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作双赢

合作双赢

天空有无尽的湛蓝,但仍为白云留出了些许空间,于是,蓝天满足了白云,白云点缀了蓝天。

海洋有怒吼的波涛,但仍为游鱼留下了些许空间,于是,海水养育了游鱼,游鱼丰富了海洋。

花朵用香甜的蜜汁,养育了翩翩起舞的蜂蝶,蜂蝶也用辛勤的劳作让花的芬芳远播;紫藤萝用花朵把枯枝打扮得熠熠生辉,枯枝也用坚实的身躯支撑起紫藤萝向上攀援的空间。

有这样一位睿智的老果农,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果树新品种,最终获得了成功。

令人不解的是,他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地送给自己的邻居。

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

有人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影响。


合作是一种智慧,一种实现双赢的智慧。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发现:但凡成功之士都是会合作的智者,因为合作才能双赢。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宰相蔺相如足智多谋,但在武将廉颇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

但蔺相如深知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与廉颇合作是多么的重要,他铿锵的话语使廉颇明白了“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最终传出了“负荆请罪”的佳话。

双赢的智慧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

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

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

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谐共处,互利共生。

豆科植物将养分输送给固氮菌,固氮菌向植物提供氮素。

彼此生存,互为条件,保持和谐,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

这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澎湃的经济大潮,各大公司为了生存与发展,纷纷采取合作的方式,彼此联手,互通物资与信息,在奔涌的潮流中,彼此互动,共谋发展,保持不倒,壮大自己。

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昭君出塞,流传千古。

匈奴停兵请求和亲,增强和睦,共谋稳定。

为了黎民苍生,为了边塞稳定,昭君,和平的使者,为双方的百姓带来了和好的福音。

这又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谐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对他们来说,这不算是双赢吗?
刘邦项羽,为争天下而涂炭生灵,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也要用数十年来休养生息,这能算是双赢吗?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

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

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

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比如靠发动战争去达到掠夺财富的目的,结果不仅仅使被侵略的国家人民生灵涂炭,就是侵略者自己也是尸横遍野,国力凋敝,民不聊生,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德国就是这样既害人也害己的典型。

这不是双赢,是双输。

又比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搞过一次“大跃进“运动。

为了大炼钢铁,让千年大树毁于熊熊炉火,结果,钢铁没有炼成,与我们相依为命的森林却成片消失,大地满目疮痍……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也不是双赢,是双输。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在总结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后,终于拥有了双赢的智慧。

还是以我们与邻国日本的关系为例吧。

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是一个在技术和资金上占有优势,而劳动力资源短缺,国内工业品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的岛国;而中国市场庞大,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广泛且相对廉价,但刚刚开放的中国技术匮乏、资金短缺……于是,一衣带水的两个邻国展开了一次互利双赢的合作,于是,各取所需,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工业产品因为合作找到了庞大的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也用我们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回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桶金。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双赢的智慧。

除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双赢外,人与大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双赢也正日益成为人类的共识,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在大兴安岭林区因为大量伐木而成为“英雄”和“劳模”的老人,如今把有生之年全部投入到植树造林之中;从前可可西里的狩猎能手,现在成了藏羚羊的坚定守护者……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我们有智慧,而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双赢”的智慧。

其实理解“双赢”并不难,双赢就是承认彼此的存在,就是给对方以尊重和空间,双赢就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
拥有了双赢的智慧,我们头上的天会更蓝,我们脚下的草会更绿,我们给鸟儿一个安家的鸟巢,鸟儿会还给我们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我们给了荒山一片新绿,荒山会回报我们富含负离子的新鲜氧气和四季如春的美景……
总之,我们投之以桃,别人会报之以李。

这,就是双赢的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