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教案)

写作指导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目的:
了解写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叙文常常要写人,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把人物写活,写成他自己呢?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相互交流,谈谈有何经验和技巧。

二、方法指导
1、以描写绘人,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1)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表情等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①出示一组人物肖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绘。

不能面面俱到,描绘人物最富特征的部分。

如:
鲁迅(坚毅不屈):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
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贝多芬: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②外貌描写常犯的毛病主要有:描写多余;描写太多、太细;描写千人一面。

4外貌描写多余: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是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
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了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位小姑娘。

老大爷两鬓如霜,
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脸像核桃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

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子向上翘着,怯生生的躲在老大爷的身后,两只乌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

我们向老大爷打听,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

”我们谢过老大爷,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点评:文章重点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见闻,半路打听路只是非常次要的情节,这里的人物不是主要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这里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描写没有必要。

4外貌描写太多、太细:从头到脚细细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特征,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有形无神。

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穿深灰色夹克衫,下穿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刚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青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嘴角总挂着微笑。

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点评:本文要扣住“生动”二字,体现老师的教学艺术,外貌描写只要几笔简单勾勒即可。

4外貌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能反映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我们要根据人物的典型性格,写出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

如果一样的相貌,一样的打扮,就像克隆似的,根本看不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写美女,都是“瓜子脸,柳眉杏眼,樱桃小嘴” ;写老师,都是“两鬓斑白,戴一副眼镜” 等,违背了生活的真实,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2)绘其声形
语言大师老舍曾说:一个老实人划火柴点烟没点着,会说:“真没用,连根香烟都点不着。

” 而性格暴躁的人,会把火柴往地上一摔,高声怒骂起来。

①阅读片段,揣摩方法,分析性格。

♦接着来的是左拉。

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

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
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并把他们卷入一些富于想象的人所喜爱的却又是极端荒谬、忘乎所以的学说中时,他还变得忧虑起来,晃动一下大腿,不时在发出几声:“可是……可是……”然
而却被别人的大笑声所淹没。

过了一会儿,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也很温和。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

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他时而激情漓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他激动起来未免逗人发笑,但激动后和蔼可亲的样子又使人心情愉快;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

小结:人物描写除描写外貌外,还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突出性格;描写时要用词准确,恰当运用修辞,形神兼备;可穿插适当的记叙、议论,凸显人物的性格。

②读《节俭的张先生》,看文中怎样表现其节俭的性格。

♦食堂里,张先生急着要去上班,他端起饭盒,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将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发现衣襟下滴了几滴米粥,于是他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中。

---- 动作描写,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重视细微举止,突出个性。

③人物的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

读下列短文。

修改。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的?”捣乱鬼董晓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晓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晓天踢的。

”董晓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

”李星说。

--- 这段描写单调乏味,没有符合特点的个性化语言,如果突出语言特点,加以相应的表情、动作,就会加强表达效果。

修改后的片段:
♦门被踢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说:“谁踢坏的?”捣乱鬼
董晓天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人叫我看门。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这下惹恼了旁边的高芳芳:“是董晓天踢的。

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

”董晓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董晓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直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各自特点活灵活现。

2、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是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细小环节,包括动作、神情、物件、
环境等。

它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

需要注意:
细节要真实,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精心选择,巧妙安排,切忌繁琐描写;要有明确目的,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

♦细节描写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卷子发下来以后,许多人像化学反应中的原子那样,迅速活动起来。

右手握着笔,装
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左手伸进了抽屉,目光分成了三份:一份佯装看卷子,一份远观抽屉里那半遮半掩的书,还有一份则观察老师的行踪,也许一会儿还会出一份 --------------------------- 斜视同桌的卷子。

3、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特点。

展示人物形象,还可以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例加以描写,如《邓稼先》一文,写了邓稼先在文革期间调解冲突,答复杨振宁关于中国原子武器是否有外国人参与,在井下发射信号消失后坚持留守现场几件事,
从多个侧面表现其崇高品质。

例文分析:《我的老师》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老师什么特点?
(2)全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所选的事例,在顺序和详略安排上有何特点?
三、技巧归纳:
1、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中的写事,重在刻画人物,不必刻意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

如《我的老师》中的写事。

2、既可以是关键时刻的主要表现,也可以是细小、平常,但能表现个性的事情。

3、多个事例应该从不同角度表现认人物的性格。

4、描写要突出详略。

四、写作:
以“我的同学”或“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600 字左右。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