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术语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学生用

国际贸易术语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学生用

国际贸易术语风险防范案例目 录一、关于FOB的大型案例 (3)1、如何理解“船舷为界”? (3)2、如何理解派船与装运义务的依存关系? (3)3、卖方的交货和交单义务 (4)4、如何出口通关及单证的处理? (6)6、卖方的装船通知很重要! (6)7、FOB的变形问题 (7)二、关于CIF的大型案例 (8)1、如何理解CIF的交货方式? (8)2、CIF条件下货物运输的责任怎样承担? (9)3、货运保险巧安排 (11)三、关于CFR的大型案例 (13)1、CFR条件下卖方如何承担交货义务 ? (13)2、CFR条件下做好与运输相关的一切准备! (13)3、装船通知的特殊重要性! (15)一、关于FOB的大型案例1、如何理解“船舷为界”?【案例一】卖方A与买方B之间按FOB条件签订了一笔葱头的买卖合同。

到了规定的装运期,卖方将货物备妥后,交指定的商检机构进行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合同的规定,于是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船只。

货物抵达目的港,买方收货后,经检验却发现一部分葱头已经腐烂变质,无法食用。

于是买方就货物质量问题向卖方提出索赔。

卖方以装船前的检验证书为据,拒绝理赔。

于是,双方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

对于该争议,仲裁庭应如何裁决?【案例二】卖方A向买方B出口一批柠檬酸,按FOB条件签订了合同。

该产品属于食品添加剂,常温下呈散状细小的结晶体。

合同规定,采用两层包装,内层为不透气的塑料袋,外层为编织袋。

卖方在装运期内按质、按量备妥了货物,取得了合格的商检证书,并按时装上买方安排的船只。

货物抵达目的港后,买方卸货时却发现一部分货物已结成硬块,导致质量的变化。

买方就此向卖方提出索赔,卖方同样拒绝赔偿,理由是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过船舷后品质变化的风险应由买方承担。

对于该争议,仲裁庭又应如何裁决?2、如何理解派船与装运义务的依存关系?【案例一】买方与卖方于7月19日签订合同,购买5000吨棉籽饼,价格94美元/吨,FOBT 中国某港口,装运期为8月。

合同还规定,买方至少提前10天通知船名及预计到港时间。

买方于7月23日通知卖方船到港时间为8月8日-10日,但这一时间多次推迟,最后,船于8月26日抵达装运港。

对于在四天之内能否完成装船工作问题,双方意见不一,卖方认为至少应留出7天好天气工作日,才能保证在31日前装完货。

而买方则认为按通常做法5000吨货3-4天即可装完,为此卖方要求买方出具了保证书。

后来的情况是,27日-28日上午卖方已备好的货物未能到达泊位。

28日下午港口方面下令该船转移至锚地,这样一来,在31日装完船已成泡影。

卖方提出这一期限已过,要另行商订合同条件。

这样买方就指令船只离港去其他地方装货。

双方对合同未能执行的责任发生争执,提交仲裁。

仲裁庭认为,买方在履约过程中存在违约问题,他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船只派到装运港,但卖方对此并未提出异议,只是对于能否在四天内完成装船事项意见不一,买方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四天内可以装完,并根据卖方的要求出具了保证书,这就说明卖方对于买方没能按时派船问题没有提出主张。

而后来货物未能装船的原因是卖方未能将货物按时集中到泊位上,并导致合同无法执行,最后,仲裁庭裁决,卖方败诉。

【案例二】1994年3月23日中方S公司与荷兰B公司签订了一批花生仁买卖合同。

合同规定,卖方向买方提供每盎司标准粒数为40-50的花生仁5000吨,单价为每吨715美元,FOB 天津,装期为94年4-5月,买方应于装运期前15日开出信用证。

合同签订后,卖方备好货并通知买方。

3月24-25日,买方按照以往的习惯派出技术人员,与卖方有关人员共同验货。

验货后,买方对货物不满意。

5月13-14日双方再次验货,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其后,S方多次通知买方开证,买方未开证,也未派船接货。

到5月31日,买方提出解除合同,但卖方仍希望履约,并与买方联系,至6月13日谈判失败。

卖方将已备好的5000吨花生仁榨油后变卖,造成一定损失,为此,卖方提出索赔。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将争议提交仲裁。

仲裁庭审理时发现,合同中只规定买方应于装运期前15日开出信用证,并未规定买方要在验货合格后的合理时间开证。

因此,认为无论双方在以往的合作中是否又先验货后开证的习惯,但这也只是默示的条件,当事人可以明示的约定取代默示条件。

所以,买方未按时开出信用证,又未派船到装运港接运货物,属于根本性违约。

3、卖方的交货和交单义务【案例一】卖方作为托运人发货之后,承运人签发了空白抬头的指示提单。

货到目的港后,由于某种原因,收货人没有拿到提单。

为了顺利提取货物,减少码头仓租,买方向承运人出具担保函,要求承运人不凭提单放货给收货人。

承运人照办了。

收货人提走货物后,没有按约向卖方付款。

卖方虽控制着提单,却失去了货物。

卖方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承运人无单放货,并要求其赔偿自己的损失。

对于此类争议,一般情况下,法院都会判决承运人要赔偿卖方的损失,因为,根据海商法的规定,承运人负有凭正本提单交付货物的义务。

其接受买方出具的保函将货物交给非提单持有人,不能免除其向正本提单的持有人交付货物的义务。

但如果上例中,承运人向托运人签发的提单是记名提单,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案例二】1998年7月、9月、12月,江苏轻工为履行其与美国M/S公司的售货合同,委托江苏环球向美国博联托运四票箱包产品。

