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复习导学案教师版一、复习目标1、复习本课的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
2、感悟亲情,体会李密对祖母至诚至爱的感情。
二、导航引领(一)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东人),字令伯。
蜀汉亡后,晋武帝曾召他为太子洗马。
主要作品为《陈情表》。
(二)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三)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四)课本素材运用:1、搜集整理有关孝的名言名句。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④“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⑤“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 (《劝孝歌》)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2、整理精美语段,研究运用方向。
本课可以整理出如下等精美语段,以备今后写作运用。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
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
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
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
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
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辞,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
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
李密机警善瓣,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学生对上述精美语段应该熟读成诵,该材料可以应用在“智慧”“选择”“清醒”“进与退”“孝与忠”“情”“美德”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3、写作借鉴:话题“一花一世界”的精彩片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以一句谦卑之词,结束了向晋武帝的陈情,却激起了我心头的浪花。
“犬马怖惧”“拜表以闻”,李密卑躬屈膝,胆战心惊的形象跃然纸上。
为臣本甘为犬马,然伴君如伴虎,做官如履薄冰。
况晋武帝篡位立晋,虽标榜纲常名荐,但喜怒无常。
若触怒龙颜,则命不久矣,谈何供养祖母?仕途险阻,李密内心的惶惑,怎“怖惧”二字了得?诗云:“一叶落而知秋。
”李密一言而知其苦楚。
(五)文言文小知识:古代官职升贬的称谓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多为人物传记,其中往往涉及古代官职升降调动的一些专用词语。
正确理解、掌握这些词语,对于疏通文意,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当不无裨益。
文言文中涉及古代官职升贬的专用词语有三种情况:用于升职拜:授予官职。
例: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李密《陈情表》)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另外,“拜”也可引申为“接受官职”的意思。
例:于是辞相印不拜。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除:本义为台阶,引申为任命授职之意,往往用于除去旧官而授予新职。
例: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②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守。
任:本义为信任,引申为委任之意。
例: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③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例: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梁启超《谭嗣同》)擢:选拔、提升官职。
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例: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李密《陈情表》)有时也指越级提升。
例: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梁启超《谭嗣同》)有时“擢授”并用,为授职、任命之意。
例: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晋书·左思传》)封:秦汉时期,帝王授给臣子土地或封号,叫做封。
例:①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
(邵长蘅《阎典史传》)用于调职迁:本义为从低处迁移到高处,引申为调动官职。
三.文本探究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险衅(Xìn)行(xíng)年四岁祚(zuî)薄(bï)应(yìng)门之僮猥(wěi)以微贱床蓐(rù)陨(yǔn)首责臣逋(bū)慢日笃(dǔ)拔擢(zhuï)宠命优渥(wî)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1)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舅夺母志(改变)(4)门衰祚薄(福分)(5)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6)形影相吊(安慰)(7)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未曾废离(停止侍奉)(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10)寻蒙国恩(不久)(11)则刘病日笃(病重) (12)听臣微志(准许) (13)过蒙拔擢(zhuï)(提升)(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3、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辛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4)臣今年四十有四(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一词多义(1)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2)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③欲予秦,秦恐不可得,徒见欺(表被动)④风吹草低见牛羊通“现”显露,出现。
(3)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③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④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⑤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⑥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⑦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⑧犯法当死(判处,判罪)⑨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⑩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4)薄:①日薄西山(靠近)②门衰祚薄(浅薄)5、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则病日笃 (日,名作状,一天天地) (2)夙遭闵凶(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3)猥以微贱(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4)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作名,诚心)(5)无以终余年(终,动词使动,使……结束)(6)保卒余年(卒,动词使动,使……终了)(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作动,远离)(8)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9)谨拜表以闻(闻,动词使动,使……知道)6、古今异义词(1)至于成立①古义:到。
②今义:副词,表另提一事(2)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
②今义:创立(3)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
②今义:不可以(4)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②今义:专指明清时代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
(5)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6)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7、判断下列特殊句式(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3)谨拜表以闻(省略句)(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省略句)(5)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6)少仕伪朝 (省略句)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 )A、险衅(xìn)祚薄(zuî)床蓐(rù)茕茕孑立(qiïng)B、洗马(xǐ)逋慢(bū)拔擢(zhuï)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î)期功(qī)闵凶(mǐn)逮奉圣朝(dài)D、伪朝(wâi)矜悯(jīn)郎署(shǔ)猥以微贱(wâ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考察。
D.形影相吊吊:安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至于成立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举臣秀才:举,举荐。
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
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
C.拜:授官或封爵。
D.除:任官,除去旧官任命新官。
洗(xiǎn鲜)马:也称“先马”,汉时为太子的属官,晋以后改掌图籍。
5.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B.蓐:草席。
C.沐浴清化:受到晋朝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D.察臣孝廉:察,举荐。
孝廉,汉代以后地方当局向朝廷推荐的人物,均称孝廉。
7、下面句子中都是反映李密家境状况的一组是(C)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②④⑤(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李密,字令伯,犍为(qián,地名)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课文部分)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⑤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④。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