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文学性阅读名家专题之韩少功专练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蛮师傅韩少功莫求带着两个村干部,来到我家言不及义地东拉西扯,喝茶,抽烟,翻翻桌上的报纸,看上去无事不登三宝殿,但又迟迟不入正题。
最后莫求犹犹豫豫地说:“到山上走走,如何?”走就走吧。
他们显然不是拉我去观光。
爬到蕉冲和梅峒之间的大岭上,走完一截新泥翻滚的路坯子,正题才出现在前面。
原来公路开挖到这里以后,碰到了前面一个陡崖。
往左边挖吧,坡度不大,但可能遇到岩层;往右边挖吧,没有岩层,但必须远远地绕路减坡。
他们不知下一步如何才能省工,要我来做个决断。
我吃了一惊。
开路这样的大工程,他们既无测量也无设计,一个瞎子也想摸上天?或者说,他们迈开两脚就是测量,摸摸脑袋就是设计,一台挖土机挖到哪里算哪里,再来一次土法上马大跃进么?怪不得他们不久前闯下大祸。
一台推土机一步踩空,几个筋斗翻下山去,把竹林哗啦啦压倒一大片。
莫求当时脸色惨白,喊一声“娘”,差点晕了过去,好半天醒过神来,要大家赶快下山,说人肯定是没有了,但有只手,有只脚,都要捡回来,到时候请万裁缝拿针线连一下。
没料到那一次居然老天保佑,司机不但没死,而且毛发未损,从砸瘪了的驾驶室里钻出来,拍泥打灰,还是大活人一个。
翻车没翻出教训,倒翻出了更大的贼胆。
他们把推土机卸成几块,嘿哟嘿哟分头搬上山,胳膊大腿一凑,耳朵鼻子一拼,又成了一台推土机,又要继续开工。
几双眼睛盯着我,只等我一言定乾坤。
“老韩你读书多,”莫求递来一根烟,“你说说,这条路到底应该往左还是往右?”“我如何懂得这一套?”“你连外国都去过,什么路没有看见过?你就不要谦虚了。
”“这不是谦虚,是我真的不懂。
”“你当过主席的人,”——莫求知道我当过什么协会的主席,“书都写了好多本,还不比我们的水平高?还不比乡政府贺麻子的水平高?”我没法让他明白,读书人并不万能,就算当了十个鸟主席,也没法设计出公路。
这事还是只能去找路桥设计院。
但我后来明白,我这样说也是犯傻。
他们虽然一直自称蛮电工、蛮木工、蛮砌匠、蛮司机,但也都是脔心七窍,对工程设计一事岂能不懂?只是手里少了钱,就没法去懂,只能装不懂。
莫求对我说,他们从各方筹集来的资金总共才六万多,若去找设计院,连半张图纸都买不回,修什么屁路?我们沉默了很久。
最后,我也只能跟着他们蛮干。
我提议大家在林子里再钻一遍,把两条路线实地再考察一下,但愿最终能达成共识。
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总算重新会合了。
我脸上被草叶割出好几道血痕,衣衫也汗了个透湿。
这还不算什么。
最倒霉的是老贵,被马蜂蜇了一下,哇哇大叫,眼泪双流,在林子里狗一样钻来窜去,说要捉住那只马蜂来“原汁化原毒”。
但这一切代价仍未换来共识,合议时还是有的要往左,有的要往右,一堆蛮师傅,谁也不服谁。
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渐暗。
这种神仙会不宜再开下去,起码老贵的蜇伤也痛得他受不住。
事情还是回到了原点。
莫求盯着我:“你说说看,挖哪边?”我心一横:“左边!”反对方没有吱声。
“你们硬要我唱戏,就不准往台上丢草鞋!”“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他们都这样说。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团狗屎也要吃了它!”我又补上一句,权当是在荒山野岭上再当一回主席。
我的会员们纷纷说:左边就左边,狗屎也要吃了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方案确实是半团狗屎:开挖遇到的岩层,比估计的要硬得多,费了我们好多人工和炸药。
一次山体崩塌,还差点闹出人命。
好在一俊遮百丑,公路总算通了,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
至于另一些方案会不会是狗屎,会不会是更大的狗屎,因为未能实施,就没法验证。
但有一条基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久拖不决,如果空谈坐等,等有了大钱以后再找设计院按部就班——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
(选自《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把两条路线实地再考察一下,但愿最终能达成共识”,可见我也是一个蛮干者,让大家达成共识,更可见出“我”不敢承担责任。
B.文中“只是手里少了钱,就没法去懂,只能装不懂”,可见这些人都是金钱至上,为了钱,不惜蛮干,甚至不惜有生命危险。
C.文章语言朴实,富于乡土气息,比如人物的名字“莫求”,人物的对话“狗屎”等基本都是乡村的语言,给人以亲切之感。
D.小说的结尾“我”的相关评论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
(2)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特征。
(3)小说结尾说:“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
”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心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我心归去(韩少功)小说阅读【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A项,“不敢承担责任”错误,从文中来看,“我”不是推托,而是不懂,如“我没法让他明白,读书人并不万能,就算当了十个鸟主席,也没法设计出公路”。
B项,“金钱至上”错误,从文中来看,这些人没钱去学,不是不去学,如“只是手里少了钱,就没法去懂,只能装不懂”。
