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1)

医疗机构特殊药品管理(1)


•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 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 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 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 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 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根据 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对于麻醉药 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滥用 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 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 和科研应用 。
环节管理——使用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第四十条 执业医师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 《处方管理办法》
–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 限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执行。
温家宝
二○○五年八月三日
重要性
• 1、国务院颁布的一部《条例》 • 2、内容完整,对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 、
经营 、使用 、储存、运输 、审批程序和监 督管理 、法律责任 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
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目的 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
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 《条例》第1条
单位 支 支 支 支 支 片 片 片 片
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全国人大
2001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
法规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2年9月15日 2005年11月1日
行 政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麻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1988年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精 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 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
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 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身份证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 性别、年龄、身份证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 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 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
量、用法用量。
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 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
有效的身份证明
环节管理——使用
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患者户籍、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知情同意书》也应存入患者病历内
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户口薄;在暂 住地居住的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和公 安机关核发的居住、暂住证明
•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 第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日常管理工作
– 第五条 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承担
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
申请《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二)具有经过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培训的、 专职从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药学专业 技术人员
关规定的通知
部 卫生部
诊断证明
门诊病历
麻醉卡
麻醉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 一个重要里程碑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42号)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已经 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通 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总 理:
• 《药品管理法》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第五条 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药学专
业技术工作。
专业 药学(中药学)
临床药学
技术职务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
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 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与普通处方的区别
纸色 前记
正文 后记
白色
普通处方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 淡红色
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费别、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 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国食药监安[2007]633号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 • 麻醉药品123种 • 第一类精神药品53种 • 第二类精神药品79种
子长县人民医院现有麻醉药品目录
药品名称 杜冷丁注射液 吗啡注射液 芬太尼注射液 麻黄碱注射液 氯胺酮注射液 可待因片 杜冷丁片 吗啡片 盐酸氢考酮控释片
药品规格 100mg 10mg 100mg 100mg 100mg 30mg 50mg 10mg 10mg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和规范化 管理培训
前言
• 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 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 高度重视。
•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 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 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 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 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 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安部、卫生部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品种目录的通知》
国食药监安[2005]481号 (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 麻醉药品121种 • 第一类精神药品52种 • 第二类精神药品78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安部、卫生部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品种目录的通知》
现役军人(含武警)的身份证明,是《军人证》; 境外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的身份证明和居 留证明
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及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 人员的身份证明,是外交部核发的有效身份证件
环节管理——安全与监督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各环节应 当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应当有记录。
用的上 管得住
三、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
一)机构许可 二)人员资质 三)环节管理
1、采购与储存 2、使用管理 3、安全与监督
一)机构许可 机构资质.《印鉴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二)人员资质
1、管理人员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专职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
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好麻醉药品, 防止非医疗目的的滥用和流失。
罂粟花
主要内容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
我县麻醉药品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
• 1987年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规定:麻 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 成瘾癖的药品。
第二十五条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 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环节管理——使用
《处方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 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剂药品和第一类精 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 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病历中应留存 下列材料复印件 备查
•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形势日趋严峻 ,近年 来我国非医疗目的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问题日益严重,随着吸毒人群不断扩大 (2004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达114万 多人,涉毒县市2148个,药物滥用问题已 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上述
问题为麻醉药品管理增加了难度,要求医
疗机构一方面用好麻醉药品,另一方面,
3、医师- 处方资格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 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 该种处方。
3、医师——处方资格的获得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 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 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 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所在地设区的
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报送
市卫生局
医疗机构 人员资格名单
抄送 市食品药监局
三) 环节管理——使用
使用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 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
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保存期 限
其他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 医疗用毒性药品、精二药品处方保存2年, 麻醉药品、精一药品处方保存3年。
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麻”、“精一”、 “精二”(白色)。
麻醉处方
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
分类
剂型
一般患者
麻醉药品 注射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