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贸易也随之快速发展并壮
大,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汽车业的广泛关注。
中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举足轻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汽车贸易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给我国汽车贸易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汽车贸易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应对建议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及汽车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即世界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汽车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交换活动。
二、我国汽车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汽车以奇瑞、吉利、夏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
2005 年之前我国汽车产品贸易一直是逆差, 2005 年首次顺差,此后各年我国一直保持顺差,即使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我国的汽车产品仍然实现了贸易顺差的增长。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首次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经过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的积累,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和销售渠道。
随着产能的高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已经出现,出口已成为部分国内汽车厂商的主要经营业务。
目前由于技术的跟进、质量的提高,我国对非洲、中东等汽车准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逐步开始转向准入门槛较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
三、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由于国际上汽车生产严重供过于求,只有中国存在市场扩张的潜力。
因
此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机遇都是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极其难得的机遇。
挑战:(1)缺少自主核心技术中国汽车出口没有形成自己的强势,品牌相对于
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的突飞猛进,中国汽车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或品牌形象方面至今并无突破性进展,难以突破国外在性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这使得中国
汽车出口面临一个挑战。
所以,中国很大的汽车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加工贸易的组装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而言。
(2)自主品牌缺乏我国汽车出口政策过于注重出口数量,出口的准入门槛不高,导致汽车出口企业集中度较低。
低端市场、低价格、低利润可能使中国车成为“廉价车”的代名词,这就会出现低价倾销的状况。
这种状况必然不利于我国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和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汽车出口存在低质低价竞争完善的售后服务、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是汽车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法宝。
目前,价格低廉似乎己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唯一竞争武器。
忽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加剧了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给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造成了负面影响。
(4)增产不增收国内汽车制造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日渐严重,单车利润呈逐年下降的态势。
汽车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仍然局限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层面,缺乏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
改变利润增长方式,促使经营模式向高利润的服务领域延伸是一种有效方法。
(5)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困难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开发投入不
足,研发能力薄弱。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非常少,核心零部件目前大都由国外独资或合资公司制造或匹配。
(6)从事汽车出口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一支有敬业精神,缺乏既懂外语又懂技术的外销队伍。
(7)汽车产业政策与出口政策未能有效结合我国汽车产业政策长期遵循“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导致我国汽车产业未能形成强大的自主品牌,反而使得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在我国市场站稳了脚,这必然不利于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在国内市场汽车产品中,除长安、奇瑞等为数不多的本土自主品牌外,更多的是国外汽车品牌。
四、应对建议
1、提高产品研究和开发能力当前,我们实施完全地自主研发可能存在很多困难,但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遵循“学习—借鉴吸收一改善—创新”的形式发展道路是可行的。
可我们绝不能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而是应该充分发挥自我的潜力,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加强汽车品牌的自主研发,突破汽车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2、加强对汽车出口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随着人们对中国汽车的需求以及拥有量的增加,中国汽车制造商更应该重视人才培养以及引进包括从设计、生产、销售、外贸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人才。
只有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汽车才能谈得上“走出去”并站稳脚跟,在海外有一席之地。
3、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比低廉的价格更重要。
4、规范发展中国汽车后市场市场的强烈竞争、优胜劣汰,将那些不先进、不人性化的经营模式逐步筛出。
五、中国汽车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市场将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阶段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做“强”,产业发展模式需要由技术引进、市场推动转向自主发展、创新推动,着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创新和研发将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同时完善汽车行业标准体系,引导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集聚产业整体力量,打造全球市场中“中国汽车”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面对汽车产业贸易发展的种种问题,克服挑战,抓住机遇是可行的。
当务之急是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为产品品质好、经营质量高、售后服务优良的自主品牌企业积极营造有利于国际化发展的相应环境。
抓住贸易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产业升级,在世界打响“中国品牌”,早日实现中国汽车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