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练习(全册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练习(全册有答案)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端午日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比赛开始了,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有删改)1.【理解词语】对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不”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表示双重否定。

B.三个“莫不”展现了茶峒端午日赛龙舟人人参与的热闹场景。

C.三个“莫不”为下文写龙舟竞渡为什么如此吸引人设置了悬念。

D.三个“莫不”是说人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关注龙舟比赛。

2.【选词填空】填到第2自然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健康伶俐B.结实伶俐C.结实灵敏D.健康灵敏3.【句子品读】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关于作者穿插的“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龙舟竞赛激烈、火热的盛况。

B.留下“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发挥想象。

C.留下“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小说中的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D.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象展开的联想,表现出龙舟竞赛场面的热烈。

4.【提取信息】下面对短文中描写的茶峒人过端午节的场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短文具体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尽情享用鱼、肉的场面。

B.短文细致描写了茶峒人倾城而出到河边观看划船的场面。

C.短文细致刻画了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

D.短文简略描写了赛船过后军民在河中游泳追鸭子的场面。

5.【整体感知】短文描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展现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茶峒人()的精神面貌。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6.【写法探究】短文对以下内容,描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为什么这样安排?A.茶峒人去看划船比赛B.龙船的样式C.船与船的竞赛D.人与鸭子的竞赛这样安排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文对照】如果仔细研读短文,再对照插图,你会发现图与文并不相符。

在哪一点上不相符呢?请你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下面几个片段,完成练习。

【片段一】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选自沈从文《腊八粥》)【片段二】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

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

……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

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下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

(选自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片段三】对联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品。

那时候的对联和现在不同,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

父亲的书法很好,是我们村里知名的先生,所以到我家来求父亲写对联的人都排成了队,过年的这两天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

我在旁边地看着那黑亮亮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有说不出的羡慕。

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选自老舍《过年》)1.【信息提取】请根据以上三个片段,照样子完成填空。

片段一写的是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故事。

片段二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三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握要点】在以上三个片段中,各有一个体现出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事物,它们分别是()A.腊八粥、饺子、对联B.小米饭、饺子、对联C.腊八粥、鞭炮、对联D.对联、饺子、腊八粥3.【感受方法】读三个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详细的,完成练习。

A.通过具体事例和描写人物的神态、心理把事情写详细。

B.通过场景和描写人物的言行表现民风民俗。

C.用拟人的方法描写食物的色、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片段一______ 片段二______ 片段三______4.【迁移运用】请仿照相关片段的写法,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试着写一写。

月饼粽子元宵赛龙舟猜灯谜舞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类文阅读1.D2.B3.C4.A5.B6.C 龙船竞赛是端午节最重要、最盛大、最热闹的民俗活动,也最能体现茶峒人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面貌,因此刻画得最细致具体。

7.插图中擂鼓的人坐在船头;而文中茶峒人赛龙舟时,擂鼓打锣指挥划桨节奏的人多坐在船只的中部,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不是坐在船头来指挥的。

微群阅读1.除夕夜吃饺子和拜年拿压岁钱的故事。

过年写对联、贴对联的故事。

传统节日里的民风民俗趣事。

2.A3.C B A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梗概: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左边就会长高,狗发脾气时便咆哮和摇尾巴,而猫咆哮和摇尾巴却是因为高兴。

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古怪。

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

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有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

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帮三个园丁躲避红桃王后的迫害,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

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在探险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

突然,砰!砰!她撞到一大堆树枝和枯叶上,终于停止了坠落。

爱丽丝一点儿也没受伤,所以一骨碌就从地上爬了起来。

她抬头看看,上面一片漆黑;前面又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那只白兔还依稀可见,正在通道里匆匆走远。

没时间磨蹭了,爱丽丝一阵风似的追了过去,可是一眨眼间,兔子就没影儿了。

爱丽丝发现自己在一个低矮的长长大厅里,天花板上挂着一排灯。

大厅周围都是门,全都锁着。

爱丽丝走过去,试了试每扇门,然后郁闷地回到中间,不知道怎么才能从这里出去。

忽然,她发现一张三腿小桌。

“那上面摆着一把金色的小钥匙,肯定能打开大厅里的哪道门!”可她一试,哎呀!哪一把锁都显得太大,或者说,这把钥匙过于小了,试了半天,一道门也打不开。

不过,试第二遍时,发现了一道小布帘;帘子后有道小门,只有十五英寸高。

试试小钥匙,正合适!爱丽丝高兴极了。

打开门,发现它通向一条小走道,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

她跪下来往里一瞧,哇!里面有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她多想离开这个阴森森的大厅到花园去走走呀,可惜她太大了,连脑袋都伸不进那个小道口。

“唉,要是能缩小成望远镜里的小人有多好!(爱丽丝常把望远镜倒着看,一切东西都可以变大或变小,所以她认为望远镜可以把人放大或缩小。

)也许能成,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头。

”你瞧,一会儿工夫发生了这么多怪事,爱丽丝都以为没有不可能的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