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及其氧化物

硫及其氧化物

(2)2Na+H2S Na2S+H2↑
(3)SO2+Br2+2H2OH2SO4+2HBr
(4)2H2S+SO23S+2H2O
(5)H2SHH2+S
(6)SO2+2NaOH Na2SO3+H2O
9.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性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⑤H2S通入Pb(NO3)2溶液中.
②可燃性:,
③较强还原性(SO2、H2SO3、Fe3+、卤素、HNO3、浓H2SO4等)
④其它:H2S + Cu2+= CuS↓+ 2H+(弱酸制强酸);Na2S + H2S =
⑤氢硫酸: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3.实验室制法(阅读教材后填写)
⑴原理:。能否用HNO3或浓H2SO4来制取?
⑵装置:⑶除杂:
7.在标准状况下,将a mol H2S和b mol O2混合充分燃烧后,两反应物都没有剩余,得到三种产物(S、SO2和H2O),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SO2是(b-0.5a)molB.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8ag
C.3a>2b>aD.反应后氧化产物的质量为(16a-32b)
8.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
C.H2S与FeSO4溶液反应有黑色沉淀FeS生成
D.实验室制取H2S时,只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5.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硫化氢反应的是
A.K2S溶液B.SO2C.双氧水D.FeSO4溶液
6.下列物质中既可以利用化合反应制取,又可以利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制取的是
A.NaOH B.FeS2C.FeCl3D.CuS
难点: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考点及考试要求
理解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硫化氢的毒性、气味、强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理解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及亚硫酸的弱酸性;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认识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化学原理。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一.硫
1.结构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硫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硫单质通常可以形成两种结构不同的晶体:单斜硫和正交硫,它们互为;硫可以形成多种分子,如S2、S4、S8等。
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
C.PH3
D.SiH4
9.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n代表物质的量)
A.n(Fe)<n(S),总质量等于44gB.n(Fe)>n(S),总质量等于44g
A.Na2S和H2SO4B.Na2SO3和盐酸C.Na2S和盐酸D.Na2SO3和H2SO4
12.等体积的Na2S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并加入过量的稀H2SO4,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反应过程中无酸性气体放出,再微热中,始终无酸性气体放出,则原混合溶液中Na2S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 )
A.2∶1 B.1∶2 C.2∶3 D.3∶2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加热。
现象,结论。
【探究】二氧化硫与氯气、过氧化钠漂白有何异同?

【典型例题评析】
例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思路分析:该题看似简单,实际提出了3个热点概念,因此必须搞清4个概念的内涵,方可做出正确的选择。题中列举的大气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密切关系,其中由SO2引发的现象是酸雨。降水时,硫的氧化物以及所形成的硫酸和硫酸盐随着雨雪降到地面,称之为“酸雨”,其发生的主要反应:2SO2+O2 2SO3,SO2+H2O=H2SO3,2H2SO3+O2=H2SO4。溶于雨水中的酸性物质,使雨水中pH在4.5左右。光化学类雾由氮氧化物造成;臭氧空洞主要由氯氟烃、一氧化氮等造成;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等。
C.n(Fe)=n(S),总质量大于44gD.n(Fe)>n(S),总质量小于44g
10.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11.9g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白色固体为KOH和K2CO3的混合物B.此白色固体中含有K2CO36.9g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分析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写出SO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作剂
【思考】1、如果是2molSO2与1molO2在上述条件下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2、在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对不对?
写出SO2和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作剂
写出SO2和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作剂
2.性质
⑴物理性质
⑵硫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H2、O2)反应:
②与金属(Na、Al、Fe、Cu)反应:
③与强碱反应S +NaOH =+Na2SO3+H2O
3.用途:工业、农业、医疗
二.硫化氢
1.结构
H2S的电子式,结构式,是由键构成的性分子,其形成的晶体属于晶体。
2.性质
⑴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①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下列化学反应中,SO2是还原剂的是( )
点燃
A.SO2+2H2S 3S↓+2H2O B.SO2+2Mg 2MgO+S
催化剂
C.SO2+NaOH NaHSO3D.2SO2+O22SO3

11.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
⑷收集:⑸尾气处理:
4.S2-及H2S的检验方法:气体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例题一.在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弱的事实是
A.在H2S溶液中通入Cl2有单质生成
B.氯的最高正价为+7、而硫为+6
C.H2S气体在300℃受热分解而HCl气体在1000℃分解
D.硫粉和铁粉共热生成FeS,而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
与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写出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碱的反应,写出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了解了SO2的这些性质后,请讨论用什么方法收集SO2,以及多余的尾气如何处理?
【探究】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CO2和SO2这两种气体呢?
2、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12.某混合物粉末由溴化亚铁和硫化亚铁组成,经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则其中所含溴的质量分数为。
13.硫蒸气有橙色、红棕色、无色三种,它们都是硫的单质,由不同原子数组成的分子。已知橙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空气的8.82倍,则它的化学式为;红棕色蒸气的密度为8.57g·L-1(标况),则它的化学式为;无色蒸气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64,则它的化学式为。
答案:A
方法要领:这是一道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试题,SO2等气体引发酸雨,O3、氮氧化物、有机烃等引发光化学类烟雾,氟利昂、氮氧化物等造成臭氧空洞,CO2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这些导致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复习中应予以重视。
习题巩固
1.将H2S和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只有一种气体反应是( )
A.溴水B.酸性KMnO4C.浓HNO3D.CuSO4溶液
【知识回顾】
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观察SO2气体并归纳)
二氧化硫是一种色、味的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因沸点,故容易,溶于水。
【实验】SO2的溶解性
【现象】。
【探究】为什么针筒内气体体积会如此变化?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氧化物,因在上述实验中其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所以也属于性氧化物。
7.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Cl2B.H2S C.SO2D.CO
8.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浓H2SO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③D.③④⑤
【巩固练习】
1.C2.B 3.AC 4.BD 5.D 6.AC 7.D 8.D 9.D 10.BC
11.C 12. 13.S8、S6、S4
二氧化硫参考答案
一、1.D 2.D 3.B 4.AB 5.B 6.A 7.AC 8.B 9.A 10.D 11.AD 12.A
二、13.(1)H2S+Cl2S+2HCl
A.40mL B.35mL C.45mL D.110mL
3.常温常压下,将aL SO2和bL H2S混合,当反应后气体体积是反应前气体体积的1/4时,则a和b之比可能是
A.1∶1 B.1∶2 C.1∶3 D.2∶1
4.有关H2S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S因含有-2价的硫,所以只有还原性
B.H2S能与Na2S溶液反应
C.原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1D.此白色固体为KHCO3
11.常温下,向20 L真空容器中通入a mol H2S和b mol Cl2(a和b都是正整数,且a≤5,b≤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气体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