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系别:贸易系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101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1月 21 日目录摘要 (2)引言............................................................. (2)1 FOB贸易术语的概述 (1)1.1 FOB中的卖方 (1)1.2 FOB中的买方 (1)2 FOB对出口方的主要风险 (2)2.1 无法控制合同履行进程的风险 (2)2.2 货损及脱保的风险 (2)2.3 卖方面临货船衔接不顺风险 (2)2.4 单证不符的风险 (2)3 FOB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 (3)3.1 避免行情风险 (3)3.2 杜绝无单放货的风险 (3)3.3 避免信用证软条款的风险 (3)3.4避免脱保的风险 (3)3.5货款的安全收取 (3)4 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致谢 (4)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际贸易中FOB的使用情况,以及FOB 术语的含义、选择原则和使用原因。

然后从FOB合同的订立、货物的交接与运输、货款结算等几个环节上分析对卖方可能遇到的无法控制合同履行进程的风险、货交承运人之前的风险、货船衔接不顺风险、无单放货风险以及承担高额货代费用的风险、买方拒收货物和拒付货款风险等六种主要风险。

最后,结合实际业务的处理情况,提出了五种防范风险的措施。

从而使整篇文章更加充实论证、更有说服力。

在我国的出口贸易实践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有FOB、CIF 、CFR。

选用不同的贸易术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各有不同。

究竟使用哪种贸易术语对出口更为有利,并不能一言以蔽之,每个出口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进口商的信誉状况来慎重选择。

但是,近些年来在出口贸易中由于使用FOB贸易术语,而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略有上升的趋势,在此有必要论述一下在出口时使用FOB贸易术语的弊端,以向广大的出口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贸易术语选择得恰当与否,将会对贸易双方当事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它关系到贸易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出口贸易FOB术语卖方风险防范措施引言FOB术语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术语之一。

根据国际商会90年代末对40多个国家的调查统计,按使用的频繁程度,FOB排在第一位。

尤其是大宗干货或石油等特殊货物的贸易多以FOB术语成交。

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商不愿涉及航运,出于方便的考虑,出口商也偏向选取用FOB术语,FOB术语的出口合同占到整个出口合同量的60%至70%。

国际金融危机下,出口信用危机剧增。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示,在目前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海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海外主权违约风险加大、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已经越来越明显。

1FOB贸易术语的概述FOB贸易术语原意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英文为Free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

买方从该时起承担有关货物的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及费用。

在FOB贸易术语项下,责任、风险和费用可对买卖双方分别约定(贸易术语法律化,使这一约定也成为了法定的内容,只要FOB成交,则必须遵守)。

1.1FOB中的卖方在合同项下,卖方必须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自付费用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有关货物出口手续,缴纳出口税费;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和费用。

1.2FOB中的买方在合同项下买方必须支付货款并接受卖方提供的交货凭证;自付费用取得进口进口许可证并办理进口手续;自费租船订舱并将船名、交货港口及时间及时地通知卖方;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和费用。

从买方和卖方的责任、风险和费用的分担中我们不难发现FOB 本质上是在装运港船上实际交货的一种贸易术语,其结汇时间本应该是以交货付款为原则。

但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相距甚远,难于完成在卖方交货的同时买方支付货款的“实际交付”,操作更多的是通过运输单据进行“象征性交付”,即卖方将包括海运提单在内的运输单据通过银行交到买方时,买方相应地对其付款赎单。

在实际业务中,FOB贸易术语项下也常常采用这种信用证支付方式。

2.1无法控制合同履行进程的风险选择FOB贸易术语,国内出口商很难控制合同履行进程,这也是出口商巨大的潜在风险。

特别是在大宗货物买卖过程中,选择FOB 贸易术语,尽管进口商开出了信用证,但如果进口商由于各种原因,如自身经营、价格变动、市场变动等,可以轻而易举的不履行合同。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不去租船订舱,出口商无法发货,无法取得提单和其他文件办理结汇。

如果进口商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租船订舱,可能会对出口商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经营食品、农产品、保质期短的产品,出口商所备的货物可能因交货时间的推迟而腐烂变质,降低质量标准,无法检测合格,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时有发生。

国内出口商遭受损失后只能依据买卖合同向国外进口商索赔,但如果在国内诉讼,那么执行成为问题,如果在进口商所在国进行诉讼,诉讼费用和难度也可想而知。

一般情况下,国内出口商只能独自承受相关损失。

2.2货损及脱保的风险如果采用CIF贸易术语成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国内出口商,根据保险行业的国际惯例,不管是中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C.I.C)还是英国伦敦协会货物保险条款(I.C.C),对于基本险保险责任起讫都是采用“仓至仓”条款(W/W CLAUSES),即从保险单载明的发货人的仓库出运时候开始,进入目的地保险单载明的收货人仓库为止。

若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失,由于货物已经越过船舷,风险由国内出口商转移给国外进口商,国内出口商通过交单时候对保险单背书转让,国外进口商可以在保险单上面指定的保险索偿地点向当地的保险代理公司索赔。

