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析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辨析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辨析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典例剖析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答案 C
审答思考
1.题干信息能否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吗?
答案不能。

2.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概念的理解要分别抓住哪几个要点?各细胞图像中各含几对同源染色体和几个染色体组?
答案同源染色体的理解要点:①形态上“同”——形态大小一般相同;②来源上不同“源”——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③行为上——在减数分裂时能发生联会。

染色体组的理解要点:①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②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③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缺一不可。

图①: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图②:无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图③:4
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图④:0对同源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图⑤: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3.图中各细胞图像中染色体的组成和行为各有什么特点?由此可判断各处于什么时期?
答案图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图②: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③: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图④: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⑤: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4.能确定图②④⑤的细胞名称吗?
答案不能。

5.坐标曲线中的纵坐标含义是什么?由此分析CD段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如何?
答案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的比值。

CD段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6.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异常体现在什么方面?此种异常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什么阶段?
答案等位基因Aa未分离开。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7.图二中的DE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何时?
答案着丝点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变式拓展
1.图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若出现右图则原因是什么?
答案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基因突变。

2.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精子,则与此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组成是什么?
答案Aab、B、B。

3.若该动物为雌性,请绘出产生Ab卵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4.若图二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变化,则DE发生在什么时期?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DE发生在什么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又发生在什么时间段呢?
答案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D段。

对位训练
1.如图,①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基因示意图,②③④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期的染色体形态示意图。

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细胞产生的突变必随精子传给子代
B.②③细胞分裂时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C.④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D.②④细胞分别含有4个和1个染色体组
答案 D
解析由图中③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而且图中①细胞为体细胞,该细胞中发生的突变一定不会随生殖细胞传给子代;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②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该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因此④细胞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不一定都是aB。

技能点拨
1.判断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
2.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异常细胞的三种原因
(1)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
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
子异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