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大作业

文献检索大作业

检索课题: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
一.技术背景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的研究涉及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多种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

我们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信息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是生命体对环境及客体的识别。

对人类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对光学信息(通过视觉器官来获得)和声学信息(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得)的识别。

这是模式识别的两个重要方面。

市场上可见到的代表性产品有光学字符识别、语音识别系统。

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进行“模式识别”。

随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当然也希望能用计算机来代替或扩展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

(计算机)模式识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迅速发展并成为一门新学科。

模式识别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外文检索词
主题词: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关键词: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技术(Technology)
同义词:Pattern Recognition
同义扩展:
模式:特征,表象
识别:认知,了解
全称与简称:模式识别技术(Pattern Recognition,PR)
下位词扩展:无监督模式识别,分类器,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等
上位词扩展:识别等
三、检索
1.检索图书
1.1检索途径:使用CALIS公共书目查询系统进行检索;
1.2检索式:题名=*模式识别技术*,检中文献数:25,无需调整检索策略.
1.3结果:
[1]李介谷,蔡国廉.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社,1986.
[2]余正涛,郭剑毅,毛存礼.模式识别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获得途径:
文献[1]可以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
通过馆际互借获得。

文献[2]可以从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等通过馆际互借获得。

2、检索论文
2.1检索途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2.2检索式:题名或关键词:(模式识别),检中文献数:6364
2.3结果:
[1]王守觉.仿生模式识别(拓扑模式识别)--一种模式识别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J].电子学报,2002,30(10):3-8.
[2]沈立峰,贾仕强,郭婷婷,安东.玉米近红外光谱在仿生模式识别中的特征提取
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4):1-6.
2.4获取途径:
文献[1]可以通过购买《电子学报》2002年第30卷第10期获得,或者从万方数据
库下载全文;
文献[2]可以通过购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第32卷第4期获得,也可以
从万期刊数据库下载全文。

3、检索学位论文
3.1检索途径: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3.2检索式:题名或关键词:("模式识别技术"),检中文献数:100
3.3结果:
[1]郝愫媛.模式识别技术在法庭科学微量油漆物证简鉴定中应用的研究[D].
[2]畅征.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肝癌PET探针优化研究[D].
3.4获得途径:
文献[1]和文献[2]都不以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学位论文库下载全文;
四、学科发展
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等都有相关专业涉及模式识别技术。

模式识别技术涉及的专业主要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所以学科学院主要在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等,基本上都是四年制的专业。

2.感兴趣的导师
(1)夏元清教授:男,1971年1月出生,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化信息处理与控制。

承担自然科学基金3项。

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
102篇,出版英文专著6本。

目前,担任IJICIC杂志副主编等社会兼职。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2011年受聘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利用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
检索式为:创作者:(夏元清)*Date:-2015,共检中文献59篇,其中期刊论文28篇,
会议论文8篇,科技成果4项,中外专利15项。

例:
[1]夏元清,黄焕袍,韩京清.不确定时滞系统ADRC控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34(4):383—385.
[2]夏元清,付梦印,邓志红,任雪梅.滑模控制和自抗扰控制的研究进展[J].控制理论与
应用,2013,30(2):245-248.
两篇文献都可在万方数据库下载全文
(2)蔡开元教授:男,1965年4月生于福建莆田,1980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分别于1984年、1987年、1991年在北航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之后留校工作。

1992年底晋升副教授。

1993年至1995年应聘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软件可靠性中心工作,任Research Fellow,参加欧共体尤里卡计划软件可信性方面的科研项目。

1995年10月晋升北航教授。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计算机学科)。

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二批,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

除英国外,曾在美国、澳大利亚、香港访问工作。

担任多种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主席。

主要学术论文发表在多个国际杂志上;两本英文专著《Software Defect and Operational Profile Modeling》和《Introduction to Fuzzy Reliability》分别于1998年和1996年由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在美国出版。

论著被美、日、俄、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数十位学者引用或发展,其中被SCI它引用百余次。

关于软件可靠性的部分研究工作被称为“蔡氏模型”,并被写入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教材。

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可靠性与测试、智能系统与控制、软件控制论。

(3)
利用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
检索式为:创作者:("蔡开元")*Date:-2015,共检中文献93篇,其中期刊论文45篇,会议论文8篇,科技成果3项,中外专利35项。

例:
[1]蔡开元,钟小军,白成刚.构件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模型简介[J].西安交通大
学学报,2003,37(6):5-8.
[2]全权,魏子博,蔡开元.软管式自主空中加油对接阶段中的建模与控制综述[J].航
空学报,2014,35(9):2-5.
两篇文献都可在万方数据库下载全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