D项,“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中“含蓄”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的结尾“我”的相关评论应是“直接”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如“如果久拖不决,如果空谈坐等,等有了大钱以后再找设计院按部就班——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故选C。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特征”,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
考生应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分析总结,得到答案,要在文中有依据,各点之间不要重合。
如在村民的眼中,“老韩你读书多”“你说说,这条路到底应该往左还是往右”“你连外国都去过,什么路没有看见过?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当过主席的人”“书都写了好多本,还不比我们的水平高?还不比乡政府贺麻子的水平高”,村民认为“我”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在“我”自己的眼中,“我没法让他明白,读书人并不万能,就算当了十个鸟主席,也没法设计出公路”"这不是谦虚,是我真的不懂”“我如何懂得这一套”,“我”有自知之明,不懂得修路就直接说明,但面对事实,“我也只能跟着他们蛮干。
我提议大家在林子里再钻一遍,把两条路线实地再考察一下,但愿最终能达成共识”,最后“我”从事件中获得体悟,“但有一条基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久拖不决,如果空谈坐等,等有了大钱以后再找设计院按部就班——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这说明“我”善于反思。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结尾说:‘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
’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心理”,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探究题,作为一道探究题,首先要分析出作者是什么观点,然后结合全文找到论据,必须有理有据。
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往往就体现在探究题上,我们不要为思维创新而创新。
对这句话进行个性化解读,一定要结合这句话所在的语境来分析,不能脱离文本胡乱地解读。
从文中语境来看,”但有一条基本上可以肯定:如果久拖不决,如果空谈坐等,等有了大钱以后再找设计院按部就班——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那样的话,我们看上去多了一些科学,其实一定是更可笑的狗屎”,这句话是强调这种“蛮干”尽管冒险,但有时胜过坐等和空谈。
探究时我们可以围绕“冒险”“有无科学性”“蛮干与坐等空谈”等角度展开。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解答】【答案】C①在村民眼中“我”是一个有见识的读书人,他们找“我”商量修路的事;②“我”有自知之明,不知道怎么修路就说不知道;③“我”又是一个事实逼迫下的“蛮干者”,因为无奈只好说出自己的想法。
④“我”是一个善于反思者,最后点出事件的根源。
蛮师傅们的做法虽然缺少科学性,但却值得这样做。
①蛮师傅们在没有设计院按部就班设计的情况下用少量的资金修通了公路,虽然不科学,但比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设计修路,要实用得多;②蛮师傅们为早日改变山村面貌而修公路,虽然有些蛮干,但比空谈坐等要好得多;③这句话阐释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能空谈坐等,那样将什么也干不成。
【点评】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比如本文中,可以找出小说中关于“我”其的相关描述,以及他人对“我”的态度,然后进行概括。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土地韩少功①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
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②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
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③有时候,瓜藤长袖飞扬,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
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上悬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④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
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
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
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⑤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
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很多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不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