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09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200975030124姓名:刘鹏定西市区域优势分析和区域优化摘要:基于定西是甘肃中部的一个人口大市、贫困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生态脆弱,城乡居民收入不高。
利用定西特色产业优势,“马铃薯之乡”和“西部药都”和依托自身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治优势和水电、矿产、劳动力资源等“五大优势”,对定西市进行区域优化和评定。
关键字:区域优势、区域优化、农业、工业化正文:一、区域优势分析1、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定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
随着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定西会完全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
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2、310、212、316国道及馋柳高速、兰临高速穿境而过;还有平定、天定高速公路,定西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1】2、资源优势全市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50多种,其中黄金、地热水、红柱石、大理石、岩盐、花岗岩、石灰石、硅石、汉白玉等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漳县红柱石储量1亿多吨,是世界第四、国内第一大型矿床;岷县寨上金矿资源量108.6吨,是甘肃境内探获的第二座超大型黄金矿床和通渭温泉等等。
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良好的条件。
定西历史悠久,自然旅游资源绚丽多彩、人文旅游资源积淀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生态旅游日渐成型、旅游商品开发潜力巨大。
自然旅游资源有贵清山、遮阳山(4A级风景区)、雷公峡、首阳山、夷齐古冢、天井峡、太白山、双石门、鸟鼠山、仁寿山、岳麓山、南屏山、二郎山、双燕、马烨仓、渭水源头等;人文旅游资源有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李氏文化、老子文化、伯夷叔齐文化、大禹文化、漳盐文化和灞陵桥、李家龙宫、威远楼、汪氏元墓群、战国秦长城西端起点、哥舒碑、大崇教寺、铁城遗址、鲁公馆、貂婵故里、秦嘉徐淑故里等;也是红军长征红色旅游、数代名将胜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歌考察采录基地;狼渡湿地草原、通渭温泉、千年药乡、万亩花卉等景区(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随着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乡村旅游日渐成型;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逐步形成的环境和氛围,为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产业优势开阔的视野谋划产业发展,下大力气把马铃薯、中药材、畜草产业做大、做精、做强,权利打造“中国第一薯都”和“中国第一药都”,并通过做强这三大特色产业,提升农民的人均收入。
【3】此外、还有政治优势和政策优势。
4、特色产业优势定西市历代有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畜草产业、花卉产业、食用菌产业等等,有“马铃薯之乡”和“西部药都”之称。
【4】安定区:中国马铃薯之乡;陇西县: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临洮县:中国花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田径之乡、中国红豆草之乡;岷县: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漳县:中国蚕豆之乡。
目前全市已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鲁家沟、岷县梅川4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其中临洮康家崖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
全市有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2 6个,参与马铃薯交易的农贸市场185个,有1500多个收购网点遍布全市各乡村,马铃薯贩运大户达到2321个。
二、区域优化1、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定西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和营造创新环境为主线,以“真诚合作、讲求实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拓展双方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以保证与其他区域的双方利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联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将政府引导与调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结合,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项目合作的主体。
【5】2、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全市旅游线路,根据定西市的自然资源,抓住国家节假日调整带来的中短途游急剧上升的机遇,联手构建定西、兰州、天水一体化的旅游运作机制,着力打造三条旅游线路:一是“兰州-临洮-渭源-漳县-岷县绿色生态旅游线”,二是“兰州-安定-陇西-通渭黄土文化风情旅游线”,三是“四川-岷县-漳县-陇西-通渭-陕北红色旅游线”,力争今后吸引更多的游客。
【6】再者、还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开发或处在待开发阶段,例如:雷公峡、渭水源头等等,只是定为旅游区,并没有开发。
定西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50多种,并且储量丰富,在保护旅游景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建立开采区,用以解决定西市人口就业压力和市民经济收入,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环境的发展。
3、农业工业化⑪农业概况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54.49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0.15万吨。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马铃薯、中药材两大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面积达到416.4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
蔬菜、小杂粮等产业较快发展。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全市农产品总量大幅增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带动了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预计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入达到2700元,较上年净增320元,增长13.4%。
⑫主要做法①着力深化结构调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农产品总量的快速增长。
②精心打造“中国薯都”,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规模优势已经形成。
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315.35万亩,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示范片带78个、150万亩,示范点348个、80万亩,高产创建基地33个、50万亩。
