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
• 核心语意: (1)对“老”的客观陈述。(2)对“老”的主观评价。
方法一:依据层意转换的要点概括
• 二、阅读《年年依旧的菜园》第一段,此段展现了外祖母家菜园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 括。(小组兵教兵)
• 外祖母家有一片莱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 后种香菜、水萝卜和土豆,再之后种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黄瓜等。 当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 在园子里,那时候菜园中的蔬菜品种可就丰富多了。时间一到,菜园里黄瓜 顶花带刺,或翠绿细长或粗壮脆嫩,鲜亮得让人垂涎欲滴;一嘟噜一嘟噜的 豆角从叶片的缝隙间垂挂下来,白里带紫的豆角花默默地绽放;肥硕的茄子 挤满秧枝,紫嘟嘟的像脸蛋似的彰显笑容;壮实、疯长的倭瓜秧爬满了整个 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墙,黄色的喇叭形花朵正芬芳吐蕊呢:好一派生机盎
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
----段落的语意理解
一、教学目标:
• 1.明确要点概括的基本方法及常见题型。 • 2.试题精练,提高概括能力。
二、技法点拨:
• • 一个原则:基于文本
• 两个观念: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
联系观念一一联系全文、联系主题、联系题干
三个步骤:
• 1、速读文章,了解大意: • 2、根据试题,精读文段: • 3、搜索信息,概括作答。
• 学生交流,师总结:
• 方法二:依据特征转换的要点概括
• (三)合作探究 • 阅读《老去的村庄》,为了更好地描述村庄的诞生,作者在第②段以鸟儿作
比,这样作比突出了村庄的哪些特点?
• ②遥远的时空里,一只寻找乐土的鸟儿,在空中飞过,它无意中看到一 片繁荣的树林,找到了一棵适于居住的大树,于是鸟儿栖息于此,驻足安家, 养育后代。村子的诞生,就如这只鸟儿一样,无意的偶遇成就了一代代的人。 村子,在形成之前,可能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蛮之地,除了野草外,就是黑 褐色的土地;也可能是一片茂密的丛林,枝繁叶茂间,野禽出没;它们都是 原生态的、自由的、随意的,无所谓繁荣与沧桑,也无关年轻与暮年。在某 天的某时,某人独行至此,或顺流而下,碰巧船搁浅到此。人,累了,渴了, 也可能被这边的美景吸引住了,于是,他停下脚步,放下行囊,在此安营扎 寨,生儿育女。缕缕炊烟升起的那刻,村子便诞生了。
小试牛刀:
• 阅读《老去的村庄》,第四段,说说村庄老去有哪些原因? • ④与外面的世界相比,村子是落后的。离开村子的愿望就像瘟疫一样,
在空中飘荡着,传递着。“离开这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到外面去。” 一句句强烈的声音召唤着村子中的男人女人,也使他们抛弃了养育他们 的村子。这一走,毅然决绝,义无反顾。那座亲手垒起的院落,那棵亲 手栽种的杨柳,那片倾注了汗水的土地....都挽留不住那些躁动不安的心, 也牵扯不住那些匆匆离开的脚步。
谢谢指导
• ①句子层次与关联 • ②类比 • ③核心的、无意偶然的,是适 合安生的乐土。
• 特点:偶然获得的(无意的偶遇) 适合安身的乐土(适合安家和 养育后代的地方)
• 方法三:依据意义转换的要点概括
三、课后小结
• 层意转换的要点概括 • 特征转换的要点概括 • 意义转换的要点概括
• 原因:①村子比外面的世界落后。②村中的男人女人向往外面世 界的精彩。(或:村中的人离开村子的愿望很强烈。或:村庄承 载不了青年人的梦。)
• 课堂小结
• (四)课后练习(自主生成)
• 阅读《节令是一种命令》,从第一段来看,老人买的西红柿有着 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描绘出这些特点的?
• ①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 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 状的绿色,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 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三、实战演练
• (一)阅读《老去的村庄》,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①段的两层 语意
• ①人会老,树会老,万物会老,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会老。就 连那沉寂于低洼之处的小溪,也会经不起日月的提炼,渐渐萎缩 干涸;孤坐草丛之中的岩石,也抵不过风雨的侵蚀,日益松散风化。 老,是归宿,是终结,是面对时光潇潇洒洒地流逝而无可奈何的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