的是康熙两次御驾亲征葛尔丹,尽显皇帝天威!康熙在位期间勤奋好学、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年纪轻轻就能够匿名考取进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
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征葛尔丹每一件都足以载入史册。
康熙对党争和腐败整治可谓不遗余力。
陈道明在康熙怒斥群臣的那场戏演得是精彩绝伦,充分表现出康熙对于腐败的深恶痛绝!这一段也成为该剧的经典片段。
另一方面康熙作为丈夫和父亲显得狠心,对待容妃、蓝齐儿母女尤其残忍。
他将蓝齐儿强行嫁给葛尔丹,后又将葛尔丹杀死,还可以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但对待容妃就太说不过去了,就算将其打入冷宫也好嘛,居然默许一个堂堂贵妃去刷马桶!一点都不恋及旧情,忘了容妃曾经多么爱他、对他多么的好!真是可恨!再一方面康熙作为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好,每当有危难的时候总有贵人相助,而且总是涉险过关。
先是他得天花的时候有苏麻喇姑送上芨芨草,只有一小半的机会好,康熙却也好起来了。
三藩之乱,明朝余孽造反,康熙万念俱灰,打算退位,有孝庄为他做精神支柱,并为他承担起裁撤三藩的失误,把康熙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候得了寒热重症,生命垂危,容妃又带来了外国使者,从而获得专治此病的药。
本人认为从剧情上看,康熙最爱的人是容妃,爱容妃的贤良淑德、善良体贴、聪慧过人。
后来之所以那样对待容妃一是出于政治考虑,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而更多的是生容妃的气,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康熙也很爱苏麻喇姑,但对苏麻喇姑的爱掺杂了一些因为朝夕相处而产生的亲情。
康熙还有风流的一面,后宫那么多嫔妃还要出去寻花问柳,皇后赫舍里怀孕期间他私会风月女子紫云,险些丧命,这间接导致赫舍里难产丧命。
还有康熙酒后与宝日龙梅当众在草地上发生关系,真是太失体统了!2孝庄本人觉得孝庄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本人对孝庄的佩服甚至超过了对康熙。
只可惜孝庄是女人,否则也极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圣主。
孝庄是非常有理想的,为了理想她可以忍辱负重,吃尽常人所不能吃的苦。
皇太极暴毙之后,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不惜下嫁给权臣多尔衮,好不容易盼到顺治当上了皇帝,没想到顺治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放弃皇位。
孝庄尽了最大努力劝说顺治也没能挽回,只好又含辛茹苦地扶持孙子康熙坐上皇位。
这种为了理想而做出巨大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和敬佩!绝非常人所能做到!孝庄的个性当中带有浓烈的冷静、坚韧、大气,说起话来忽而漫不经心、忽而自信满满、忽而又掷地有声、敲山震虎!康熙因为裁撤三藩的决策失误准备退位,孝庄教训并鼓励康熙的片段被斯琴高娃演绎得尤为精彩!孝庄说:“我孝庄,天塌地陷,岿然不动。
日月星辰,惟吾独尊哪!”这句话说出来真是铿锵有力、彰显出十足的皇家气派!孝庄最过人之处在于很会琢磨别人的心思,宫廷中各个关键人物,只要有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孝庄的眼睛。
孝庄到处培养亲信,安插眼线,表面看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下足了工夫。
以此为基础,孝庄非常懂得抓住人心,懂得处理关系,分析问题精道准确!孝庄喜欢把问题和局势分析的很清楚了再择机而动,机会不成熟就蛰伏起来。
比如孝庄出宫祭祖期间,听闻康熙要提前亲政,准确的判断出康熙必败。
康熙亲政后谋划要擒拿鳌拜,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成熟,不仅支持,还密掉五万精兵。
康熙力排众议执意撤藩,孝庄又准确判断出时机不成熟,吴三桂会反。
这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卓越的才能!难怪鳌拜对孝庄的评价是又老又辣,抵得上十万大军。
此外孝庄在领导艺术方面还很擅长平衡之术,利用下面人之间的矛盾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康熙的辉煌成就,孝庄一手栽培了康熙,她又是康熙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实的后盾,所以康熙对孝庄的感情最为深厚。
二众臣子3索额图索额图精明一生糊涂一时。
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深得其父真传,做事妥当周全,深谙为官之道。
一生为了大清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到了晚年,还是棋差一招,毁了半世英名。
话说回来,有时候人也是身不由己,索额图因为仕途顺利,又负有才干,于是对于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是越来越大,同时胆子也是越来越大。
因为有了和他旗鼓相当的明珠,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了党争,后又因为康熙病重,他害怕大阿哥夺权,而让太子做提前登基准备。
索额图再后来发现康熙对他的动机有所察觉,继而一不做二不休,想间接除掉康熙又是一错再错。
为人臣着,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定位,就好比坤卦,发展到最后势必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索额图形势判断失误,没有功成身退,至使晚节不保,实在可惜!4明珠明珠外号万花筒,能说会道,处事灵活圆滑。