实施马铃薯订单化种植180万亩,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4.9%,订单模式已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协会、大户主动对接农户的市场化运作转变。
二是宣传推介、鲜薯外销、精深加工和贮藏工作成效明显。
全市收购加工原料47.71万吨,生产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6.78万吨。
全市改造、新建各类贮藏窖(库)9. 6万眼(座),建设、提升贮藏能力105.8万吨。
三是良种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全市建成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1.6万亩,建立一级种基地18.7万亩、二级种基地75万亩。
③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④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2.28万亩,较上年增加7.23万亩,增长29%;预计总产量达到47.54万吨,较上年增加4.76万吨,增长11%。
⑤狠抓农村沼气项目,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
⑥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断提升。
⑦狠抓农资市场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⑧着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的科技转化应用步伐加快。
⑨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
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重点突出。
【7】发展科技农业,将农产品产业化,以农产品为原料,在定西市建立产业中心地,例如:安定区:中国马铃薯之乡,集中剩余马铃薯,就没有必要出口原品,而是出口加工品,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建立淀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厂。
再者、临洮县:中国花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可以发展花卉产业和艺术品制造产业等,定西市各个县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可以发展自己的产业。
【8】4、旅游业的开发将定西市旅游线路融入全省旅游线:建立多元旅游,完善旅游线路。
科学制定规划,在强化统筹协调上求突破。
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符合市情和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县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及景区(景点)建设规划,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全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以及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并做好与省旅游总体规划和各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实现与国土、建设、交通、林业、水利、扶贫、人社、教育、文化、体育、环保、金融、税务、宗教、文物保护等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
建立规范的旅游规划制定和评审程序,特别要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质量和水平。
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强行业指导,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有规不依的现象,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9】加强景点建设,在资源开发建设上求突破。
一是加快文化旅游建设。
二是加强生态旅游建设。
强化产业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
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强旅游交通建设。
二是实施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游览环境建设。
聚合产业要素,在培育旅游新业态上求突破。
一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二是创新开发旅游商品。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节会旅游。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在培育旅游线路上求突破。
一是加强旅游文化娱乐演出。
二是精心打造定西名小吃。
三是挖掘民俗文化、保护民俗古建筑。
扩大开放协作,在开拓客源市场上求突破。
一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二是加强区域交流协作。
三是培育洮河沿线旅游产业带。
联合甘南、临夏两州,把沿洮河旅游业培育成拉动消费和投资的重要产业。
加强行业管理,在提高行业素质上求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
二是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三是加快推进旅游景点、旅游饭店、农家乐的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四是深入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
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在人才强旅上求突破。
加强政府主导,在扶持政策上求突破。
一是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
二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业。
三是实行旅游企业奖励与补助政策。
四是加大旅游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五是积极培育旅游注册商标,着力提升品牌效应。
【10】5、完善交通线路加强与其他区域的交通网的建设,完善市内交通,是个各县联系紧密。
例如:以临洮和渭源为主,加强与兰州的联系;以定西、通渭和陇西为主,建设白银—定西—通渭—陇西交通网;以陇西、漳县和岷县为主,建立与陇南、甘南、天水交通网,使行政上的联系和市场上的结合,已达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11】总之,定西的产业以农业为主为原料,发展区域产业,完善交通,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突出做强工业。
加快城镇化进程。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宣传特色产业和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定西日报更新时间:2010-6-3【2】定西市旅游局发布时间:2010-12-23【3】中国经济新闻网兰州讯(记者仵树大见习记者王琳)2009年12月1日【4】《定西市特色产业发展主要情况》【5】定西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十一五”市院科技合作规划【6】中广网兰州12月1日消息【7】2010年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工作情况日期:2011-01-11 11:24 作者:来源:定西市农业局【8】记者王雨. 定西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N]. 甘肃日报, 2009, (2009-11-27)【9】全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10】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来源:定西市旅游局发布时间:2010-12-23【11】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0 年05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