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物理: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物理: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考情分析】
电学实验成为理综模式及单科模式下物理实验考题的首选题材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必然性:
①电学实验不仅考查了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有效地考查了电学基础知识.它所具备的双重考查功能是许多其他实验无法替代的;
②受考试时间和试卷篇幅的限制,大部分试卷都未对恒定电流这一章的知识另外单独设题考查,电学实验自然肩负着考查恒定电流这一章的使命;
③电学实验尤其是设计性电学实验题最富于变化,最能体现考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为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命题空间.
【适用地区】
适用于全国大纲卷、山东新课标卷、江苏卷等
【题型预测】
1.电阻测量的新理念
【预测1】 为了测量量程为3V 的电压表V 的内阻(内阻约2000Ω),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 1,量程为0.6A ,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V 2,量程为5V ,内阻约为3500Ω;电阻箱R 1的阻值范围为0~9999Ω;电阻箱R 2阻值范围为0~99.9Ω;滑动变阻器R 3的最大阻值约为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约0.5Ω;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 的内阻的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要求测量尽量准确。

(2)写出计算电压表V 的内阻R v 的计算公式为R v =________。

解析 (1)由于题目中待测电压表的量程为3V ,内阻约为2000Ω,所以电压表中的最大电流为A I 0015.02000
3==,而给定的电流表A 1的量程为0.6A ,无法准确测量通过电压表的电流。

所以只能借助于串联分压原理,设
计的测量电压表V 的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
电阻箱R 1的读数为r 1。

根据欧姆定律,利用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与电阻
R 1的电流相等,算出电压表的电阻为。

【误区警示】 多数考生解答此题,毫不犹豫地套用伏安法,这是由于没有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待测电压表的量程为3V ,内阻约为2000Ω,电压表中的最大电流为
A I 0015.02000
3==
,而给定的电流表A 1的量程为0.6A ,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无法使电流表的偏转达到31以上,因而无法准确测量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所以电流表不能用。

2.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变式
【预测2】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干电池(电动势E 约为1.5V ,内电阻r 约为1.0Ω);
②电流表G (满偏电流3.0mA ,内阻R g =10Ω);
③电流表A (量程0~0.6A ,内阻约为0.5Ω);
④滑动变阻器R (0~20Ω,10A );
⑤滑动变阻器()
R A '~01001Ω,; ⑥定值电阻R 3990=Ω; ⑦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填写数字代号)
(2)请画出实验原理图.
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可知,只
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但题目中只给出两个电
流表且其中一个电流表G 的内阻已知,可以把内阻已知的电
流表和定值电阻R 3串联改装成一个电压表。

为了减少误差,
滑动变阻器需选④
(2)设计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分别测两组电流表G 和A 的读数,即有
()()()()E I R R I I r
E I R R I I r G g A G G A G =+++=+++111121222
可得()()E R R I I I I I I I I g G A A G A G A G =
+-+--112122211 ()
()r R R I I I I I I g G G A G A G =+-+--1122211.
3.非理想电表的非常规使用
【预测3】 某电压表的内阻在ΩΩk k 50~20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 B.电流表A1(量程200μA) C.电流表A2(量程0.6mA) D.电流表A3(量程0.6A)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 F.电源E (电动势4V) G.开关S,导线若干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量多组数据,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解析 (1)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它两端的电压可由电压表的示数读出,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要用电流表与它串联才能测出.因为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ΩΩk k 50~20,所以流过电压表的最大电流为
A A I m μ150105.1100.2344=⨯=⨯= 则电流表选择A1. (2)因为滑动变阻器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且要求尽量减
小误差,测量多组数据,所以采用分压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4.定值电阻的妙用
【预测4】 某同学为了测电流表A 1的内阻精确值,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 1(量程300 mA ,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 2(量程600 mA ,内阻约为1Ω) ;
电压表V (量程15 V ,内阻约为3 k Ω) ;
定值电阻R 0 (5Ω) ;
滑动变阻器R 1(0~10Ω,额定电流为1 A );
滑动变阻器R 2(0~250Ω,额定电流为0. 3 A ) ;
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较小).
导线、开关若干.
(1)要求电流表 A 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且电表的偏转必须同时达到3
1以上,以保证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在如图所示线框内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 1的内阻r 1,则所用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表达式为r 1 =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

解析 (1)大多数考生看到此题,第一感觉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
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

少数考生想到要满足“有尽可能
高的精确度”的条件,认为电压的测定,不能选量程是15V 的电压表。


为电流表A 1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为1.5V ,因而电压表测不出电流表的
两端的电压。

要满足“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要满足“两表的偏转必须同时达到3
1以上”,则需要将定值电阻与A 1并联,以扩大A 1的量程。

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2)若电路表A 1、A 2的读数分别为I 1、I 2,则通过定值电阻R 0的电流为I 2-I 1,A 1两端的电压为(I 2-I 1)R 0,则所用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表达式为01
121R I I I r -= 答案 (1)电路如图所示 (2 )01
121R I I I r -= I 1、I 2分别为电流表示数,R 0是定值电阻大小.
5.电路实物连线的技巧
【预测5】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 ,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 (量程0~10 V ,内电阻约20 k Ω);
电流表A 1,(量程0~300 mA ,内电阻约20Ω);
电流表A 2,(量程0~800 mA ,内电阻约4Ω) ;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2 A ) ;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50Ω,额定电流为0.1 A);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V,内电阻约为0. 5Ω);
开关及若干导线.
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图线.(1)电流表应选用.
(2)滑动变阻器选用(选填器材代号)).
(3)请在如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图乙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
解析(1)加在待测电阻上的电压最大约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为9V,而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此时通过其的最大电流约为225mA,为了测量有较高的精
度,电流表应选用A1。

(2)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
试接法,为了调节的方便,滑动变阻器选用阻值小的,即R1。

(3)由于待测电阻较小,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
分压式,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进行实物连线时,首先在图中选择电源E、开关S和滑动变阻器所组成的电路,并按此回路在图中将对应的实物依次连接起来,要注意滑动变阻器是分压式接法,所以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根接线柱作为输入端,即电源通过这两个
接线柱给滑动变阻器供电;然后再在图乙中选择电流表、
待测电阻组成的电路,它们串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输出
端上,应在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两组接线柱中各选择一个
组合成输出端,另外在接电流表时应注意接线柱的极性;
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同样应注意接线柱
的极性。

这样整个电路就连接好了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