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园艺植物的营养
一、矿质营养
(一)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二)矿质营养的吸收与运转
二、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
(一)园艺作物的光合率
(二)“源”与“漏”
(三)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
(四)产量形成
第四节园艺植物的休眠
一、种子休眠
二、芽的休眠
(一)芽休眠的特点
(二)休眠机制与休眠控制
第五节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
(二)地面覆盖
(三)防护设施
第二节水分
一、水分生理
(一)水分的吸收
(二)蒸腾
(三)植物的水分平衡
(四)耐旱性
(五)涝害
二、园艺植物的需水量与灌溉
(一)园艺植物的需水特性
(二)园艺作物的灌溉
(三)省水栽培法
三、无土栽培
第三节土壤
一、园艺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二、土壤性质与作物种类、品种选择
(一)土壤肥力
(二)土壤质地与园艺作物
一、植物生命周期的概念
二、果树的生命周期
(一)幼树时期
(二)结果初期
(三)盛果期
(四)结果后期
(五)衰老期
三、蔬菜和草木花卉的生命周期
(一)种子期
(二)营养生长期
(三)生殖生长期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定芽、不定芽、顶芽、侧芽、单芽、复芽、混合芽、芽的异质性、萌芽力、成枝力、新梢、顶端优势、主根、侧根、不定根、节、节间、层性、叶面积指数、叶果比、花芽分化、单性结实、生理落果、隔年结果等概念。
(三)土壤反应与园艺作物
三、园艺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及施肥
(一)园艺植物对养分的要求
(二)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三)二氧化碳施肥
(四)根外追肥
四、营养诊断
第四节光照
一、光与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保护地内的光照
三、光质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一)不同光质的生物学活性
(二)光质的利用
四、光周期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一)光周期的感受及传导
《园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园艺学概论》是农科种植类园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园艺学内容包括广泛,有果树、蔬菜和园林等方面,这些内容之下又包括很多内容。本课程将这些内容作了概述性介绍,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生物学基础、生长发育与环境、繁殖技术、品种改良,以及分别介绍栽培管理、品种、贮藏、加工、市场等。使学生对园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
一般掌握:根、芽、枝的类型与生长;
顶端优势与层性形成;
花芽分化与果实形成;
基本了(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温度
一、温度与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园艺作物对温度的要求
(二)地温与体温
(三)温度周期
(四)极端温度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二、温度的控制方法
(一)栽培地的选择
重点掌握:光合潜势、光合性能、有效辐射、需寒量、休眠、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生命周期、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温周期、春化处理、水分平衡商、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周期等概念。
一般掌握:光、温、水、土壤、养分对植物的影响。
温度的控制方法;灌溉及施肥;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
基本了解:水分生理、营养诊断和不同光质对园艺植物的影响。
(二)木本园艺植物芽的特性
四、枝的生长
(一)枝的类型
(二)茎的生长
(三)茎的变态
(四)顶端优势与层性
五、叶
(一)叶的形态与发育
(二)叶片衰老与脱落
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
一、花及花序
二、花芽的形成
(一)花芽分化的部位
(二)花芽分化的标志和过程
(三)花芽分化的时期
(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环境(5学时)
第三章园艺植物繁殖技术(4学时)
第四章园艺植物改良(4学时)
第五章果树栽培(7学时)
第六章蔬菜栽培(7学时)
第七章花卉栽培(6学时)
第八章园林艺术(5学时)
第九章园艺产品贮藏(6学时)
第十章园艺产品市场学简介(4学时)
大纲本文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光周期和光的利用
(三)补光和遮光
第五节环境保护
一、空气污染
(一)危害植物的主要气体的来源和受害情况
(二)温室和薄膜覆盖栽培中的气体危害
二、灌溉水的污染
三、农药和土壤的污染
四、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
(一)积极治理三废
(二)开展环境监测
(三)利用土壤进行净化
(四)利用植物保护环境
(五)做好作物布局
教学要求:
(一)水平压条
(二)连续地面法
(三)垂直压条
三、扦插繁殖
(一)扦插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二)扦插的种类
(三)扦插技术
(四)扦插方法
(五)扦插后的管理
第三节嫁接繁殖
一、嫁接方法
(一)枝接
(二)芽接
(三)平接
二、嫁接后的管理
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及世界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
一、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一)种子的构造
(二)种子的萌发过程
(三)幼苗的形成
二、根的生长
(一)根的作用
(二)根的类型
(三)根系的分布
(四)根瘤与菌根
(五)根系的生长规律
三、芽的特性
(一)芽的类型
三、开花与座果
(一)开花
(二)授粉
(三)异花传粉植物
(四)授粉与受精的作用
(五)种子的形成
(六)果实的形成
(七)果实的膨大和发育
(八)单性结实
四、生理落花落果
(一)落花、落果的现象与规律
(二)防止生理落果的方法
五、生态条件与果实发育
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一)两种生长的相关与竞争
(二)果树的隔年结果
第三章园艺植物繁殖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有性繁殖
一、种子生产
(一)种子的采收
(二)种子贮藏
二、种子繁殖技术
(一)种子品质鉴定
(二)种子的催芽与解除休眠
(三)播种
第二节营养繁殖
一、分株繁殖
(一)鳞茎类繁殖
(二)球茎类繁殖
(三)块茎类繁殖
(四)块根类繁殖
(五)根茎类繁殖
(六)假鳞茎繁殖
二、压条繁殖
二、园艺学的历史与生产发展趋势
(一)世界性的园艺产品市场已经出现
(二)综合经营与综合利用
(三)园艺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
(四)园艺生产社会化
(五)生产技术改进
三、园艺学的研究范围
(一)果树学
(二)蔬菜学
(三)观赏园艺
(四)园艺工程
四、园艺植物的分类
(一)果树作物分类
(二)蔬菜作物分类
(三)花卉分类
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基础,掌握园艺植物的繁殖、改良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几种主要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的栽培要点,了解园林改造要点,了解几种主要园产品的采后处理及贮藏,园产品市场概说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园艺专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54,3学分。
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