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郑美英(河南睢县公费医疗医院 女内科护理,河南 睢县 476900)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及改善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两组均测量焦虑抑郁状态及血脂水平,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焦虑抑郁状况和血脂改善状况。

结果随访6个月,对照组血脂水平,焦虑抑郁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综合性的细致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焦虑和抑郁。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焦虑抑郁;血脂水平中图分类号:R 541.4 文献标识码:B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发病急,来时凶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该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与高血脂存、高血压在一定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良的情绪和血脂水平的不稳定又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对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2010年期我院收治的90名冠心病患者采取了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希望对护理同仁起到些许启发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的90例冠心病且伴有高脂血症及一定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男40例,女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年龄50-77岁,平均(63.4±10.1)岁;病程0.5-12年,平均(5.3±1.1)年;对照组:年龄49-78岁,平均(62.1±10.6)岁;病程1-13年,平均(6.1±1.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全部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2]。

冠心病类型:心肌梗死型25例,心绞痛型65例;心功能Ⅱ级38例,Ⅲ级52例。

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和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和肝肾功能不全等。

1.2 干预措施1.2.1 对照组给予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服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1.2.2.1 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着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教育患者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确了解心理状态可影响病情的发生与发展,因为紧张、焦虑可加重心脏负荷和心肌缺血。

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压力过大,可以多和患者谈心,并适当的听音乐、运动等主动释放不良情绪,并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嘱咐家属避免刺激患者,以免使患者情绪波动。

1.2.2.2 发放我院自编的冠心病知识手册,其内容简便易懂,以方便患者及家属自主学习。

1.2.2.3 服药指导冠心病患者病情长需要长期服药,服药依从性较差,首先应让患者深刻认识到按医嘱服药对防止病情复发及恶化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帮助患者了解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用药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

教会患者病情观察及自救。

如冠心病发作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静坐或静卧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般1-2min缓解,若 5 min 后无缓解,可再含服半片,但若数min后仍无缓解,应立即就医。

急救使用速效救心丸,开始剂量宜小,一般 4 粒,后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 4 -6 粒,如连用 2 次仍不能奏效,应立即请医生救治[3]。

1.2.2.4 日常生活护理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恰当的运动对冠心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根据对患者的身体评估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以不感过度疲劳为宜,可从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床上运动过渡到室内来回走到直至做些保健操太极拳等,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加重病情。

1.2.2.5饮食护理以低脂、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不食动物内脏,避免过饱,少食多餐[4]。

1.3 观察指标出院后随访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入院时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血脂水平,观察生活习惯用药改善情况,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测量焦虑抑郁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

2 结果2.1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干预组 干预前 45 6.78±1.11 2.86±0.81 3.78±1.44干预后 45 4.62±0.61 1.33±0.31 2.12±0.33对照组 干预前 45 6.92±1.15 2.75±0.89 3.69±1.42干预后 45 5.63±0.43 2.12±0.34 3.12±0.68 2.2 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 、SF-3变化情况干预组SAS、SDS干预前后评分明显下降;SF-36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 、SF-3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 、SF-36变化组别 SAS SDS SF-36护理干预前 55.3±16.3 59.6±14.6 40.2±11.9护理干预后 43.1±10.1 46.4±11.8 55.6±12.2临床研究・ ・(下转第171页)收稿日期:2012-06-17羟色胺出峰时间为7.6min,二者分离良好,结果显示内标和空白基质对药物没有影响。

2.5 灵敏度实验取空白血浆和空白血小板,加入5-羟色胺对照品适量,等度稀释,到相当于血浆中药物浓度为0.025μg/mL,按照1.6项下预处理并进行HPLC测定,与空白血浆和血小板同法处理测定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得S/N=3,则确定0.025μg/ mL为该方法的定量下限。

3 讨论5-羟色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人体主要存在于消化道黏膜中,游离在血浆和血小板中的5-羟色胺对机体有一定的活性,目前文献中报到的含量测定较多的基质有脑组织、血浆等,方法有荧光分析法,酶联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5];荧光分析法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常需要加入荧光剂,选择复杂,气相液相色谱也会受到物质可以气化的限制,且实验成本高;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高,同时由于生物样本的复杂性,HPLC也可以对5-羟色胺等物质进行有效分离,是检测常用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检测器,方法也各有利弊,目前文献多用荧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本法采用紫外检测法,方法新颖且样本前处理简单,没有杂质干扰,可以达到方法学建立的要求,同时避免荧光检测法受被测物质荧光性的影响。

本法使用NMS为内标不但可以与被测物准确分离同时可以减少被测物在样品提取中的损失,提高回收率[6]。

空白血浆及血小板制备好将其各自混匀同时分装使用,这样可以避免本底差异,确保方法准确性,同时保证血浆和血小板的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1] 李端.药理学[M]. 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2] Atkinson W,Lockhart SJ,Houghton LA,et al.Validation of themeasurement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5-hydroxytryptamine in plasma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06,832(1):173-176.[3] 李伟荣,姚丽梅,王宁生.5 - 羟色胺、组胺检测方法概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 4(9):5.[4] 杨蕾,李伟荣,王宁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血小板内5-羟色胺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 2010,5(5):3.[5] 李雪芹,李运景,王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及血小板中 5-羟色胺含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119-121.[6] 王 强,唐爱国,谭立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小板中52羟色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3:315-318.(杜原刚 编辑 )(上接第168页)3 讨论3.1应用范围“瘀血”是不但是一种病理变化的产物,同时又能作为一种病邪,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瘀血”的常随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症。

但所有的瘀阻,都具有疼痛,肿块,以及肌肤甲错,舌色紫暗或瘀斑,脉细涩等特征。

凡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均可采用“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3]。

3.2用药配伍“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运用虽然广泛,但在具体应用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灵活用药。

比如对于出血的病人,宜行气止血与活血化瘀同用,做到止血而不留瘀;对身体虚弱的病人,宜活血化瘀与益气养血同用,做到化瘀而不伤正。

其他的如热毒挟瘀者,宜解毒化瘀;痰瘀交阻者,宜化痰祛瘀。

寒凝血瘀者,宜温经化瘀。

3.3注意事项活血化瘀法具有两面性,应辨证使用。

它既具有除病去邪的一面,也有耗气伤阴的一面。

因此,临床应用必须注意它的两面性。

必须细致询问病情,准确的辨证论治,确定的确有瘀血证,才能使用活血化瘀法。

另外,瘀血的成因也有多种,切不可随便用药,瘀血的成因有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与,血热致瘀等。

病症特点有疼痛,肿块,出血,色紫暗,可出现肌肤甲错,及脉象异常。

临床用治血化瘀的目的在于泻其有余以达到”损其大半”后,实行攻补兼施。

切不可滥用治血化瘀峻剂。

对于出血病人则可以用活血化瘀法,但因尽量避免使用破血逐瘀之峻剂。

在配伍方面,上部出血不能用升提的药,下部出血不能用沉降类药。

活血化瘀药药性大多入里。

因此,表证未解者,应首先解表,或在解表的同时化瘀。

活血化瘀药大多能坠胎下血,所以孕妇应当忌用。

参 考 资 料[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9.[2] 崔金英.冷冻联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38例[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35.[3] 许庆涛.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尖锐湿疣1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6):309.(杜原刚 编辑 )(上接第169页)3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这与曹翠英的研究一致[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