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单元测试题(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

第4单元测试题(地理新人教版必修3)


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
C
D、_______
____,
E、_________
_____,
F、_________
_____,
G、____________ 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_
_____,
乙、__________
___, 丙、 _______
4
_______。
(4)、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1-3 题。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陕西
34474 3543
935.00 2.67 3.57 73.37
20.40
注:耕地面积和人口均为 1996 年数据。
11、上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内蒙古
B.甘肃
C.福建
D.宁夏
12、生态退耕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宁夏 B.内蒙古
C.甘肃
D.陕西
13、上题正确选项地区生态退耕的主要是原因是(
答案
题号
9
答案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蕉岭中学高二地理
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
座号
2
3
4
5
6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6、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7 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___
___,
B、__________
__,
C、________
B.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
C.2001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2
10、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广东
23525 6961
248.60 13.76 1.23 1.88
83.12
江苏
44720 7110
344.80 37.27 3.26 8.71
50.77
福建
12135 3261
66.50 36.61 8.37 2.44
52.58
宁夏
8110 495
373.60 2.29 0.20 96.56
0.94
_____
17、(18 分)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农业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下图表示的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草场—畜牧业— 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读图分析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并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系统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 3 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 3,回答 6—8 题。
6、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7、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 年代初期
B.70 年代中期
C.80 年代中期
D.90 年代后期
8、1961—2007 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 1999 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A.保护湿地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防止水土流失
14、主要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造成耕地减少最多的的省区是(
3
D.防止地质灾害 )
A.江苏 B.福建
C.广东
D.宁夏
15、上题正确选项地区农业结构主要的调整方向是(

A.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发展林业
C.发展水产养殖业
D.发展乡镇企业
班级
一、选择题
题号
1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图2

1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图 2 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 2,回答 4—5 题。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 1996—2004 年耕地变化情况表,回答 11-15 题:
1996—2004 年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变化情况表
耕地 人口 区域
面积(Km2) (万人)
1996—2004 年耕地减少去向比重(%)
减少面积 建设占 灾毁耕 生态退 农业结构调
(Km2)




内蒙 古
55689 2232
1009.60 1.78 2.26 95.26
0.69
甘肃
34860 2467
374.20 2.36 0.55 91.24
5.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