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整体的世界

走向整体的世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 以产生电流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中心:
1866年德国 西门子发明世界 上第一台自激式 发电机——第二 次工业革命开始 的标志。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用碳化的卷绕棉线 作为灯丝,成功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它 延续了45个小时。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失败了25000次
(1)前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
(2)条件:
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良好的政治环境 大量积累的资本-----充足的资金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广阔市场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技术基础(直接推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动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促进了军事工业发展; 极大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第一次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才素质 发明基础 发明的数量和质量 科技含量 范围 时间 部门 生产组织 标志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以轻工业为主 工厂 进入“蒸汽时代”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 正结合 从英国开始再扩展 工人或技师 劳动经验
出现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美国纽约华尔街摩 根财团总部大楼
德国埃森的克 虏伯钢铁公司
二、瓜分世界狂潮
阿富汗
埃及
香港
新加坡

思考以下问题: ①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 ②瓜分狂潮的概况? ③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演变?
新西兰
二、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列强的经济实力上升,进一步拉大了与落后国家的差距。 2)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 。
美 早期政策重点 ——建立美洲体系 泛美同盟 国 1、目的是追逐商业利润,要求 的 “公平”竞争,不搞歧视和垄断 对 2、“不割让主义”,反对分割 太平洋商 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外 业“帝国” 侵 构想 (理 3、“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 略 新殖民 论) 行间接统治。 主义倡 “海权论” 扩 导者和 张 设计者 措施和政策 “美西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或工程师 科学研究 量多质高 科学与生产开始紧密 结合
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规模大、速度快、范围广)
有的国家两次交叉进行 全面开花,以重工业为 主 垄断组织 进入“电气时代”
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 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英国生铁产量
碳丝灯泡
钨丝灯泡
留声机
电影放映机
爱迪生在实验室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
“天才就是 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的努力。”
汽车的问世
卡尔· 本茨先生是 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 之一(1844--1929), 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 创始人,被称为“汽车 鼻祖”。
4、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
(1)实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 (2)积极性: (3)消极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内容:①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 立; ②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对外: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形成过程:(参考 P.87“导语” )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世界 市场发展的?
以上材料反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
1863年,约翰· 洛克菲勒同别人合资,在克利夫兰 开办了一家炼油厂。两年后,他独占了这家工厂,又吞 并了许多中小炼油厂。到1869年,这家工厂已成为美 国最大的炼油厂。1870年,洛克菲勒组建俄亥俄美孚 石油公司,他勾结铁路部门控制运价,打击竞争对手。 美孚公司发展很快,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的 95%。垄断了美国石油工业。现今,美孚通过其关联公 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 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
(实践) “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
门罗主义
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背景 1.美国完成在北美大陆的扩张 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工业国家 3.19世纪末,欧洲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实行排他性的殖民主义政策,对美国 利益有害
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分析世界一体化的原因? 2.世界一体化形成的时间、基础、手段、 内容、标志? 3.分析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4.你如何评价世界的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66年到20世纪初)
1866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 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 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 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 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 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瓜分情况: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英法俄等……) (2)德美日等后起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列强 之间矛盾加剧
3、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1)早期对外政策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西半球霸主)
(2)19世纪末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内容、表现、背景)

19 世纪末,美 19 世纪初,拉美 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 独立运动接近胜 国又提出“泛 马汉提出“海权论” 利时, ,美国于 1898 年 1823 年美 美主义”,建 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 国总统门罗提出 立了“美洲共 “门罗主义”, 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 和国国家联 暴露美国对拉美 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的扩张野心。 盟”。
(提示: (p104)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更多的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 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专题小结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新航路开辟
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1、历史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联系 (1)根本原因: (2)客观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
(1)基础(框架): 资本主义市场 (2)手段(途径):国际贸易、殖民主义 (3)主要内容: 物资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流、 社会形态的冲突 (4)形成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方式:兼并或联合
表现与形式:控制生产、价格与市场。托拉斯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经济: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垄断资本家更多干涉国家政治生 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影响 对外: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格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 加剧。
• ⑴经济: •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资 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②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 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起了积极作 用,表现出资本主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缓解了资本主 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制之间的矛盾。 • 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 国的垄断资本家通过控制某部门生产进而控制了国家的经 济命脉,为自己攫取了高额的利润。 • ⑵政治: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涉 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了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 ⑶对外: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垄断组织 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它们要求扩大资本输出, 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因此,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 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 ⑷世界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 加强,英国的核心地位加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
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1)积极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 ①促进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动植物 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 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世界劳动分工 粮食、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 的基本格局: 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 ③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2)消极性: 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 19C末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 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平衡 ②资本主义列强与亚非拉之间不平衡 列强之间矛盾加剧 民族民主运动
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 了什么现象?
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三
到1900年为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 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 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 人口5600万;俄国吞并邻近各国1700多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人口2500万。
——《历史.必修2》
材料四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产生什么影响?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形成。
生产力: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 新兴工业 代;2)导致工业结构的变化
传统农业、工业
五 、 影 响
生产关系: 垄断组织的产生
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
课堂设问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 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 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 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 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 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 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 赖克的《国家任务》 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