江苏环球接受委托,办理了四票货物的订舱、报关、向承运人交付货物等委托事务。

价格条件为FOB中国,货物价款共为150542.75美元,约定付款条件为D/A120日或30日。

8月9日、9月26日、10月6日、12月18日,江苏环球代表美国博联向江苏轻工签发了以美国博联名称为承运人抬头的四套正本记名提单,并将提单交付江苏轻工。

提单载明的收货人和通知人均为美国M/S公司。

四票货物装运后,分别于1998年9月2日、10月29日、11月1日,1999年2月10日运抵美国迈阿密。

货物的正本提单是由江苏轻工直接寄给其在美国的关系公司-JSL国际公司,由其提示要求收货人付款赎单。

收货人美国M/S公司提货时称未收到正本提单,于1998年11月16日、12月4日、1999年元月29日、3月5日向美国博联出具提单保函,付清运输费用后,提取了货物。

四票货物出运后,1999年2月23日,江苏轻工以传真形式向江苏环球查询货物到岸情况,咨询货物移洛杉玑每票单子所需费用,没有明确要求停止交货。

同年3月8日,江苏轻工传真告知江苏环球已得知收货人提走了货物,要求江苏环球承担无单放货的责任。

1999年7月,江苏轻工因未收到货款,以无正本提单交货起诉江苏环球和美国博联,要求两被告赔偿其货款损失。

【案例三】卖方A与买方B达成交易,签订了买卖合同。

买方在开立的信用证中,要求卖方交货后提交的提单上,要以买方作为托运人。

虽然卖方在以往的FOB合同下所出具的提单均以卖方作为托运人,但卖方了解到海商法的有关规定,认为以买方作为托运人并无不妥,因此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在制单结汇时,卖方要求承运人签发的提单注明B商为托运人。

不料卖方交单时出现了不符点,被银行拒付并退单。

而货物已在运输途中。

这时,买方以托运人的名义向承运人发出指示,要求承运人将货物交给他指定的收货人。

承运人照办了。

这样以来,导致卖方虽握有提单,但货物已被他人提走。

由于单证不符,他无法从银行得到货款,向买方索赔也困难重重。

发生这种情况,不少是由于买方和承运人串通所致,所以,卖方加强其风险防范意识是十分必要。

4、如何出口通关及单证的处理?【案例一】两个苏格兰商人之间,按FOB丹迪条件销售黄麻。

合同订立后,国家规定除非取得许可,禁止黄麻出口。

试图出口黄麻的买方,申请许可证遭到拒绝而想取消合同。

上议院认为买方无权仅仅因为无法取得出口许可证而取消合同。

买方已尽力申请许可证,但这并不重要。

卖方对于买方的不能履约提起索赔,但买方对此置之不理。

上议院认为,既然合同约定在苏格兰全部履行,那么买方在货物按FOB条件交付后打算怎么处理与卖方无关。

并不知道预期出口的卖方,有权视FOB交付地点,等同于国内或当地市场上任何其他交付地点。

相应地,他们不能因为买方的意图受挫,而被迫承担他们原先没有意识到的风险。

【案例二】某一FOB合同,买方是一个曼彻斯特商人,作为一家美国公司的代理人向当地的一家制造商订货,以FOB曼彻斯特价格条件,购买60吨苯胺油。

在合同签订后,英国政府发布了一项除非取得许可证,否则禁止苯胺油出口的命令。

买方让卖方去申请许可证,但是卖方不能履约。

他们第一次申请许可证遭到拒绝,第二次申请取得了许可证,但此时合同已过期。

在“交货不能”之诉中,法院最终判定申请取得必要的许可证的义务,归买方而非卖方,因而驳回了原告的主张。

6、卖方的装船通知很重要!【案例】买卖双方按照FOB安特卫普条件达成一笔交易,合同要求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将货物运往奥德萨。

合同签订后,卖方按时发运了货物,但没有及时发出装船通知。

后来,买方收到卖方发来的装船通知时,货物已在运输途中发生了全损。

卖方要求买方支付货款,遭到拒绝,于是提起诉讼。

买方要求引用英国货物买卖法的规定:“除非另有约定,当卖方送交给买方的货物须经包括海运的运输,在通常情况下应办理保险的,卖方必须通知买方,以便他能办理海运保险,如果卖方没有及时通知,则应承担海运的风险。

”对此,法院应如何裁定?7、FOB的变形问题【案例一】有一船在日本装货时,货物只装了一半就遇到台风袭来,为了避免船在港口碰撞,港务局要船离开泊位,由于匆忙,已上船的货物没有理舱固定好,结果在外锚地遭受了损失,合同使用FOBS,风险何时转移?上船而未理舱的货物损失由谁承担?【案例二】在印度一装运港装袋装食糖时,只装了200吨时,船上失火。

后虽扑灭,但已上船的袋装糖遭受烟火和水浸严重受损,如果采用FOBS条件成交,卖方有无责任将受损的货物卸下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二、关于CIF的大型案例1、如何理解CIF的交货方式?【案例一】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卖方A与英国一买方B按照CIF条件达成一笔交易。

装运港在美国东部某港口,目的港是英国某港口。

合同签订后,卖方备妥货物,并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和装运港将货物发运。

载货船只在大西洋上被敌对国德国的潜艇发现,并被对方发射的鱼雷击沉。

买卖双方均得知了这一消息。

卖方将合同规定的全套单据备好后,通过银行向买方提交,并要求买方付款赎单。

买方则以卖方所交的货物已全部灭失为由,拒绝接受单据和支付货款。

为此,双方发生了诉讼。

最后,法院以卖方通过提交合格单据完成其交货的义务为由,判买方败诉。

【案例二】法国某卖方按照CIF条件向英国某买方出口一批货物,装运港为法国的加来,目的港在英国的多佛尔。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备妥了货物并安排好了船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