而如果国外进口商不付款,那么国内出口商就可以不转让保险单从而向保险公司索赔。

但是,当采用FOB等由国外进口商投保的贸易术语时,就会存在如下两种风险:2.2.1国外进口商未付款在发生货损后,无论国外进口商是否投保,国外进口商都有可能不来赎单,这时由于国内出口商未投保,那么其不可能向保险公司索赔,只能向承运人追究货损的责任。

但是,一方面承运人可能免责或者责任限制,另一方面诉讼也费时费力。

2.2.2从国内出口商仓库到越过船舷这段时间发生的货损由于FOB项下,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是由国内出口商承担的,如果在从国内出口商仓库到越过船舷这段时间发生货损,那么损失只能由国内出口商来承担。

即使国外进口商投保,那么这一期间的损失国外进口商也因没有保险利益而无法取得保险赔偿,国内出口商无法寄希望通过国外进口商取得保险赔偿。

因此,国内出口商只能向国内的货代或者车队索赔货损,但是通常这些货代或车队的赔偿实力有限。

2.3卖方面临货船衔接不顺风险在出口货物时,船舶经常会受台风等天气状况的影响,而不能如期到港。

当买方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临近,而买方所指定的船舶又未如期到港时,卖方要承担货物在启运港的仓储费以及在此期间货物灭失损坏的风险,直到货物上船为止。

如果船舶能在信用证装运有效期内到达还算万幸,假如船舶逾期到达,那么卖方不仅要与买方磋商修改信用证装运期及有效期等事宜,而且还要承担更长一段时间的货物在启运港的仓储费,以及在此期间货物灭失损坏的风险。

这样会大大地影响卖方的资金周转,在市场行情不佳时,还有可能造成货物的积压。

2.4单证不符的风险利用国内卖方对信用证的信赖,在信用证中设置软条款,使国内卖方因单证不符遭银行退单。

主要表现为,在信用证生效环节、货物检验环节、货物装船环节和货物验收环节设立软条款。

如信用证规定,必须由开证申请人或其指定人验货并签署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或者货物收据;货物质量检验证书必须经开证行或者通知行核实;有关航运公司、船名、装船日期由买方另行通知受益人;指定凭某船公司的提单结汇等等。

还有的是采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麻痹国内卖方。

采用预付款或者后T/T方式先做一笔金额较小的贸易,并及时付清货款,在取得国内卖方信任以后,签订一批贸易买卖合同,利用先发货后付款的方式,少付或不付货款。

3FOB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贸易的磋商乃至合同的签订,都是贸易当事人即买卖双方意见统一的体现。

如下案例为例。

2012年3月,张明所在的公司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一笔八万美元的服装出口合同,价格条件为FOB上海,支付条件为D/P at Sight,出口货代为买方指定的德美公司。

由于在此之前公司与该客户采用L/C支付方式通过该货代公司曾做过两票单子,所以没有对该货代公司进行详细了解。

我公司将货物发出后,将包括三份正本货代提单在内的全套货运单据通过中国银行交对方指定的代收行收款,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货款。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内,对方一会儿说没见着单据,一会儿说正在和银行商量赎单,一会儿又传来一份真假难辨的银行付款底单。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公司只好指示代收行将全套单据转让给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让其先代收此货然后再与买方交涉,以避免港口滞港费的损失。

当美国分公司拿着正本提单去提货时,发现货已被买方提走。

公司一面和买方交涉,但对方既不回传真,也不接电话;一面派法律顾问带人赶往上海,准备对货代公司采取行动。

赶到上海时,德美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再到工商部门一调查,才发现该公司根本没有货代资质,仅为一家运输咨询公司。

事后我们了解到另外还有两家中国公司受到了同样的欺诈。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司只好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通过美国分公司请美国律师起诉进口方。

但得知该客户已申请了破产保护。

按美国的法律,我们只能参加破产清理,经计算如参加清理,其所得可能还不够支付律师费用,公司只好撤诉。

此案历时半年之久,不仅全部货款血本无归,并且还浪费了大量人力和其它额外的费用,损失特别巨大,其教训也十分深刻!对案下药如果可能话,争取按先结后出的T/T方式或L/C方式进行支付。

安全主动的支付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减轻FOB价格条款所带来的风险。

先收钱后给货的付款方式应该是无风险可言,但要记住眼见为实,不要仅凭所谓的银行付款单的传真件就将货付运,最起码要通过银行核实到货款确实是付往你的账户上了。

L/C支付条件下要严把单据质量关,杜绝单据不符点,严格控制担保议付。

虽说这还有风险,但毕竟主动权在你手,最起码你可以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去控制风险,毕竟L/C的支付方式是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

? ◇争取采用船公司提单取代货代提单。

船公司大多信誉良好,即便有时凭担保将货放给客户,但一旦出现问题,会凭借其信誉与实力,妥善地处理纠纷,其信誉度远非货代公司可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