康熙年轻时去找伍次友求教,被他看出是皇上,康熙感觉他做事灵活,轻易的就给了他一个官儿做。
康熙虽知道其滑如油,但觉得他有利用价值,慢慢的培养成了心腹大臣。
明珠确实很聪明,办事能力也很强,但是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儿气节,骨子里透着那么一点儿小人的气息,最终他也是晚节不保。
虽然明珠没有索额图所犯之事严重,落得下场也和索额图相同,但是我总觉得不怎么同情他,或许就是因为他骨子里这点儿小人气息吧。
顺带说一句题外话,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也算是明珠的教养有方!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不知幽怨了多少痴情的人儿!5周培公周培公是个政治和军事天才!同时周培公又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情人物。
周培公出生贫寒,却光明磊落、一身傲骨,进京考试期间他穷得露宿街头,连饭都吃不上,但他却不愿将帝师伍次友的推荐信交给皇上,而是要凭自己的本事去考取功名。
周培公被康熙重用后,提了很多好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裁撤三藩。
吴三桂叛乱之后,周培公又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为朝廷稳住阵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周培公一个从来都没打过仗的文官,居然带领着家奴组建起来的军队打败了察哈尔王,后来又挥师西南打败了王辅臣,为最终剿灭吴三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可惜在与吴三桂决战之前众臣和康熙开始怀疑他也会拥兵自重,把他贬至盛京,周培公含屈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被贬期间周培公还为大清绘制了一幅完整的地图,这让康熙更加觉得愧对周培公。
为了祭奠周培公,康熙特地停朝一次,为他守夜。
本人看到这个场景,一股酸楚不禁涌上心头,久久不能平复!6索尼索尼虽有才华,但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他将调查鳌拜圈地一案扔给苏克沙哈去办,以免和鳌拜造成正面冲突。
朝廷形成了鳌拜、遏必隆一派,苏克沙哈、康熙一派,索尼故意保持中立,静观其变,以争取家族的利益。
不过最后索尼还算忠心,在康熙与其孙女成亲之后,索尼才全力帮助康熙亲政。
7苏克沙哈苏克沙哈为人正直、忠心,但是能力稍弱,缺乏政治斗争的天赋。
与鳌拜的斗争当中,形势判断失误,操之过急,后又拉拢小人班布尔善失败,斗鳌拜形同以卵击石,白白牺牲。
8遏必隆遏必隆站错了队伍,以鳌拜为伍,险些自毁,幸而悬崖勒马保全了自己。
有生之年也算是为了大清兢兢业业。
9李光地李光地是伍次友的学生,也有着其师父那一种书生意气的劲儿,敢于向皇帝上万言书。
李光地富有才干,否则也不会位极人臣,得到康熙重用和蓝齐儿的喜爱。
只是李光地在政治的污河中,内心被浸染变色。
结局尚好,功成身退后他到地方上去做了一个安逸小官儿。
10魏承谟魏东亭的父亲,康熙的第一任帝师。
严师高徒,为康熙的学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人耿直,刚正不阿,遂得罪鳌拜而被派往外地做官。
11魏东亭魏东亭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
他小时候是康熙的陪读,后又助康熙擒鳌拜,最后又到地方上做官,为朝廷筹措军饷。
他虽然功不可没但终究百密一疏,没有及时发现明朝欲孽,因而获罪贬官。
魏东亭的人生中规中矩,官儿做得不是太大,摔得也不是太重。
12济世很可爱的一个小老头儿,表面上看迂腐不堪,实际上却是一个合格的严师,中规中矩,尽心尽力,济世为康熙的成长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他个性当中有很强的执拗劲儿,看重理想,淡薄名利,令人敬佩!13伍次友伍次友才华横溢,一身傲骨!那一篇《论圈地乱国》深得康熙喜欢,从此之后成了未挂名的帝师。
伍次友对于康熙的执政方向起了很大的影响。
苏麻喇姑也被其才高八斗、气宇轩昂所吸引,一见倾心。
伍次友心里也有苏麻喇姑,但顾忌到康熙喜欢苏麻喇姑,故而放弃了与苏麻喇姑在一起的机会。
或许读书人太过迂腐,顾忌太多吧,他未想到康熙本来就不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人,就算康熙喜欢苏麻喇姑也未必会去纠缠。
伍次友真的太不勇敢了!康熙都把话说那个份儿上了,都不敢开口要人,错过了一段美好的姻缘,错过了一个好姑娘,也间接害了苏麻喇姑,要知道让这样一个奇女子动心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14朱国志朱国志是个硬骨头!在吴三桂势力很强大的情况大,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参奏吴三桂。
他被康熙派往云南做封疆大吏,可惜没有及时发现吴三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落得悲惨下场。
朱国志妻子吊死,小孩也被其亲手杀死,他后来当面怒斥吴三桂被斩首,是条汉子!15姚启圣姚启圣是个怪才,天赋异禀却又脾气古怪。
别人的官儿是越做越大,他却是越做越小。
要不是周培公的推荐,恐怕他的才能会白白浪费。
姚启圣的才能在收复台湾这件事上发挥得淋淋尽致,三必剿、三必抚讲得有理有据,迁界禁海办得迅速妥当。
同时姚启圣也是个好官、是个清官儿!当了几年官儿,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丁忧前还是李光地送给他的二百两银子。
姚启圣事实上已经致生死名利于度外,一心只想为国家做点事情。
姚启圣最厉害的一点是对形势和康熙的心思把握的特别准确,这也是他实施收台成功的重要原因。
16施琅施琅很有军事天赋,尤其是海战,号称海霹雳,因为家眷被郑经杀害,为了报仇,无奈之下转投大清。
初次攻台,他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小胜台湾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