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三5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5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本质。

(2)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反映的事例,分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人与动物心理的形成区别,分析说明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自己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意识的本质的学习,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进一步感悟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学法指导】1、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自主学习】 一、知识图表二、基础梳理(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______ _____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 ________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没有_____ __________,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_______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_____ _______。

不管是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因此,意识是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_________,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 ___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是_________的,意识是_________的,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三、问题导学1. 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2.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含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与物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3.辨析: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自学检测】单项选择题:1、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民间许多俗话其实不“俗”,往往包含着深奥的哲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的哲理是( ) ①梦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留下的印象,以梦的形式剪接组合而成②梦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③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④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神仙、妖魔、鬼怪的描述,他们往往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

这表明( )①神灵世界就其内容而言源于现实世界②人可凭空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③一切观念性的东西都根源于客观世界④意识源于客观世界而又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4、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

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苏联有个名叫朗道的人,4岁就能阅读书籍,被人们称为“神童”。

他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正在他年富力强时突遇车祸,脑部受到了严重损伤,失去了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虽然他又活了6年,但再也不能进行科学研究了。

这说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意识是大脑长期发展的产物D.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有正确的思想7.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他的住处周围长满了竹子。

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因而他在画竹时,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快速地画出各种各样生动逼真的竹子。

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意识具有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特点8.在古猿向人的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上帝的意志B.自然界的发展C.人脑的形成D.劳动9.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

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B.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C.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10.《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后讨论,其他小组展示时做好学案的完善和补充)探究一:(1)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为什么?(2)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鬼神观念?为什么?探究二:怎样理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2. 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能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因此,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有意识的,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否认了()A.意识对人脑的依赖B.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大脑的机能3. 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 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

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象力。

其实,人的任何想象()A.都来自客观世界B.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C.都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臆造D.都来源于人脑5.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懦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改变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7.“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

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8.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

这表明()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

这启示我们()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意识就反映什么。

”这个观点表明()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